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表达手法有哪些 古诗文中有哪些艺术特色?
-
本文目录
古诗文中有哪些艺术特色?
古诗词文中一般具备四大艺术特色。
1、赋予文字生命的艺术。
“推敲”一词的产生是最好注解,好作品每个字都有自己的生命。试想“红杏枝头春意闹”,若把“闹”另换一字,则春意全无。如果“诗眼”没有生机,一首诗也就变得平淡无奇。同时,诗词的每个字、每个词的组织运用都是艺术的加工与提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些被后人津津乐道的精彩妙句,表面看似非常简单又通俗的字词组合,其实是诗人赋予文字以新的生命力,诗句才会不朽。尽管伴随时代在不断发展,也许会淘汰一些题材或意象,但诗词终究要保留文字的使用技巧、使用艺术。
2、创造美好意境的艺术。
诗词需要意境,同样一首诗词,不同读者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在不同的环境、心理、情绪、感触之中,意境都会发挥独特的作用,令人触景生情。如“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写雨,一个是看,一个是听,看到的是工笔之意,听到的是写意之意,各有千秋,意境俱佳。而意境艺术中大写意式的表达最浪漫、思维最活跃的莫过李白。从“黄河之水天上来”感叹到“朝如青丝暮成雪”,没有这样的意境所感,没有这样的意境所表,诗仙何来?可以说,意境的艺术一方面是要靠感知,另一方面则是天赋。写诗没有意境之感、意境之思、意境之才,将永远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
3、体现音乐美感的艺术。
诗词不同于小说、杂文等文学形式的鲜明特色,是偏重并借助于音乐艺术进行表达。如果失去了咏唱吟诵之美,诗词就不能称为是诗词。例如宋词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平仄主要是为了与曲谱的协调配合,为了更好的表现音乐的节奏美感。文字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音、意、声调,当这些元素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和组织后,音乐美便已经融于其中。抑、扬、顿、挫的运用并不是因为平仄的某种理论,还要有发音的朗诵艺术。一首诗有起伏的变化,声情才会很好地表达出来。诗词终究是心境流露,一种美的抒发,而不是乘法口诀。
4、融入作者思想的艺术。
思想艺术永远是创新者的缩影,而不属于永远停留、沉浸在临摹的人。诗也要不断地求新、求变、求突破,这既有内容方面的,也有形式方面的。同时,作品的本身也有思想艺术,这取决于人的自身成长、环境、经历、感知、品质等等因素。由于个人性格、观念、感知、情操的不同,思想艺术也是各有所向。而人们也正是因为各自人生的不同、不同的状态下与一些诗歌发生了共鸣,所以,诗词始终受到人们的钟爱。李白郁闷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杜甫郁闷:“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岳飞郁闷:“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所以说,作品的思想艺术表现出来的是作者的思想艺术,作者的思想付诸于作品。
古诗的形式有几种都有哪些?
诗歌鉴赏的表达方式有四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一、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 二、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二、议论 四、叙述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2、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3、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寓理于事: 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
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观书有感》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修辞: 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这方面对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分明显。)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杜牧的诗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拓跋焘的故事;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
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正衬(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
对比(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与最后一句) 通感,感觉器官的沟通。
(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此时的雪花仿佛是春风中盛开的梨花,香飘万里。
视觉与嗅觉沟通,诗人的情意饱含其中。)
借用别人的诗句叫什么手法?
在文章中借用古代诗句的写作手法叫做用典。
用典意思是用事,多见于诗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引用典故。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
在古诗中,写景的手法有哪些?
修辞方法有这样几大类:比方,比较,夸张,排比,对偶,重复,设问,反问,引用,借代,反语,比照,联想,通感,双关,顶真(顶针),互文,回环以及移情.体现方法的话应该就是 赋、比、兴,赋,是直接陈说事物的体现方法。比,是用比方的办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绘的事物和体现思想感情的写法。我啊觉得不怎么分得清,一般我都写用了什么什么的办法,写了什么什么,一般不会算错吧,好好考~艺术方法包含修辞方法。诗篇的艺术方法首要包含抒发方法、表达技巧和修辞方法三种。抒发方法分直接抒发(直抒胸臆)和直接抒发,直接抒发又分借景抒发(情形交融、融情入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即事抒怀。描绘方法有正面描绘和旁边面描绘,有白描、烘托、烘托。写景诗常用表达技巧有真假结合,动态结合,以乐衬哀,上下(或远近、俯仰、时空、声色、视听)结合。其他表达技巧有抑扬、对写等。 诗篇中的艺术方法
1、表达方法: 诗词中首要运用叙说、描绘、谈论、 抒发四种表达方法,这其间描绘、抒发是考察的重点。描绘方法有动态结合、真假结合等的不同;抒发方法有(抒发方法 首要有直接抒发和直接抒发两种方法。)直抒胸臆、借景抒发、寓情于景、情形交融情形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全部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方式: 诗篇的结构方式,常见的首尾照顾,开门见山、层层深化,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衬托、伏笔等。
3、修辞方法: 首要的修辞方法有:"对偶""比方""拟人""借代""夸张""排比""重复""象征"寄寓 寄予等,
4、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包含:赋比兴、衬托、比照、烘托、卒章显志、画蛇添足、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幻想、语序倒置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wowowoman.com/zuowen/178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 亲贤臣,远小人。
-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