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初中古诗词按内容的分类(初中的古诗都是唐诗吗?)

初中古诗词按内容的分类(初中的古诗都是唐诗吗?)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1-22    点击:  101 次

本文目录

  1. 初中的古诗都是唐诗吗?
  2. 初中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3. 初中诗词曲的区别?
  4. 小学初中高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5. 初中古典诗词有哪几类文风?

初中的古诗都是唐诗吗?

初中的古诗不都是唐诗。

它囊括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等古文名篇。

比如七年级上册的《观沧海》出自两汉的曹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出自唐代诗人李白,《天净沙·秋思》出自元代马致远,《穿井得一人》出自先秦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诫子书》出自三国诸葛亮等等

初中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1.把握主人公的立足点

>

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时空立足点,就可以为贯通全诗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抒情类诗的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有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总体看,后一类居多。

>

2.关注诗歌的题目

>

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关注题目,分析题意,同样是贯通全诗的重要方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诗都能找到立足点,像咏物诗、咏怀诗、咏史诗、哲理诗等,一般就没有,那就更应该关注题目。

>

3.了解诗歌的结构

>

“起承转合”是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结构中固有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视角窥探作者的思路,进而贯通全诗。在初三复习备考中,如果我们遵循这种规律的话,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凡依着起承转合的程式来写的诗,尤其要注意起句,因它往往是贯通全诗、解读全诗的钥匙。

>

4.答题应紧扣原诗的内容

>

命题者对诗歌鉴赏考查的目的是看看我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歌,因此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必须结合原诗歌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千万不能空泛而谈。如果是选择题则要紧扣原诗词内容进行判断选择,否则难以说明自身是否读懂了原诗。

>

5.明白选择题选项常见干扰设置

>

句意理解方面:误解多义字、对象错位、偷换概念等;思想感情分析方面:无中生有、牵强附会、任意拔高等;表达技巧方面:张冠李戴、想当然等。我们在平时要多加练习,并及时总结答题规律。

>

6.熟悉有关意象与意境的知识

>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而且这两者又常常是一致的。

>

7.清楚诗人的用典

>

古代的诗人喜欢用典,其原因一是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为表达委婉一些;二是以古喻今,更理直气壮一些;三是可以用较少的文字传递较多的信息,使表达简明一些。一般用典有两层含义:(1)用历史旧事,借古喻今;(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既自明心迹,又丰富诗歌的意蕴,提高诗歌的文化品位,用黄庭坚的话来说就是“脱胎换骨”。

>

8.记诵诗歌鉴赏口诀

>

从题目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从注释破解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从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得到启示;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从景物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

>

9.掌握诗歌鉴赏题的答题一般程序

>

(1)认读感知。读诗后继续仔细阅读各个选择项,借助它们进一步再去对材料做全面的理解,再去解题。另外,还要读标题,读注释,弄清材料的背景或领悟作者的心情。

>

(2)启动情思。熟悉材料以后,或联想,或想象,进一步体会诗歌意境,同时对已知选项进行大胆筛选。比如,选择项中对一些典故或前人诗句的解释,有些比较冷僻,有些比较牵强,则可以去掉;对作者的评价过高或过小,或武断,或偏激的,也可视为“不恰当”。

>

(3)单项核对。选择项中有的是解释或分析单项内容的,如对诗歌中的修辞项的解释,我们就可以与诗句逐一核对,去掉那些无中生有的,指鹿为马的。这样,又可为鉴赏扫除了一大障碍。

>

(4)辨析真伪。在提供的答案中,有时会出现似是而非,有时会出现前是后非,有时还会出现自相矛盾,如选择项中出现“都”、“全部”的判断词,我们就更要注意它是否能自圆其说,结合全诗内容去伪存真。

初中诗词曲的区别?

1、句式不同:诗有固定句式,如绝句、律诗,词有词牌名,句式参差不齐,曲有曲牌名,基本上为长短句。

>

诗的创作一般要求押韵和对仗,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词则需要根据词牌名的要求,有高度音乐性,展现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曲则通俗活泼,更显得自由。

>

2、流行时代不同:诗流行于伯唐代,词流行于宋代,曲流行于元代

>

3、历史不同:诗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词是由诗衍化而来的,兴起于唐代中叶;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映射政治专权,社会黑暗,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

小学初中高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1.《论语》十二章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3.论语在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必背的内容,其中的道理也对我们受益匪浅。

初中古典诗词有哪几类文风?

  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古典诗歌五十余首,根据作者抒发的情感可以这样分类。   一:赠别   古人在送别亲人朋友时的抒怀之作,多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或对对方的劝勉之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别》、《淮上与友人别》。   二:思人   古人抒发对亲人朋友思念之情的诗作。   《夜雨寄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无题》、《浣溪纱(晏殊)》。   三:山水田园   多描绘农村秀丽风光或山水美景和农村恬淡生活,寄托诗人对贴近自然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游山西村》、《西江月》、《清平乐·村居》、《饮酒》、《江南春》、《滁州西涧》。   四:边塞生活   多描写将士戍边、战斗生活的艰苦和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采薇》、《凉州词》。   五:爱国   《春望》、《过零丁洋》、《江城子》、《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六:怀乡羁旅   抒写飘零异地的游子思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黄鹤楼》、《渡蓟门送别》、《天净沙·秋思》、《采薇》。   七:怀古咏史   通过凭吊古迹,追忆历史来阐发个人议论。   《赤壁》、《山坡羊·潼关怀古》、《咏煤炭》。   八:壮志抒怀   表达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或不畏艰辛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有——   《登飞来峰》、《望岳》、《观沧海》、《江城子》、《浣溪沙(苏轼)》、《行路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己亥杂诗》、《山居秋暝》。   九:民情疾苦   表达诗人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观刈麦》(讽喻)。   十:爱情   《迢迢牵牛星》、《关雎》、《蒹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wowowoman.com/zuowen/124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