战国策_赵四齐欲攻宋译文
-
查阅典籍:《战国策》——「战国策·赵四齐欲攻宋」原文
齐国想进攻宋国,秦国派起贾前去阻止。齐国就联合赵国共同进攻宋国。秦昭王很生气,把怨恨都集结于赵国。赵国的李兑联合赵、韩、魏、燕、齐五国去攻打秦国,没有成功,于是就把诸侯的军队留在成皋,自己却暗中与秦国和解。同时又想和秦国联合进攻魏国,以此消除秦国对赵国的怨恨,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自己取得封地。
魏昭王很不高兴。苏秦就到齐国去,对齐王说:“我替您对魏王说:‘赵、魏、韩三国都遭受过秦国的威胁,这次联合进攻秦国,是因为赵国的缘故。如果秦、齐、燕、韩、魏五国联合进攻赵国,赵国必定会灭亡。如果秦国赶走李兑,李兑只有死路一条。现在去讨伐秦国,实际上是在救李兑的性命。如今赵国把诸侯联军驻留在成皋,暗中出卖诸侯,和秦国勾结媾和,并且已订立了和约,还想联合秦国一起来进攻魏国,图谋为李兑夺取封地,这么一来,大王您尊崇赵国究竟又得到了什么好处呢?况且,大王您曾经亲自北渡漳水去邯郸拜访赵王,献出阴、成之地,割让葛、薛,用来作为赵国的屏障,而赵国却一点不为大王效力。现在又把河阳、姑密两地分给李兑的儿子,而李兑却勾结秦国攻打魏国,以便夺取陶邑。
大凡人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知道贤与不贤,大王如果拿出对待赵国一半的诚意去联合齐国,又有哪个诸侯国敢图谋大王您呢?大王您如果为齐国助力,就不会有称臣朝拜的屈辱,也没有割地的损失。齐国因为大王为齐国助力,就会赶在燕、赵两国之前出动所有的军队,在二千里以外的地方作战,不管是攻城,还是野战,齐国军队都会为大王打头阵当先锋。攻下城邑,割取河东之地,全都献给大王。从此以后,秦兵进攻魏国,齐国没有一次不是越过边境前来援救的。请问大王您用来报答齐国的做法又是如何呢?韩在楚国,距离齐国有三千里,大王却因此怀疑齐国,竟说齐国和秦国有私交。现在大王又扶持齐国的故相做国相,把赵将韩徐当作知己,把虞商作为贵客,大王竟然可以反倒对齐国产生怀疑吗?
“魏王听了这番话感到自己很理屈,所以很想事奉大王,特别怨恨赵国。我希望大王逐渐了解魏国而不要厌恶它。我请求替大王把秦国对魏国的怨恨转移到赵国去。希望大王您能暗中尊重赵国,而且不让秦国知道大王您看重赵国。秦国知道齐国看重赵国,那么我料想燕、韩、魏三国也必将看重赵国,而且都不敢和赵国对抗。这样,五国共同事奉赵国,赵国又与秦国结成联盟;赵国的地位一定会居于齐国之上。所以,我想让大王您使诸侯之间互相冲突,然后您暗暗从中进行调解。大王可使韩、魏、燕三国与赵国发生冲突,派公玉丹暗中调解;让赵国和韩、魏两国发生冲突,派大臣我去进行调解;让韩、赵、魏三国和秦国发生冲突,派顺子从中说和;让所有诸侯和楚国发王冲突,派韩从中调解。这样,诸侯都会背弃秦国而投靠大王,而且不敢私下与秦国交往。大王的邦交稳定以后,看与五国中的谁友好对您有利,再从中加以选择。”
齐欲攻宋,秦令起贾禁之。齐乃捄赵以伐宋。秦王怒,属怨于赵。李兑约五国以伐秦,无功,留天下之兵成皋,而阴构于秦。又欲与秦攻魏,以解其怨而取封焉。
魏王不说。之齐,谓齐王曰:“臣为足下谓魏王曰:‘三晋皆有秦患。今之攻秦也,为赵也。五国伐赵,赵必亡矣。秦逐李兑,李兑必死。今之伐秦也,以救李子之于死也。今赵留天下之甲于成皋,而阴鬻之于秦,已讲,则令秦攻魏以成其私封,王之事赵也何得矣?且王尝济于漳,而身朝于邯郸,抱阴、成,负蒿、葛、薜,以为赵蔽,而赵无为王行也。今又以何阳、姑密封其子,而乃令秦攻王,以便取阴。人比然而后如贤不,如王若用所以事赵之半收齐,天下有敢谋王者乎?王之事齐也,无入朝之辱,无割地之费。齐为王之故,虚国于燕、赵之前,用兵于二千里之外,故攻城野战,未尝不为王先被矢石也。得二都,割河东,尽效之于王。自是之后,秦攻魏,齐甲未尝不岁至于王之境也。请问王之所以报齐者可乎?韩呡处于赵,去齐三千里,王以此疑齐,曰有秦阴。今王又挟故薛公以为相,善韩徐以为上交,尊虞商以为大客,王固可以反疑齐乎?’于魏王听此言也甚诎,其欲事王也甚循。甚怨于赵。臣愿王之日闻魏而无庸见恶也,臣请为王推其怨于赵,愿王之阴重赵,而无使秦之见王之重赵也。秦见之且亦重赵。齐、秦交重赵,臣必见燕与韩、魏亦且重赵也,皆且无敢与赵治。五国事赵,赵从亲以合于秦,必为王高矣。臣故欲王之偏劫天下,而皆私甘之也。王使臣以韩、魏与燕劫赵,使丹也甘之;以赵劫韩、魏,使臣也甘之;以三晋劫秦,使顺也甘之;以天下劫楚,使顺也甘之。则天下皆呡秦以事王,而不敢相私也。交定,然后王择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wowowoman.com/wenzhang/13303.html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
- 「搜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