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中所有七律诗 有没有咱初一学过的七律诗?
-
本文目录
有没有咱初一学过的七律诗?
丙申初纪秉烛彻夜添新灯,交杯换盏旧时同。
猿鸣声中行千里,今夕万人空巷声。
剪苗点纸照红笼,子时夜霄千帐红。
年年岁岁丙申至,天下华子共乘鹏。初一女孩子过年写的
回忆学生时代的七律诗?
回忆学生时代七律诗是《秋萤引》“槐市诸生夜读书,北窗分明辨鲁鱼”。
《秋萤引》节选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槐市诸生夜读书,北窗分明辨鲁鱼。
行子东山起征思,中郎骑省悲秋气。
铜雀人归自入帘,长门帐开来照泪。
谁言向晦常自明,儿童走步娇女争。
天生有光非自衒,远近低昂暗中见。
撮蚊妖鸟亦夜起,翅如车轮而已矣。
七律诗格式全文?
那么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考虑什么“意境为先”、“格律害意”之类的说法。因为既然问怎么写,那就是问规矩,我们把结合例子把规则和普遍行文方法说清楚就可以了,至于写得好不好,在于各人修为。
>写律诗是绕不过平仄格律的,看不顺眼格律的趁早关掉。规则咱们讲清楚,但是都了解了之后是否坚持规则是个人选择,但是不守规则就不要自称律诗。不过你硬要乱写,还一定要说我写的就是律诗,那我也没有办法。谁都拿你没办法。
>作为格律诗,必须遵守的格式三大规则就是:平仄,押韵,对仗。而律诗的普遍文法是“起承转合”。这就是写七律要注意的两个方面,格式与行文。
>格式
汉字的声调为四声,唐人将四声简化为平、仄,从沈约的四声标注诗歌法进入到平仄标注法,并创造出近体诗格式,指导后来者迅速躲开诗歌创作中的诗病。也就是说,按照格律写诗,肯定不会拗口。因为诗是韵文,是内容与音律的完美结合。
>平仄格式是保证近体诗音律优美的一种工具。
>>平仄
>因为只讲七律的问题,所以我们跳过平仄划分学问,有疑问的可以去看以前的文章,有详细说明。对应格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七律也是四种基本格式。
>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
>我们找首七律来结合着讲。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判断平仄关系属于那种格式看首联首句第二字,“山”字为平,这就是平起,再看首句尾字“西”为平音,所以这首七律就是“平起平收”格式。
>而平起平收格式首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孤山寺北贾亭西”,字字合律。再根据“对”、“黏”的平仄推导原则,得出整首诗的平仄关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合律是写律诗的基本要求,大家可以对应看这首诗的字的平仄有没有问题。但是在非关键位置(一、三、五)是允许平仄变通的,所以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但是在关键位置(二、四、六)上的字平仄是交替进行的,要么是“平仄平”,要么是“仄平仄”,否则的话就是失替出律了。
>四种七律的平仄格式:
>仄起仄收,起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平收,起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仄收,起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平收,起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创作七言律诗逃不出这四种起句格式,后面的整首诗关系都可以通过首句来推导得出,并不需要死记硬背。掌握这四种基本格式,在创作就有了规矩,在通过大量阅读赏析掌握一些变格、拗救以及对不造成出律的可平可仄位置的了解,就能写出合平仄的七律。
>押韵
>七律的押韵遵从格律诗的原则,即仄收格式,偶数句押韵,平收格式,则一、二、四、六、八句押韵。要求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允许邻韵通押。唯一一点变通就是平收格式下首句可以押邻韵,叫做“孤雁出群格”。然后有些尾句押邻韵,叫做“孤雁入群格”。其他情况下和绝句一样严格。
>白居易的这首七律的韵脚是“西、低、泥、蹄、堤”同属平水韵“八齐”部。
>>至于押平水韵还是新韵,看写诗人自己爱好吧,这个各有所爱,无需强求。毕竟写诗以诵读为主,平水韵虽然古意盎然,但有些字发音变化,在如今读起来并不押韵。而新韵在避免了这个问题。
>这个是个人爱好,只是在写完之后,如果标注一下用的涩会那么韵,更利于读者理解就更好。
>对仗
>七律的对仗主要是针对颌联(三、四句)和颈联(五、六句)而言。标准的律诗是必须中二联对仗的,不过由于过于严格,所以到后来逐渐放宽了写,颈联对仗就可以了,颌联硬是不对也没关系。但是颈联对仗是底线,如果颈联不对仗,就不是律诗了。
>同时还有一些变化的对仗,比如说起笔首联就对仗,第二联不对仗,颈联对仗,这种格式的叫做“偷春对”,也就是说对仗像春天一样偷偷地早来了。只有颈联对仗的叫做“蜂腰对”,就是前面提到的放宽的格式。
>如果你一定要写得全诗都对仗,也可以,不过那只是证明你的文采好,与七律格式要求无关。
>>文法
七律在格律诗中算是篇幅比较适中,比七绝字多一倍,能够更好地完成“起承转合”的脉络。而对应这四个字是以律诗的联为基础的,我们还是结合白居易的诗来看。
>首联“起”:“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就是从景色、环境起笔。
>颌联“承”:“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承接首联,继续深入、细化写景。
>颈联“转”:“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转入另外的视角,写人在风景中的状态。
>尾联“合”:“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合回首联景色位置,并承接颈联,表达诗人对春行所见美景的喜爱。
>基本上所有的七律都是遵从这种文法,只是在“转”上面各有不同,当然也有一些别出心裁的写法,但是那都是诗人们熟稔文法、格式之后带入自己形成的风格,大家需要区别赏析对待。
>不过我们回答如何写七律这个问题,就暂时不要考虑这些了,就好像正格还没搞清楚,先不要去看变格和拗救一样。先打好了这些基础,再看变化和出神入化。
喝酒豪气七律诗?
回答如下:喝酒豪气七律诗
豪气犹存饮一杯,
红颜倾倒舞春雷。
醉卧花间尽欢笑,
酒醒山色入眼来。
豪情万丈犹如海,
举杯畅饮醉心怀。
醉卧江山尽归梦,
酒醒人生更豪迈。
豪情满怀饮一斗,
世事尽忘心自由。
醉卧云端情难诉,
酒醒魂梦尽纷扰。
豪气盎然饮三杯,
风花雪月尽放开。
醉卧烟霞心如鹤,
酒醒人生更豪慨。
豪情澎湃饮一盅,
醉卧花丛情意浓。
酒醒山水入眼帘,
豪气依旧笑天空。
豪气磅礴饮一壶,
人生如戏任风吹。
醉卧世间尽欢乐,
酒醒心境更豪情。
豪情不减饮一桶,
痛饮快乐任心胸。
醉卧江湖情难抑,
酒醒人生更豪雄。
注:七律是一种古典诗歌形式,每句七言,共四句。以上仅为示例,可根据需求进行修改。
十首顶级七律诗?
1.《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杜甫七律的最大特点是抑扬顿挫,这首《阁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2.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如果说杜甫的表达忧国忧民的七律,《登楼》是必须要被提及的。这首诗所创作的季节是春天,但是诗人却联想到了当前大唐王朝面临的危机,诗人不免伤心。
首联直接提挈全篇,点明当前的“万方多难”。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国家却处于多事之秋,心怀天下的杜甫可谓满腹愁绪。颔联写的是诗人登高所起的愁绪,风云变幻,国家动荡,诗人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有了自己的思考,透露了诗人的无限心事。颈联当中,诗人虽然知道当前“万方多难”,但对于大唐王朝的稳定性是不怀疑的。尾联中诗人还在自己以诸葛亮自况,期待能够为国家建功立业。
这首诗诗人即景抒怀,最大程度体现出了诗人语壮境阔,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3.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一共有八首,都是七律。成诗的年代是杜甫的晚年,当时安史之乱仍在继续,杜甫为了避难来到了夔州。期间,杜甫处于生命的末期,再加上悲秋,再加上国家的战乱,杜甫兴之所至,写下了这一组组诗。这几首诗前后呼应,组织严密,但是各首都有独自独立,可谓是绝佳之作。
4.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是杜甫诗篇中难得一见的表露诗人高兴内心情感的诗篇,而且因为这首诗洋溢的爱国情怀,故而在中小学的语文课本当中出现过多次。
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结束的年代,诗人闻此消息,可谓“漫卷诗书喜欲狂”。诗篇的前半段一直写的是诗人闻此消息如何高兴快乐,后半部分则是表达的诗人急于回归故乡的内心情感。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没有经历太多的遣词造句,而是抒发情感水到渠成,写下诗篇如文思泉涌,所以这首诗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这首应该到达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简直不觉得这是格律诗。
5.《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是杜甫独创的诗体模式。其中有五首,尤以歌颂王昭君的第三首最为知名。
6. 《曲江》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仇注引张綖语云:“二诗以仕不得志,有感于暮春而作。”言简意赅,深得诗人用心。因“有感于暮春而作”,故暮春之景与惜春、留春之情融合无间。因“仕不得志”而有感,故惜春、留春之情饱含深广的社会内容,耐人寻味。
“穿花”一联写江头景。在杜诗中也是别具一格的名句,叶梦得曾指出:“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老杜……‘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深深’字若无‘穿’字,‘款款’字若无‘点’字,皆无以见其精微如此。然读之浑然,全似未尝用力,此所以不碍其气格超胜。使晚唐诸子为之,便当如‘鱼跃练波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体矣。”(《石林诗话》卷下)这一联“体物”有天然之妙,但不仅妙在“体物”,还妙在“缘情”。
7. 《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此诗首联写强自宽解;颔联用典写诗人内心悲凉而又强颜欢笑的心境淋;颈联描绘山水景物,在豪壮之中透着几分悲凉之气;尾联写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全诗跌宕腾挪,酣畅淋漓,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写出,诗句显得慷慨旷放,凄楚悲凉。
《杜诗集评》:陆嘉淑云:此真宋人学而不能到者。吴样农云:此诗毕竟杜律第一。杨诚斋诸公所评不错也。
8.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唐七律隽》:只家常话耳。不见深艰作意之语,而有天然真致;虽开元、白一派,而元、白一生,何曾得此妙境!
这首诗当中,最著名的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可惜的是,这两句被很多好事之人过度解读,成了男女亲密情事的代名词了。
9.《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的一生,对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尤为推崇。杜甫在多首诗歌中,都提到了诸葛武侯的品德及才华。在《蜀相》这首七律之中,表达了杜甫对于诸葛亮的无限追思之情。
10.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wowowoman.com/zuowen/130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
- 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 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
-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
- 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
-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 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
-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