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诗词文化的看法,读了中国古典诗词赏析有什么感受?
-
本文目录
读了中国古典诗词赏析有什么感受?
诗词欣赏是一个有趣有益的过程。通过大量的诗词阅读和欣赏,不仅能提高个人的诗词理解能力,更能在潜移默化中 提升人的品味和精神气质。在特定的时间和场景下,甚至能成为一个人或者一个集体,一个民族的强大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一、诗词文化积累的作用。
知识需要灌输和沉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凑”。说的即是一个人阅读诗词的量达到了一定程度,那么无形中便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句式和方法。在日常谈吐和应用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引用、使用和创作。一句恰当好处的名句能烘托良好的气氛,增进双方的好感和融恰度,达到良性的交流和沟通作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能拉近友谊遥远的距离;“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的不仅是乡思,还有时空隔不断的眷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语既出,情思绵长,多少未尽之意,已入悠悠的秋色秋雨中,吟者表露心声,听者已然动容。诗词名句在佳作佳篇中的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何须赘言。名句出而佳作成,与创作环境浑然一体的引用、化用更能为文章增色,让读者如痴如醉,引起强烈的共鸣。
二、诗词的熏陶作用。
容貌来自天生,气质后天养成。气质不仅指人的工作、生活环境,还与一个人的志趣、爱好密切相关。久处芝兰之室,必有蕙质兰心的文雅之香。在日复一日的阅读和品鉴、创作过程中,一种超然于烟火之气的品味、修养,也必定水到渠成,浸润于心。这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是一种脱胎换骨的内化作用,对于社会、民族和国家而言,是一种自觉的文化认同和净化作用。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诗词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文化精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的家国情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志士之气,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淡泊自许…… 一部诗歌辞赋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史,如大江流日夜,滔滔不绝。
三、诗词文化的激励作用。
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几千年,跌宕起伏,曲折前行,有繁荣昌盛的上升期,也有黑云压城的低谷时。这其中,之所以能冲破历史的黑雾,不断前进和复兴,诗词文化的激励作用,功不可没。
在当权者无道时:“种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高自持;国家危难时“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大义凛然;在国家需要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耿耿忠心;还有个人荣华富贵与气节取舍之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节操…… ,凡此种种,何可计数!
民族希望生机勃勃,诗词文化光耀千秋。我们阅读、欣赏、创作诗词,小则可修身养性,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个人素质,大则能养天地之浩然正气,培养家国情怀,树立为国家、民族、社会做贡献的崇高志向。这是每一个诗词爱好者的动力和方向。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愿每一个诗词爱好者都能在优秀诗词的学习海洋里,扬一叶轻舟,劈波斩浪,探寻到诗海骊珠和知识的情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wowowoman.com/zuowen/212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
-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 槐阴别院宜清昼,入座春风秀美人图子阿谁留
- 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
-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
-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