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课题研究 报告,古诗词中“梧桐”象征什么有没有什么典故?
-
本文目录
古诗词中“梧桐”象征什么?有没有什么典故?
古诗中的“梧桐”有好几种象征意义,时小墨尝试答一答,各位文友有不同的见解的,欢迎留言评论哦。
梧桐见证了文学作品中的发展历程,它的出现多是伴随着诗人或者作者的深情感怀,因此梧桐意象常常代表着作者的情感,而这些情感则主要有下面的这几种,分别是高洁品格、忠贞爱情、凄凉冷寂、离愁别绪。
高洁品格
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再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以高大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高洁,暗喻自己品格的美好。庄子在《秋水》中也说:“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鹓鶵是古书上说的凤凰一类的鸟。它生在南海,而要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是它的栖身之处。这里的梧桐也是高洁的象征。因此,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忠贞爱情
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如《孔雀东南飞》:“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诗中用松柏梧桐的枝叶覆盖相交,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抗争的夫妻,生前被迫分离,死后合葬九泉,能不震撼人心!
梧桐,古人用来比喻相爱中的男女,梧为雌桐为雄,寓意融为一体。能不震撼人心?
凄凉冷寂
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重门深锁,顾影徘徊,只有清冷的月光从梧桐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来,好不凄凉!过去是居万民之上的君主,而今已成阶下囚,万千愁绪,满腔幽愤,尽在其中。亡国之恨何时了?又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深秋孤夜,夜雨滴打着梧桐和芭蕉,每一声都引起相思之人的阵阵秋思和缕缕愁绪。这既是一首雨夜相思曲,又是一幅凄风苦雨的秋夜图!面对此景,相思之苦便从词人心底涌起。作者对雨打梧桐和芭蕉的描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凄婉惶惑,意境深远。
离愁别绪
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秋夜三更,冷雨滴在梧桐叶上,一位独处秋闺的女子,脆弱敏感的心已无法承载离情别绪的痛苦,缠绵悱恻,幽怨伤怀,彻夜不眠。其意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再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丈夫去世,独守空房的李清照,遭受国破家亡的痛苦。此时,女词人独立窗前,雨打梧桐,声声凄凉,孤独无助的她,在深切地怀念着自己的丈夫。这哀痛欲绝的词句,催人泪下,堪称写愁之绝唱。
我是时小墨,喜欢文学作品,喜欢发呆,欢迎喜欢文学的文友一起交流文学哦!欢迎有不同观点的文友留言评论,一起探讨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wowowoman.com/zuowen/158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 景福中作(一作郑遨诗)
- 齐天乐(萤)
- 最高楼(用韵答晋臣敷文)
- 水龙吟(淮西重午)
- 春夜宴桃李园序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 宋城者讴
- 鹧鸪天(离歌一叠)
- 贾言忠引谚
- 感皇恩(次任为慈围寿,是年慈闱六十二岁本命后一年也)
- 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热门名句
- 风为裳,水为佩
-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 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一年一度,烂漫离披,似长江去浪
- 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
-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 楼殿无人春画长。燕子归来依旧忙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粗服乱头 [cū fú luàn tóu]
- 鹬蚌相斗 [yù bàng xiāng dòu]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píng shēng bù zuò kuī xīn shì,yè bàn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
- 忧国忘身 [yōu guó wàng shēn]
- 自投网罗 [zì tóu wǎng luó]
- 日饮亡何 [rì yǐn wáng hé]
- 鹿死不择音 [lù sǐ bù zé yīn]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 上行下效 [shàng xíng xià xiào]
- 抑恶扬善 [yì è yáng s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