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禅宗有关的诗句(禅师开悟的诗句)
-
与禅宗有关的诗句
网上有关“与禅宗有关的诗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禅师开悟的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六祖慧能偈语.
菩提树下是佛祖悟道的地方.
菩提树本来不是树,明镜台也不是台.
本来什么都没有,怎么能染上尘埃呢?
慧能写这个偈语之前北宗六祖神秀有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
慧能的主要是针对神秀的偈语说的,证明慧能更加的心中无物.有更高的悟性.
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偈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偈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偈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偈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偈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这首佛偈就是为了证明空性
弘忍看到这个偈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偈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关于慧能的偈颂,还有另一种说法,说他的偈颂写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慧能的偈颂到底是怎样写的,学术界目前还有争论,但这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主要内容。“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含义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佛教的内部体系是非常复杂的,有大乘,也有小乘,有空宗,也有有宗,而大多数的中国佛教宗派都是融合空有两家的。大乘佛教空宗,在印度名为中观学派,是佛教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它以讲空为主,破斥迷信,扫荡一切形相。它认为,一切万法,本性皆空,无论在世间还是出世间,其一切事物现象,包括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也包括我们在世俗的认识活动中所得到的各种假名而已。佛教重在解脱。所谓解脱,就是要断除各种系缚。故中观学派之讲空,对于系缚的破除,尤其是对“见”(认识)缚的破除,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一切事物总是有它的反面。中观学派讲空,最后讲到了否定一切(尤其是涅盘解脱)的程度,无疑动摇了整个佛教的理论基础。因此,佛教从中观的“真空”向“妙有”过渡,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所以在印度大乘佛教中期以后,便开始出现了宣讲“妙有”理论的一系列经典,如《法华经》、《涅盘经》等等,宣传一种永恒、普遍、绝对的佛性,以作为一切众生及万物存在的基础。在中国,这两种思想几乎同时传入。于两晋南北朝之际,经过道生等人的阐扬发挥,综合空有,结合《般若》之“缘起性空”,与《涅盘》之“佛性妙有”,从而提出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主张。其理论的中心认为,所谓的“佛性”,也就是众生成佛的内在依据、内在原因,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存在,它具有感应一切的功能,可与一切众生及万物相应,因而能够摄持于一切众生及万物之中。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佛性”是一切众生所共同具有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然而,这里所说的“佛性”,在他们看来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就是般若学所说的“缘起性空”之理,又可称为“实相”、“法性”、“空”“真如”等等。这样就在最高意义上将般若的“空”与涅盘的“有”完全同一起来,也就是说那种永恒的“佛性”,其实就是“空”。从这种思想出发,我们可以看得出:在世间的意义上,一切众生都是五蕴和合的产物;而在最高的理论意义也就是“实相”的意义上,则一切众生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宇宙间唯一无二的“空”理。这种空理是宇宙间唯一的真实,它处在众生之中就表现为众生的“佛性”,表现于万物之内则就是事物的“法性”。而对于“空”之“佛性”来说,由于它仅仅是一种空理,就不能用语言和思维加以分别,而是超出了一切语言思维可表的具体特征之处。而所谓的“染净”就正是这样的分别之一。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理解慧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含义了。 慧能接受了《般若》的性空思想和《涅盘》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并把二者融合为一。正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之下,慧能说出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著名偈颂。所谓“本来无一物”意思就是说世间万物皆为假象,没有一法为实有;所谓“何处惹尘埃”,则特别强调“尘埃”也不是真实的,没有染与不染的分别。总之,他是主张佛性本净,为唯一的真实,故没有尘埃,也没有尘埃可染。因为一切都是“空”理所表现出来的,唯此为真,其他皆假。所以,众生只要认识了自身的佛性,也就是认识了“空”理,就能觉悟成佛。慧能的这种看法,反对神秀所说。神秀把身体看作是“菩提树”,把心当成是“明镜台”,从正面肯定了事物是存在的,这就是主张“有”了,从而违背了般若“缘起性空”的原则。另一方面,神秀强调“尘埃”的存在,也就是把世间可染之物执为实有,这也与般若的原则背道而驰。另从慧能的偈文,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要简化修行程序,既然心性不存在净垢问题,也是不必通过修心以断除情欲烦恼,故修习可在日常生活之中进行,可在日常生活中顿悟成佛。神秀的修行方法则是渐修,是“时时勤拂拭”。这也反映了二者修行方法上的不同。
禅师开悟的诗句
禅的诗句古诗有很多,相关内容如下:
1.描写禅修境界
乱云低迷逆流行,一念开天万象明。"踏雪寻梅心无碍,静观世界莫沾尘。"
2.禅的觉悟与领悟
花开花落自然情,无欲无求化尘缘。"清明心境如明镜,无我无物照万象。"
3.禅与自然的和谐
山静水清心自宁,万物皆是法身明。"风吹草动心悠然,无边无际妙法真。"
4.禅的人生哲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心如磐石无欲扰,自在修行路漫漫。"
5.禅的禅意与禅境
听钟声响空寂,悟道无尽无漏。"座主诵经心无碍,奇妙法界宇宙宽。"
6.禅与身心觉察
禅心稳如寂夜静,万象皆在眼中明。"心如秋水澄晴晶,自在境界无尘垢。"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燕似谈禅,莺如演史,犹有海棠连夜开。禅房幽讨有谁期,竹径穿花蝶不知。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描写禅修的古诗句。禅宗强调内观与觉察,通过对内心的冥想与觉知,达到超越世俗的境地。禅诗以简洁、意境深远的语言表达了禅的修行境界、人生哲理和与自然的和谐。
这些诗句唤起了读者对无欲、空寂、觉悟的向往,帮助人们放松身心、超越尘世束缚,体味禅修所带来的平静与洞察。
《诗词曲赋文·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原文与赏析
禅与中国古典诗歌
在禅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的诗文作品中其实就不乏禅心禅意。《庄子》中的庖丁解牛、轮扁运斤不仅让我们赞叹主人公的技艺,更让我们想象那种物我一体的境界。 但禅与中国传统艺术似乎有着深厚的缘分,从禅传入中国的那一天开始,就与中国的诗歌、书法、绘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一千多年来,禅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素材,而且为中国传统艺术提供了灵感和方法,而中国的传统艺术又为禅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和方式,推动了禅的发展,这其中又以诗歌为甚。
第一节僧人的禅诗
禅与古代诗歌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在大量的文人诗歌作品中,或浓或淡、或深或浅、或明或暗、或多或少的表现出禅心禅意;一是大量的僧人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禅的体证和感悟,甚至在很多时候完全就是用诗歌来授受禅机,最典型、最为妇孺皆知的莫过于北宗神秀和南宗慧能的两首诗,这也是最早出现的禅宗诗。相传五祖弘忍为选传法弟子,令各弟子作偈一首以检验,上座弟子神秀当即作了一首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后来成为六祖的慧能针对神秀的偈,又作了另外一偈:
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曹洞宗开山祖师良价云游到洞山时,因望见水中自己的影子而开悟,也作了一首诗: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在,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凭么会,方得契如如。
还有诸如黄龙慧南禅师也有一首开悟诗:
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有来由。
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
有个比丘尼的悟道诗也写得非常写得妙: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拈梅化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还有一首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其实也是禅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烦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禅诗从广义上说,可以包括偈、颂、歌、诀,是一种自由表达心中境界的禅语。唐宋禅宗发达,禅僧辈出,寓禅于诗,以诗喻禅,一时成为风尚。如寒山、拾得的诗被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在僧俗间广泛流传。寒山有一首诗说:“千云万水间,中有一闲士,白日游青山,夜归岩下卧。倏尔过春秋,寂然无尘累,快哉何所依,静若秋江水。”描写了一个自心禅悦的“闲人”:一万缘放下,寂然无侣。所谓“不是闲人闲不得,闲人不是等闲人”,真到了不被尘境所惑的如如境界。寒山以诗名世,写下了大量富有禅机的优秀作品,至今仍为人们所钟爱,如《东家一老婆》:“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相笑傥不止,东边复西边。”明白如话,妙趣无穷又发人深省。世上贫富无常,今朝你富我穷,明日风水转换变成我富你穷,你刚笑完了我,又换作我来笑你,悲悲喜喜,烦恼无尽。贫富如此,事业兴衰,王朝更迭又何尝不是这样?
寒山子是唐代带有传奇色彩的诗僧。他原本出身官宦之家,青少年时代在首都长安度过。由于多次投考不第,入仕无门,受到家人冷落、妻子疏远,于是愤然出家,四处云游,三十岁以后隐居浙东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雪岩,因自号寒山子。归隐后的寒山子终于从大自然中领悟到人生的妙趣:“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余家本住在天台,云路烟深绝客来。千仞岩峦深可遁,万重深涧石楼台。桦巾木屐沿流步,布裘藜杖绕山回。自觉浮生幻化事,逍遥快乐实善哉。”
寒山子最充满禅味的一首诗当属描述寒山空寂清冷、句句都用叠字的《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有人评价这首诗前接诗经的《硕鼠》,后启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叠字中的千古佳作。 更有人赞美此诗说:“美得像仙境,静得像永恒,幽得像古庙,荒得像沙漠。”
寒山与拾得因疯癫、怪诞的言行被当时社会所瞩目,二人有一个绝妙问答“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又如何处之?”“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再过几年,你再看他”享誉千古。
从根本上讲,禅是禅,诗是诗,所以尽管有些僧人的诗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偈,但总体而言好诗仍然不少。如灵云志勤开悟诗:“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诗味十足,“直至如今更不疑”,又禅机深奥。昭觉克勤的开悟诗,“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别具一格。船德诚禅师的“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既有禅家理路,又有诗人气象, 曹洞悟本的“净洗浓妆为阿谁,子规声里劝人归。百花落尽啼无尽,更向乱峰深处啼”,更像是一首思念的诗。
文悦禅师的《寄道友》一诗说:“散尽浮云落尽花,到头明月是生涯。天垂六幕千山外,何处清风不旧家?”全诗流畅清新,纯是世外高僧超尘境界的自然流露。禅师的世俗妄念已如那浮云落花散尽,唯有一轮自性明月,悬于天际,明澈光辉。千山之外,苍茫空阔,处处是心灵
关于雾和佛的诗句(关于禅心诗句)
《诗词曲赋文·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原文与赏析
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诗眼》 云: “子厚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一段至诚洁清之意,参然在前。”细把玩之,佛理禅趣,不可尽言。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早上打上井水漱口,拍掉身上的灰尘,觉得身心非常清爽舒服。将早晨那种井水的寒洌,至诚读经的情境,表露无遗。诗的起句,便给人以清凉爽快的感觉。诗人的心似乎也十分洁净,没有丝毫杂尘。“汲井”是自取自足的生活; “清心” 是恬淡平静的心情。在 “漱寒齿”和 “拂尘服” 的动作下,使人感到诗人与大地相契合,自然地流露出清新的禅味。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贝叶书:经文,又作贝叶经。传说西域有贝多树,国人以其叶写经,故曰贝叶书。随意拿起经书,漫不经心地读着,不觉已走出东边的斋房。“闲持”与 “步出”相对。一切都是那么随意、自然。这是诗人恬淡平静的心情的进一步展现。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真源: 或指佛学真谛。妄迹: 无知妄作的行为。意思是说,至诚专精如此,而不获其佛理真源。彼世之所追迹的,或为其妄迹耳。“真源” 与“妄迹”相对,“真实以喻佛理,言行以尽薰修,此外亦无词矣。” (《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 卷四十二)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遗言”或作 “遣言”。冥: 暗合、默契。高久 《征士颂》: “神与理冥。”缮性: 《庄子》 “缮性于俗”。缮,治也。意思是说: 利用 (借助) 语言尚可喻晓其佛理,悟性何由治之? 惟使纯一哉。佛教有一种自心觉悟的解脱方式,即悟。要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必须坐禅静修(渐修)或者心下顿悟。但是,无论是渐修或是顿悟,都需要发掘人本来就有的佛性——本心。只要认识到 “我心即佛”,发现真性,就能彻悟佛法真谛。然而,本心人人皆有,禅定个个都会,关键是要诚,由诚至 “悟”,达到 “梵我合一”。这是一种无内无外,虚幻神秘,万象森列而又一切皆空的境界。这境界,绝非语言文字可以析解,所以诗家要说 “真妄” 以外 “无词” 了。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道人: 似指超禅师。《诗眼》认为,“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远胜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见 《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卷四十二) 前者胜后者,在于了无人工斧削痕迹。“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有人的劳作痕迹,竹、花,须人栽。而 “苔色连深竹”,苔色完全是大自然的造化。在评诗者看来,“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之所以优于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于少尘世生活味,多一点远离尘世生活的空灵。又,《笔墨闲录》云: “山谷学徒笔此诗于扇,作 ‘翠色连深竹’。” “翠色” 语好,而 “苔色” 义是。一苔色,将禅院绝少人迹,清幽绝尘的环境,渲染尽致。“连深竹”意境显得更为清新深远,真语传造化之妙。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早上太阳一出来,晨雾渐消,偶有几点露水残留在松枝上,使松枝如洗沐一般,显得格外清新、纯净。以上四句,言超师超凡脱俗的生活。以雨后大自然的清新幽远,显示超禅师性雅淡泊,于清新幽远中深得佛理禅趣。草木自得于天,而性在是也; 佛性自得于天,性在是也。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淡然:心性恬淡自然。盖言因抬头见月,遗经而得道。是以不待言说而心自悟,经岂必深读焉。《诗眼》云:“其本末立意遣词,可谓曲尽其妙,无毫发遗恨也。”说得有一定道理。佛理禅趣既然文字难以表达,当然只能靠人的内心的神秘体验,从总体上直觉地去领会,即所谓“以心传心,皆令自解自悟”。(《坛经·行由品第一》)
此诗“言读经而迷,览物而悟也”(《唐诗解》)。清洁身心,取经以读,专诚如此而不获其真源。今观草木自得于天,而性在是也,是以不待言说而心自悟。到了这种境界,语言文字都无必要。从读经中解脱,也就是从语言文字中解脱,自解自悟。一旦用了语言文字,反而成为“滞累”。因为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有限,而每一字一句,又有它的明确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反而使被表达的事物固定化了。禅宗的潜意识思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下茫茫都不见”。无边无际,无内无外,八面横通,自由自在的。当然,也不是说文字对佛学全无意义。如果这样,数不清的佛教经典,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语言文字还是要的,只是借助语言文字而寻求佛理禅趣,一旦得其真谛,达到“悟”的境界,任何的语言文字也就没有必要。子厚此诗,由借言(读经)而离言顿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片清新禅味,从诗中自然流出。
1.关于禅心诗句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劝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
这是六祖慧能所作。这首诗强调佛家的色空观念。
这首诗本为神秀所作,原诗是这样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劝拂拭,莫使惹尘埃。”
当弘忍看到了这首偈子,知道是神秀写的,不禁大为失望。但在神秀学生的面前,为了顾全神秀的尊严,便说这首偈子值得大家诵持,如能照着修行,便不致于堕入邪道。当天晚上三更时分,弘忍便单独把神秀叫进房说:“你那首偈子并没有见性,还只有到了门槛,未能登堂入室。一般人依照这首偈子去修行,虽不致于堕入邪道,但决不能得到最高的智慧。要想得到最高的智慧,必须当下认清自己的心,看清自己的本性,知道它是不生不死的。如果你的每个念头都能明心见性,那么世界上便没有任何东西会阻碍你。你的存在是真实的,万物的存在也是真实的。你将会发现万象的变幻无常,都是法尔如此,都是真性实相。能够有这种见地,就是最高的菩提自性了。”
于是弘忍便叫神秀再写一首,可是神秀的心情一直不宁,想了好几天,总是写不出正在神秀苦思不出的当时,有一个小和尚口中念着神秀的偈子,经过慧能碓米的地方,慧能一听到这首偈子,知道作者尚未悟道,便问那个小和尚是谁写的,小和尚大叫道:“你真是个南蛮,连这个都不知道”!
然后便把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慧能。慧能要求说:“老兄,我在这里碓米已有八个月,未曾到过堂前,请你带我去看看那首偈子好吗”?
于是他们便到了写偈的地方,慧能又请求说:“我这个粗人不识字,请你念给我听听”。这时正好江州的一位通判官,名叫张日用的,也在场,他便高声的念给慧能听,慧能啊了就对张日用说:“我也有一首偈子,请你替我写在墙上,好吗”?
张日用奇怪的说:“什么,你也会作偈子,真是怪事”!
慧能便正色的说:“要学最高的菩提之道,可虽轻视那些初学的人,有时,极下等的人,有最高的智慧;而极上等的人,却毫无见识可言”。
这几句话把张日用说得服服贴贴,便替慧能在墙上写出了那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就在这个深夜,弘忍把衣钵及顿教的法门传给了慧能。
2.关于佛祖的诗句赠琴僧
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
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 --雪窦重显
送僧之金陵
胜游生末迹,杳自狎时群。卷衲消寒木,扬帆寄断云。
曙瓶花外汲,午磬浪边闻。别后石城月,依依远共分。 --雪窦重显
·送宝月禅者之天台
春风吹断海山云,别夜寥寥绝四邻,
月在石桥更无月,不知谁是月边人。 --雪窦重显
忘惶
方春不觉来朱夏,秋色蝉鸣翠影斜。
夜来风急柴扉破,满地霜铺落叶花。 --投子义青
颂投子答月圆未圆
圆缺曾伸问老翁,石龟衔子引清风。
咋朝木马潭中过,踏出金乌半夜红。 --投子义青
白云与我最相知
白云与我最相知,我住山时它亦随,
侵早和风辞嶂外,晚来依旧护柴扉。 --湛然圆成
雪里梅花初放
雪里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飞来,
正对寒灯独坐,忽将鼻孔冲开。 --憨山德清
半窗松影半窗月
半窗松影半窗月,一个蒲团一个僧,
盘膝坐来中夜后,飞蛾扑灭佛前灯。 --石屋清珙
憨山德清
底事分明在已弓,不须向外问穷通。
但能角处回光照,莫被尘劳困主公。
颂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
寒 山
自乐平生道,烟萝石洞间,野情多放旷,常伴白云闲。
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
好鸟关关知我意
午窗定起书沉沉,触目虚拟一片心,
好鸟关关知我意,尽情啼破绿杨阴。 --大歇仲谦
行看流水坐看云
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
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了庵清欲
山 居
林麓结茅屋,澹然称所居。松风惊破梦,涧水静涵虚。
春老花犹媚,秋残叶未疏。良宵无限意,东岭月初生。 --丹霞子淳
统一
聂鲁达(智利)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朵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的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
五祖的佛谒
身是菩提树,身如明镜台
时时勤扫佛,何处惹尘埃
六祖的佛谒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过崆峒山
凿破云根一径通。禅栖远在碧霞中。岩穿雪窍千峰冷。月到禅心五蕴空。
顽石封烟还太古。斜阳入雨洒崆峒。山僧不记人间事。闻说广成有道风。
五台山
名山胜概自天开。一万菩萨住五台。积雪千年僧入定。祥云一朵□初回。
奇哉金色清凉界。乐也曼殊智慧才。前后三三是多少。喜师行脚不徒来。
夜泊洱海
数年不作海天游。今夕乘风一泛舟。似箭灵槎穿巨浪。如霜皓月映高秋。
钟鸣断续隋唐寺。渔唱沧浪芦荻洲。欲问前朝争战事。恐惊波底老龙愁。
寄妙岩同参
岁使人归说大名。始知驻锡在杭城。廿年契阔音书杳。两地想思感概增。
禅友同参皆老大。离群索处费经营。何时再集东林寺。重把诗文仔细评。
梅开在冬至后一日
天道循环岂数哉。一阳初复透三才。梅花早布人间信。葭管时飞琴上灰。
按候应知阴已往。占云可决泰将来。这般默露天心处。独有禅翁预解怀
厦门虎溪与会泉上人夜话
溪连海气逼虚空。一道悬崖小路通。山色重重图画里。人家隐隐雾烟中。
鹭江水静月铺白。雪岭枫高霜染红。更感会公多雅意。烹茶相对话无穷。
3.“大量”狂搜关于《佛》的名句醒世咏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别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不无常。
吃些亏来原无碍,退让三分也无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生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诌曲贪瞋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钟和气二陈汤。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留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憨山大师
4.谁有关于佛的诗句啊施主多阅阅佛书就哦了!
禅客来问念佛理,我说此问从何起。
念佛是我我是谁,佛我究竟何为体。
水中月影镜中面,水月镜面从何现。
何者是假何者真,请君问取镜中人。
城中娥眉女,珠佩何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桃花欲经夏,风月催不待。访觅汉时人,能无一个在。
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今日扬尘处,昔时为大海。
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栴檀。学道多沙数,几个得泥丸。
弃金却担草,谩他亦自谩。似聚砂一处,成团也大难。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世间何事最堪嗟,尽是三途造罪楂。不学白云岩下客,一条寒衲是生涯。
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三界横眠无一事,明月清风是我家。
身如菩提树,
心似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非树,
明镜变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求自在不自在,得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
十大经典佛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
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
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
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5.关于佛门的诗句1、嗓子落满了红尘,江河在琴弦上走调。
《仓央嘉措诗传》 2、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 3、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那一世》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 5、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佛语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 7、佛学的精髓在于至死不渝的善,高处的空灵和重生的力。 8、——“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南怀瑾 9、扫地为何?为了净地。净地为何?为了静心。
静心为何?心静方能见众生,见得了众生,方能勘破生死,生敬天地之心,心无挂碍,无挂而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小西天狄道传奇》 10、强者无敌,慈悲为怀;弱者无能,跪佛求生——月如火《仙武同修》 11、只有在幽暗中起身的人,才更加珍视灯盏的指引;只有真正经历过悲伤的找寻才更有丰厚的质地。
也许这就是佛陀给有缺陷而不完整的人类的指引:没有痛失就不会有记取,没有悲伤则无法领会欢愉的意义。——冯娜《一个季节的西藏》 12、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
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永别。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那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而只是体验罢了。
」——觉乘 13、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佛说四十二章经》 14、佛,你所普渡的众生,为何没有我? 15、所看即所想,所想非所看。 16、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的人——花濡沫 17、提倡什么安详禅、生活禅,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静中观察,慢慢就有了定力。
——惟贤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悟禅》 18、真正的所谓的修养,真正的所谓的用功,真正的所谓的感受,其实心性,心田里面进行的。——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19、所谓的成佛,就是向上,最后都向善,成佛不是一句空话,佛者,觉也,觉悟的人。
觉悟的意思,只要你的存在,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快乐。——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0、心性,时时刻刻把握自己心里面的这种一念之间的思维。
起心动念,怎么样善用真的太重要了!一念之间怎么样思考,同样一件事一个正一个反。人家说口下要积德行善,学一学,怎么样能够找到正能量的词去表扬一下你身边的人。
——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1、耕种你的心,怎么样利用心的力量传递正能量,实际上只要你用心,没有办不到的事,这个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2、不好的念头一定是有的,灭不掉的,与其花太大精力断除不好的,不如花精力培养好的,使不好的慢慢削弱,好的善的东西慢慢壮大,把不太好的东西慢慢移到一边,最后使好的东西形成习惯性的思维。
心像一个土壤,看你怎么去耕耘,看你怎么样去选择。——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3、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种子,我们的心就像一个花园,各种各样的种子在里面播种,我想什么就会种什么,我种什么就会有什么,或者杂草丛生,或者是鲜花满园。
——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4、"所谓佛性就是善的种子。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5、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了然。
人心只一拳,别把它想得太大。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
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一事无成,那就是对细枝末节的琐碎关注得太多。米可果腹,沙可盖屋,但二者掺到一起,价值全无。
做人纯粹点,做事才能痛快点。——紫云轩 26、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7、三车喻云花安去,生如来家辆福祉。具静律己用缘起,入报喜地梦佛世。
《文心雕龙》 28、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
——傅翕 29、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30、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6.佳句赏析“问佛那是什么,佛说,那是雾.我问问佛那是什么,佛说,那是雾。
我问佛,什么是孽缘,
佛爱怜的看着我,
如同那雾抱着我一般,
说我总有明白的一天的。
我是佛前的一朵青莲,
静静的看着人间,
一天又一天,
看着那么多人一次次的在轮回,
重复着前世的故事。
我不明白,
为什么有机缘在他们跟前的时候,
他们不愿意放弃红尘。
我问佛,
佛爱怜的掬着我四周的水,
说你美丽的绽放吧。
——雨夜蝴蝶
7.关于佛教的诗词1、唐·惠能《菩提谒》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译文: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2、唐·惠能《菩提谒》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译文: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3、唐·吕岩《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4、唐·白居易《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5、宋·道潜《口占绝句》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译文:寄语东山那位窈窕的姑娘,总喜欢用幽梦去烦恼襄王。禅心早已化作沾泥的杨絮,不会再随着春风上下颠狂。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参考资料:
禅诗 百度百科
8.描写佛像的诗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山石(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两朱阁(白居易) 两朱阁,南北相对起。
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摇飞上天。
第宅亭台不将去,化为佛寺在人间。妆阁妓楼何寂静,柳似舞腰池似镜。
花落黄昏悄悄时,不闻歌吹闻钟罄。寺门敕榜金字书,尼院佛庭宽有余。
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疲人无处居。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平人几家地?仙去双双作梵宫。
渐恐人间尽为寺。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
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滩。
渐怪耳目旷,不闻人世喧。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
谁知中有路,盘折通岩巅。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龛边。
龛间长丈余,门户无扃关。俯窥不见人,石发垂若鬟。
惊出白蝙蝠,双飞如雪翻。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
如擘山腹开,置寺于其间。入门无平地,地窄虚空宽。
房廊与台殿,高下随峰峦。岩崿无撮土,树木多瘦坚。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松桂乱无行,四时郁芊芊。
枝梢袅清吹,韵若风中弦。日月光不透,绿阴相交延。
幽鸟时一声,闻之似寒蝉。首憩宾位亭,就坐未及安。
须臾开北户,万里明豁然。拂檐虹霏微,绕栋云回旋。
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野绿簇草树,眼界吞秦原。
渭水细不见,汉陵小于拳。却顾来时路,萦纡映朱栏。
历历上山人,一一遥可观。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
栾栌与户牖,恰恰金碧繁。云昔迦叶佛,此地坐涅槃。
至今铁钵在,当底手迹穿。西开玉像殿,白佛森比肩。
抖擞尘埃衣,礼拜冰雪颜。叠霜为袈裟,贯雹为华鬘。
逼观疑鬼功,其迹非雕镌。次登观音堂,未到闻栴檀。
上阶脱双履,敛足升净筵。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钿。
黑夜自光明,不待灯烛燃。众宝互低昂,碧佩珊瑚幡。
风来似天乐,相触声珊珊。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点缀佛髻上,合为七宝冠。双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
隔瓶见舍利,圆转如金丹。玉笛何代物?天人施祗园。
吹如秋鹤声,可以降灵仙。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
宝堂豁三门,金魄当其前。月与宝相射,晶光争鲜妍。
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晓寻南塔路,乱竹低婵娟。
林幽不逢人,寒蝶飞翾翾。山果不识名,离离夹道蕃。
足以疗饥乏,摘尝味甘酸。道南蓝谷神,紫伞白纸钱。
若岁有水旱,诏使修苹蘩。以地清净故,献奠无荤膻。
危石叠四五,磊嵬欹且刓。造物者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白居易)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贞元中,与微之同登科第,俱授秘书省校书 郎,始相识也。
]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
分定金兰契,言通药石规。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秋风拂琴匣,夜雪卷书帷。
高上慈恩塔,幽寻皇子陂。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
[唐昌观玉蕊,崇敬寺牡丹,花时多与微之有 期。] 笑劝迂辛酒,闲吟短李诗。
[辛大丘度,性迂嗜酒;李二十绅,形短能诗。故当时有迂辛短李之号。
] 儒风爱敦质,佛理尚玄师。[刘三十二敦质,雅有儒风;庾七玄师,谈佛 理有可赏者。
] 度日曾无闷,通宵靡不为。双声联律句,八面对宫棋。
[双声联句,八面宫棋,皆当时事。] 往往游三省,腾腾出九逵。
寒销直城路,春到曲江池。树暖枝条弱,山晴彩翠奇。
峰攒石绿点,柳宛曲尘丝。岸草烟铺地,园花雪压枝。
早光红照耀,新溜碧逶迤。幄幕侵堤布,盘筵占地施。
征伶皆绝艺,选伎悉名姬。铅粉凝春态,金钿耀水嬉。
风流夸堕髻,时世斗啼眉。[贞元末,城中复为堕马髻、啼眉妆也。
] 密坐随欢促,华樽逐胜移。香飘歌袂动,翠落衫钗遗。
筹插红螺碗,觥飞白玉卮。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
[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 残席喧哗散,归鞍酩酊骑。
酡颜乌帽侧,醉袖玉鞭垂。紫陌传钟鼓,红尘塞路歧。
几时曾暂别?何处不相随?茌苒星霜换,回还节候催。两衙多请假,三考欲成资。
运启千年圣,天成万物宜。皆当少壮日,同惜盛明时。
光景嗟虚掷,云霄窃暗窥。攻文朝矻矻,讲学夜孜孜。
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时与微之结集策略之目,其数至百十。
] [时与微之各有纤锋细管笔,携以就试,相顾 辄笑,目为毫锥。] 繁张获鸟网,坚守钓鱼坻。
[谓自冬至夏,频改试期,竟与微之坚持制试也。] 并受夔龙荐,齐陈晁董词。
万言经济略,三策太平基。中第争无敌,专场战不疲。
辅车排胜阵,掎 。
标准2寸照片尺寸是多少?
我们经常使用的证件照片要求是1寸、2寸、小2寸等,那么1寸、2寸、小2寸的照片尺寸是多少我们一般洗照片的时候或是进行打印都是需要对大小进行编辑的,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见的这几个证件照片的尺寸。
1寸照片,尺寸大小是:25厘米×35厘米,分辨率设成300像素/英寸,这样最终得到的像素是:295×413
小2寸照片,尺寸大小是:33厘米×48厘米,分辨率设成300像素/英寸,得到的像素是:390×567
2寸照片,尺寸大小是:35厘米×53厘米,分辨率设成300像素/英寸,达到的像素是:413×626
下面是不同尺寸的照片,相应的照片尺寸和像素 (以分辨率300像素/英寸计算):
以上就是有关1寸、2寸、小2寸的照片尺寸是多少的简单介绍,大家了解了相关的尺寸可以自己制作照片大小,很简单方便。
男人对感情的新鲜感,一般保持多久?
爱情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轻易的就去谈感情的话,那么任何人都会被感情所以抛弃,实际上这就是一个物理学的平衡!男人对于感情的投入比较快一些,自然失去新鲜感也会快一些,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男人失去感情的新鲜感大约是十个月左右。
一、前三个月男人会为感情,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男性在遇到自己喜欢的女性的时候,他们会荷尔蒙开始增加,这个阶段会维持三个月左右。在这三个月里面,男性会显得对感情十分的亢奋,他们甚至会做出一些比较热烈的事情,甚至有的男生会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三个月内是男生最善于表达的时候,此时他们的大脑未处于比较疯狂的状态。
二、前六个月的男生,会为爱情做出一些牺牲!
三个月过去之后,男生的霍尔蒙分泌会逐渐的减少,但是依旧有很大的存量。此时男生会十分的珍惜女生,任何事情都会很关心女生。这时候的男生为十分喜欢陪伴女生,对于女生的感情会比较的执着,他们甚至能够做出一些牺牲,这时候的男生,是感情最浓厚的时候。虽然荷尔蒙下降,那是由于两人的感情融合,所以男生这时候是最好的时刻。
三、十个月之后,男生趋于理性!
十个月之后男生的荷尔蒙水平开始正常,同时两人的感情也进入一个成熟期。此时男生的感情新鲜期就基本上结束了。此时维系两个人感情的是双方相处的点点滴滴,如果出现矛盾的话,此时分手的可能性会增加!
关于“与禅宗有关的诗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wowowoman.com/zuowen/417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 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
-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 佳游不可得,春风惜远别
- 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