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发配充军诗词 古代发配是什么意思?

发配充军诗词 古代发配是什么意思?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1-24    点击:  121 次

本文目录

  1. 古代发配是什么意思?
  2. 杨慎写临江仙的故事?
  3. 发配边疆是什么词语?
  4. 水浒传里的厢军是什么意思?
  5. 河塘搬兵唱词?

古代发配是什么意思?

发配[fā pèi]

>

发配,将罪犯送到边远地区去服劳役。《明史·刑罚志》充军者,明初唯边方屯种,后定制,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军。有终生,永久。终生:规定罪犯要服役到死;永久:还要罪及子孙后代。

>

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清· 方苞《狱中杂记》

>

水浒中,脸上还要刺一个“囚”字,脊杖,使铁叶枷,新充军者还有宋太祖的定例100杀威棒,到营中便干差使。

>

引证解释

>

1. 封建时代的一种刑罚,将罪犯押送到边远的地方去服劳役。

>

发配

>

发配即流配,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指先在死刑减等的罪犯或其他重犯脸上刺字,再押解到边远的地方去服劳役。《明史.刑罚志》充军者,明初唯边方屯种,后定制,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军。有终生,永久。终身,规定罪犯要服役到死,永久,还要罪及子孙后代。

>

2. 指把不中意的人安排到条件差的单位去。

>

《人民日报》1981.4.4:“确实造反派也真没法子不讨厌这个‘架子不倒’的家伙,于是在69年彻底砸烂工读时,就把他发配到一个公社的卫生院工作。”《新华文摘》1981年第6期:“各种‘干净的人’的会议和她绝缘了,她被发配到山坡上去照看一片大约方圆三十亩地的瓜田。”

>

3. 遣嫁,出嫁。

>

《孽海花》第二一回:“你们看着姨娘本不过是个玩意儿……一不好,赶出的,发配的,送人的,道儿多着呢!”《廿载繁华梦》第十八回:“他们在这等富贵人家,如珠似玉,将来正要寻个好人家发配去,难道要像我们捱这些清苦不成?

杨慎写临江仙的故事?

明朝正徳六年,即1511年,杨慎殿试获第一名,被重用,他意气风发,针砭时弊,毫无顾忌。1524年,因得罪了明世宗,被发配云南充军。他戴着枷锁,当他被押解到湖北江陵的时候。正好,看到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滔滔的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

>

杨慎突然感慨万千,诗兴大发,觉得人生功名利禄都会被这浩荡的江水冲刷殆尽,在人们论酒时的谈资中悄然而逝。于是,马上请军士找来纸砚笔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作《临江仙》。

发配边疆是什么词语?

发配[fāpèi]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古刑律之一。指罪犯被判充军或流放而由差役押解出发 边疆[biānjiā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靠近国界的疆土;边远地方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边陲 反义词 内地

水浒传里的厢军是什么意思?

宋朝军队战斗力之弱让人可怜!辽、西夏、金、蒙古,随便提溜出一个,战斗力都在宋之上!何故?原因很多,但最根本原因是宋朝的军事体制与战斗力之间的矛盾。

这个军事体制,设计者是开国皇帝赵匡胤;架构就是禁军+厢军+募兵制;士兵编制相当于现在的“事业编制”,61岁退役,是终身制的铁饭碗。

所谓“禁军”,就是“中央军”,各镇能打的精锐士卒都编入禁军,战斗力强,承担战斗任务。

所谓“厢兵”,就是“辅助兵”,禁军淘汰下来的老弱士兵编入厢兵,基本不参加战斗,负责后勤运输、修桥铺路等辅助任务。

这套军事架构贯穿于宋朝始终,最大的改变就是士兵数量持续膨胀。宋仁宗时,禁军数量超过80万、厢兵数量超过40万,合计超过120万。宋朝财政收入的80%用来养兵,拖垮了宋朝财政。

禁军士兵的膨胀是因为太宗赵光义为收复燕云十六州两次伐辽惨败导致禁军高战斗力的精兵基本报销。战斗力不足的亏空用增加士兵数量来弥补!

厢兵的膨胀是因为宋朝为防止犯人和灾民造反,实施“化盗为兵”的国策,大批招募他们充当厢兵!比如,林冲被发配充军就是看守草料场的厢兵。

河塘搬兵唱词?

唱词:八千岁你不提搬兵我绝不讲,

提起了搬兵好一似箭穿胸膛。

千岁啊,请坐石凳听我言讲,

我今天要诉一诉杨家的冤枉。

曾记得你叔侄被困五台山上,

全不知山脚下有辽兵埋藏。

你叔侄犹如同鱼儿入网,

五台山只困得铁壁铜墙。

人在难中想好友,

君在难中想忠良。

要请杨家将总是你八贤王,

贤爷啊,

曾记你那天到河塘。

我爹娘迎接你是嬉笑洋洋,

听说你来搬兵我父不响。

我的母坐寿堂面带愁肠,

我父不肯准我母不肯当。

难坏你八千岁,

急坏你八贤王,

你不该用言语激动杨五郎。

你说杨家将不敢下番邦,

你说杨家将惧怕贼韩昌。

我五哥年又轻性情拗犟,

劝我的父劝我的娘。

不能让番奴这样猖狂,

谁不知我杨家将,

哪一个不知我弟七郎。

君有难臣不搭救算的什么忠良,

我父亲是忠良志气高涨。

顷间点动了众家的儿郎,

幸喜得到五台就打胜仗。

父子们保宋王回转汴梁,

实指望回朝去加官受赏。

想不到北国胡儿又打表章,

请宋王赴宴会在金沙滩上。

只吓得宋天子胆颤心慌,

只有我大哥有胆量。

不贪生不怕死,

替换宋王下番邦,金沙滩双龙会大战一仗。

大哥长枪二哥短剑,

三哥马踩,

四哥八弟失番邦,

三个在五个亡,

这一仗还剩下

五郎六郎还有杨七郎。

虽然是死兄失弟还是打胜仗,

回五台父闻讯哭断了肝肠。

好一个宋天子巧言会讲,

说什么在世加官死后封王。

我五哥性倔强回禀皇上,

他说是在世不加官,

死后还封的什么王?

他不愿戴乌纱,不愿穿戎装,

心一恨,脚一跺剃头削发做和尚,

身入庙堂。

弟兄八人只还剩两员将,

凄凄惨惨回朝房。

想不到北国二次又兴风作浪,

宋王爷又传旨去动刀枪。

潘仁美是文官抢把帅印掌,

我杨家久挂帅反做马前儿郎。

自从潘仁美把帅印掌,

杨家父子受尽了冤枉;

自从潘仁美把帅印掌,

杨家父子惊惊慌慌;

自从潘仁美把帅印掌,

我父子终日里在暗地悲伤。

未出阵先被打两捆八十棒,

他公报私仇我父子遭殃。

打胜仗要进关潘洪不让,

他说斩不尽杀不绝不准回营房。

那辽兵好一似潮水上涨,

我父子身陷重围人困马乏

只杀得落马丢枪。

父子们被困在两狼山上,

只困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好一似雪上又加霜。

肚中饿杀老马充饥当饱,

身上冷拆帐篷包围在身上。

无奈何父差七弟回朝搬兵将,

我七弟武艺高强,

一人拼命,十人难挡,

杀条血路,回转汴梁,

想不到老潘洪差人把七弟诓,

潘仁美丧尽天良,

把我七弟,用酒灌醉,

绳捆索绑,绑到花园

芭蕉树上,射一百单三箭,

射死我的兄弟杨七郎。

家里望来阵前又是望,

望兵兵不到,

望子子不归。

最可叹我的父,

白发苍苍在李陵碑前

三头碰死把命亡。

那时候还剩我一人无法可想,

回朝去亏贤爷替我拿定主张。

上金殿告潘洪十条罪状,

实指望拿潘洪替我杨家伸冤枉。

想不到潘仁美是皇亲国丈,

招口供不见罪所谓那桩。

多亏了寇大人

替我把主意想,

他叫我扮强人,

在松林里埋藏。

刺潘洪二百零六枪祸从天降,

宋王爷又传旨要斩我六郎。

多亏了八千岁替我把人情讲,

死罪免去活罪难饶,

发配到郑州充军三年受尽风霜。

请贤爷手捂心想上一想,

我杨家父子九人弟兄八员将,

死的死亡的亡,

只剩我一人在河塘,

如今你又来搬兵将,

我杨延昭走上前来,

躬身下拜,尊声千岁,

八大贤王,

我求你开笼把鸟放,

如不然,死去我延昭,

哪一个侍奉我的白发老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wowowoman.com/zuowen/144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