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中的韵(古体诗如何押韵)
-
中国古诗词中的韵
网上有关“中国古诗词中的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体诗如何押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诗词创作要重视艺术性,并重几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韵律”,要讲究字词的搭配、音调的和谐,在这些方面,古人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常见有《诗品》、《词品》、《曲品》等。 谈到诗词的韵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仄,由南北朝时期的沈约等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后的格律诗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讲究平声和仄声的协调。二是对偶,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对对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较严的,诗词中一般是句对,在赋和八股文中还有多句对和段对。三是押韵,指同韵的字在适当的地方(一般是停顿的地方),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这三个方面都来自于汉语语音的特点,就是单音节语素占优势,有声调。在诗词写作特别是格律诗写作时平仄、对偶和押韵运用的好,运用的自然,可以使诗作增强音乐感,呈现韵律美;运用的不好,用得过多过滥,就会给人以生拼硬凑之感,甚至以文害义,六朝到初唐的骈体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是每一个诗词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韵律(Metre): 英诗的韵律是依据音步包含音节的数量及重读音节的位置而加以区分的。传统英诗的音步有六种:即抑扬格(Lambus)、扬抑格(Trochee)、抑抑扬格(Anapaest)、 扬抑抑格(Dactyl)、抑扬抑格(Amphibrach)及扬扬格(Spondee)。 在散体的语言中,押韵比较少见,但也不是没有。常用押韵的是韵文(包括赋、诗、词、曲等),韵文的意思就是用韵之文。押韵的格式一是逐句用韵,也就是一韵到底,这在有些唱词、美文中能够见到;二是隔句押韵,诗绝大多数是隔句押韵,只有开头两句可以都用韵,词的情况比较复杂,既有逐句押韵,又有隔句押韵,还有隔多句押韵的。韵文用韵,多数是全篇一韵,较长的作品也有中间换韵的。 韵的情况,古今有很多不同。隋唐时代如《切韵》、《唐韵》等都分得很细,宋朝《广韵》定为206韵,但由于有些韵可以“同用”,唐代实际用112韵,宋代用108韵,金元时合并为106韵。清朝的《佩文诗韵》集韵之大成,分为平、上、去、入四部分。平声包括上平声一东、二冬等15韵和下平声一先、二萧等15韵,上声包括一董、二肿等29韵,去声包括一送、二宋等30韵,入声包括一屋、二沃等17韵,共106韵。学作古体诗,用韵上应首选《佩文诗韵》。 押韵以格律诗的要求最为严格,许多字如一东中的“终”、“风”、“公”和二冬的“钟”、“峰”、“恭”,现在读音一样,律诗却不能通押,如果通押,就犯了出韵的错误,就要遭人耻笑,考试就要落第。中唐以后,才逐渐出现邻韵通押,如杜牧的《清明》诗用的十三元韵,但首句却用了邻韵十二文。词押韵不那么严格,像平声,词就合并到了14韵。 押韵还有选韵和次韵的难易问题。作诗,主动地选韵或被动地限韵,会碰到难易问题。像平声中的四支、十一真等,包含的字多,选用就容易,称为宽韵;而像五微、十二文等韵,包含的字较少,选用就难,称为窄韵;还有些韵,如三江、十五咸等,包含的字更少,选用很难,称为险韵;而像有些朋友“限韵”,则迹近于文字游戏了。诗友写诗填词时一定要注意韵部的选择。 宋代以后,和别人诗习惯要次韵或称为步韵,也可以看作是“限韵”的一种,不少文人喜欢玩这种押韵杂技,于高难动作中见功夫。苏东坡有一首次韵诗,就写得精炼自然:“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1]
[编辑本段]建筑术语“韵律”
韵律并不只存于音乐中,也存在于其它的艺术媒介中,如舞蹈、美术、建筑、摄影、艺术体操和一些体育项目等等。韵律是构成系统的诸元素形成系统重复的一种属性,也是使一系列大体上并不相连贯的感受获得规律化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而且由于这种对规律性的潜在追求与把握,使人们往往将音乐与建筑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联系在一起。 建筑的韵律:建筑必须体现出平面、立面和剖面的统一,它有平面的铺陈,有剖面的内部结构,有立面的外部风貌。而在这种三度空间(长、阔、高)所构成的统一体中,有展示出风格各异的不同建筑形体,或威严雄壮(如故宫)、或优美秀丽(如苏州园林)。建筑结构的重复、运动的线,使得各种建筑形象比例均衡、错落有致、和谐统一,产生出强烈的美的魅力。例如:在岩体或岩层内部,其组成成分、粒级结构及颜色等在垂向上有规律的重复变化,这种现象叫韵律层理。 建筑被誉为“石头的史诗”、“凝固的音乐”等等。建筑的韵律美表现在重复上:可以是间距不同、形状相同的重复;也可以是形状不同、间距相同的重复;还可能是别的方式的单元重复。这种重复的首要条件是单元的相似性,或间距的规律性;其次是节奏的合逻辑性。歌德对于斯特拉斯堡的吟叹,雨果对于巴黎圣母院的讴歌以及黑格尔、谢林、施莱格尔等美学大师都对建筑的韵味赞美有加。现代建筑中依然保持着这种特性。如悉尼歌剧院,那种宛如群帆归步的韵致,堪称绝妙。无怪乎她不到“而立之年”就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遗产”地位! 建筑的韵律美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韵律是构成系统的诸元素形成系统重复的一种属性,也是使一系列大体上并不相连贯的感受获得规律化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当代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谢林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后来,德国音乐家普德曼又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吉尔伯特和库恩合著的《美学史》中说哥特式建筑被处理得灵动,飞升,“对材料下沉这种自然趋势的不屑一顾,使大教堂变成了一种奇特的音乐”。贝聿铭的摇滚乐纪念馆采用了玻璃金字塔的造型,使庄重坚实的古代帝王圣座变成了轻盈透明的现代快乐宫殿。该建筑富于动感,如同跃动音符的建筑。 在建筑艺术中,群体的高低错落、疏密聚散,建筑个体中的整体风格和具体建构,都有其“凝固的音乐”般独具特色的节奏韵律。万里长城那种依山傍水、逶迤蜿蜒的律动,按一定距离设置烽火台遥相呼应的节奏,表现出矫健雄浑、宏伟壮阔的飞腾之势,富有虎踞龙盘、豪放刚毅的韵律之美。北京的天坛层层叠迭、盘旋向上的节奏,欧洲的哥特式建筑处处尖顶、直刺蓝天的节奏,表现出不断升腾、通达上苍的韵律感。可见,韵律是构成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艺术的发展是无限的,艺术的方法也是无穷的,因此艺术创作(自然包括建筑设计)已经合乎逻辑地走向了多样性,并且形成互相并存的格局。建筑的韵律美是每个建筑师不懈的追求,从艺术角度来看,建筑和音乐类似,是人类特有的抽象思维和创造力的表达,是对韵律、重复、节奏等宇宙规则的重新编织,尽管建筑之初也是对模仿自然物,但这种模仿是高级的抽象和创造。
古体诗如何押韵
诗词中讲究“随律押韵”、“随调则韵”,说明了诗词中用韵与乐曲的“律”“调”密切相关。本文从音乐学的角度以各类诗词为例,结合古典诗歌的汉语特点,了解中国古诗词的韵律美。
古典诗歌汉语特点韵律美诗歌与音乐是姊妹艺术,二者在塑造形象,反映现实方面,既有相接近的一面,又各有一定的特殊性。前者为语言的艺术,主要通过语言和用以解释概念的词汇、言语以塑造形象,抒写感情;后者为声音艺术,主要依靠乐音的高下、长短、轻重、缓急以及音色等表现手段,依靠单音在单位时间中运动发展所造成的各种节奏、和声,构成旋律,形成音响结构,进行乐音造型,以表达性情,描写对象。在古诗词中,二者有相互依赖,相互彰显艺术魅力的关系。
一、古诗词与音乐相得益彰的韵律之美
1.古诗词的韵律
古诗词的韵律“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这是由于古人做诗十分讲究用韵。“声韵协和,曲应金石”,即做诗要用韵,韵的作用不仅在于能使曲调和谐,且能够配乐器演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句法和用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诗歌的韵律。《诗经》虚实词的运用巧妙和谐,吟唱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讲求用韵节奏变化,使诗歌优美动听、富于变化,诗词的抑扬顿挫,也处处彰显着音乐美。
2.以《陈风·月出》中“兮”字的用韵为例分析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倒兮。舒忧受兮。劳心馐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之,劳心惨之。”这首诗抒情色彩及其浓郁,韵味集中体现依托了尾部“兮”字的运用,其韵在“兮”的前一字上:皎、僚、纠、悄;皓、倒、受、馐;僚、绍、惨。孔颖达在《关雎》诗后疏中说:诗之大体,必须依韵。其有乖者,古人之韵不协耳。之兮矣也之类,取以为辞,虽在句中,不以为义,故处末者,皆字上为韵之首……此等皆字,上为韵,不为义也
问题一:古体诗押韵规则 若想学习古今诗词创作,不能不先搞懂弄通韵律。韵律就好比诗词创作入门的敲门砖,也是诗词创作的基础。没有韵律的诗词,就会失去感 *** 彩和美感,也就象是一杯白开水,品之无味。但凡有韵律的诗词,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朗诵起来声情并茂、动听悦耳。闻者的感情随着诗中的意境跌宕起伏,使人觉得有一种流畅回环的韵律美。 为了使朋友们更好地了解诗词的韵律,下面我们就简去繁先将诗词韵律(以今韵为主)作一简介: 一 韵辙 刘勰的《文心雕龙――声律》有“同声相应为之韵”的话,虽然和我们现代的解释有出入,但还是揭示了汉语词句语体的基本特征。我们通常指的韵辙,其实就是戏曲、曲艺以及诗词、歌词的专用名称――合辙押韵。也就是诗词等当中的词句与词句,呼应起来有合辙押韵的关系。 1 合辙押韵 所谓合辙押韵,简单地说就是指两个韵母相同的句尾字相押。大家都知道,汉字的读音是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组成的(少数字只有韵母)。如“汉”字,它的声母是h,韵母是an ,合起来读han (汉)。而合辙押韵同声母无关,如“弹”字,声母:d,韵母:an 。虽然二字读音不同,但用的是把同一个韵母―an 运用到诗句的尾字中,以起到合辙押韵的作用。现编两句说明:铮铮铁汉,犹如炮弹。两个句尾字押的都是an韵,读起来顺口易记, 也是诗词语体的基本特征。 2 韵辙分类 现代普通话的概念是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北京话为表准的语音。我个人觉得我们还是应该提倡用以北京话为标准的今(新)韵,这是因为古韵实在是令大多数人不易掌握,也不利于初学者的学习和创作。从现代人创作的诗词(含歌词等)来看,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十三辙”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来合辙押韵的。“十三辙”即十三韵辙之意。这种韵辙的分类,起之于明清,约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从语音的具体内容来看,就是将几个发音相近的韵部相互通融合并,也称通押。下面就将比较通行的韵辙名称及所含的韵母和收音列成一个简表,供大家参考: 辙名 包含的韵母 收音 一七i (―i) v (er) i v 姑苏u u 发花a ia ua a 梭波o e uo o e 乜斜ie ve ie ve 怀来ai uai ai 灰堆ei uei ei 遥条ao uao ao 由求ou iou ou 言前an ian uan van an 人辰en in uen vn en 江阳ang iang uang ang 中东eng ing ueng ong iong eng ong 以上就是十三辙表,供各位朋友参考。 3 押韵方式 诗词押韵的方式,既有传统的继承,也有现代的创新和发展。现代诗词的韵式一般都比较灵活,甚至有的诗词连韵都不要了,如有的散文诗或者自由诗根本就没有韵,只是词句的排列组合有诗词的模样而已。笔者倒是认为:只要是诗词,还是应该有韵律的,有韵律的诗词才能算是真正完全意义上的诗词。但诗词作者对押韵的方式却是有一定的选择的,这是因为选择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对诗词意境表达的完美与否,起着较大的作用。方式选择的不合适,会直接影响诗词内容的表达,削弱诗词的美感。诗词作者一般都回采用如下的几种押韵方式: (1) 通韵 一首诗里句句押韵,也就是说通篇押韵就叫通韵(排韵),也有俗称铁打韵的。其特点是韵感特强,诗意较浓,易读易记。缺点是有时为了考虑押韵,限制住了词句的选择,从而影响了意思的表达。笔者将在本版发的《随着-------》一帖,就是选择的通韵,押的是“灰堆”韵,请查阅。 (2) 跳韵 这是较常见的韵式,跳一句一韵,也叫隔句韵或双句韵,就是每隔一句一韵,单句不论,双句必韵,也有起句也韵的。其特点是......>>
问题二:古诗词怎样押韵,如何完成的 1、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2、押平声韵
近体诗为了声韵和谐,一般押平声韵,大多数近体诗(即唐及以后的诗,唐以前的叫古体诗)也遵守这个要求。但仍有押仄声韵的典范之作,比如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全文押入声(短促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无论以古入声韵尾还是以今普通话ie、ue韵朗读,均没有拗口之嫌。
3、一韵到底
原则上,近体诗中间不能换韵,尤其是在科考考场上的试帖诗、应制诗和限韵诗。但由于科考使用的《切韵》体系已经不完全符合唐代口语声韵,部分韵母已经合并或分离,更可能有诗人乡音难改,使用方音作诗,因而仍有在诗中更换为邻韵的作品,如杜甫的《吾宗》:
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
注:二、四、八句的“风”“同”“中”是平声“东”韵,第六句的“丰”是平声“冬”韵,“东”与“冬”通押。
日常作诗与应试不同,不应用应试的要求苛刻地对待作者,尤其是后世使用古韵书作诗的作者。
4、首韵借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原则上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应参杂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押韵避忌
1、忌重韵
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2、避免同义字相押
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3、避免出韵
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今天已没有必要再强调这一点了。
问题三:古诗押韵是怎么样的? 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近体诗押韵规则:如五绝和七绝,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的。首句入韵的押第一、二、四句末。首句不入韵都押第二、四句末。都要押平声韵,中途不得换韵。
五律处七律也如此。首句入韵的押在第一、二、四、六、八句末。不入韵的押在第二、四、六句、八句末即可。都要押平声韵,中途不得换韵。
相对而言,古体诗押韵则较自由,可押平声韵,亦可押仄声韵。可换韵,可句句押韵,几句一转韵也可以。
问题四:诗词如何押韵? 词研究不多,感觉上词牌名决定了词中的平仄,词牌名都是人为确定的,至于诗嘛,我专门发过一篇回答,链接如下
zhidao.baidu/question/94224191
问题五:古体诗的押韵规则?古体诗除了要押韵还有什么要求? 绝句和律诗统押平声韵,就是韵脚为一声,二声的字。从形式上讲是隔句押韵,即偶数句押韵而奇数句不压。一点特殊的就是如果首句是平声字收尾的话,首句也要押韵。押韵的字要求是在同一韵部里的,但首句押韵中首句的韵脚要求宽些,可以用相邻韵部的。具体可以看看王力的《诗词格律》,网上有下,就清楚了。很多东西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明白的。
诗体关于诗歌的种类,问题是相当复杂的,这里只是根据王力先生〈诗词格律〉书中说法简要讲讲。古代诗歌按格律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或古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近体诗以外的古典诗歌通称古体诗。律诗只能押平韵,古诗则还可以押仄韵。古代诗歌以字数分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都分为五言诗,七言诗。这是古典诗歌的基本结构,为什么要这样分,因为这和古诗的“节奏”有关,至于古诗节奏是什么,会在以后的章节中讲到。古风按字数分为五古、七古。律诗也可分为五律和七律。律诗中也有长篇,称为排律。除了五言、七言之外,古诗还有杂言体。杂言指长短句杂在一起,比如李白的〈蜀道难〉就是杂言。杂言诗歌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法,没有什么理论根据。古代诗歌还有一种绝句,过去把绝句算为律诗,但根据北师大的王力教授和楮斌杰教授的说法,作为五言四句体的绝句,应该比律诗的起源更早,所以绝句单独算一类,既包括古绝也包括律绝。为什么叫绝句,明吴呐〈文章辩体〉引〈诗法源流〉说:“绝句者,截句也。”也就是说绝句是把诗歌的开头、结尾或者中间部分截取后的诗。但是,绝句的本质是一种五言或七言四句诗体。二、律诗而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产生与初唐,一般认为他们的开创者是初唐人沈诠期和宋之问。为什么律诗比较难做却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呢?这是因为此前古代中国的诗歌,从〈诗经〉到乐府诗歌都是合乐的,有音乐伴奏。但后来诗歌逐渐脱离音乐,这样它只能依靠自身解决音乐中的节奏和抑扬顿挫之美,这也就只能靠汉语本身的声调变化来解决了,这是律诗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律诗的发展有两源,一是对仗的盛行,二是声调的发展。正常情况下,做好律诗肯定就可以做好古诗,所以,写古典诗歌都先丛律诗开始。由于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很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的特点,按照前人分析,有六大要素:1、 整:每句字数整齐,或五言,或七言。2、俪:要求在诗歌中使用骈俪,即使用对仗。2、 叶:指奇偶两句的平、仄是依次相对的。4、韵:指古诗只能押平声韵。5、谐:是指全篇的平仄有较严格的规定。6、度:指全篇文字是一定的。实际上,律诗最重要的,按照王力先生和启功先生的说法,只有四个关键:1、 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律诗每两句称为一联,其开头两句称为首联,中间两句称为颔联,下面两句称为颈联,最后一句又称尾联。2、 只能押平声韵。3、 每句的平仄,包括句与句的平仄,都有严格的规定。4、 每篇必须有对仗,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三、韵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用韵也叫“押韵”。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学过拼音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拼音包括声母和韵母两大类。比如“公”字,拼音为“gong”,其中“g”是声母,而“ong”是韵母,押韵也就是押韵母相同的字。凡是同韵的字都可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习惯上叫“韵脚”。押韵的目的是为保持诗歌声律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
问题六:古诗的押韵要怎么押啊 押韵是在诗文中,把同韵字放在不同句子的相同位置上,一般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句子押韵,不仅便於吟诵和记忆,更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谐和之美。
把同韵的字有规律地配置在诗词等韵文的句尾。各句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押韵是诗词等韵文的贰言特点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使声音和谐优美,吟诵顺口悦耳, 便于记忆流传。“韵”和“韵母”是两个并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所谓同韵,指韵腹相同或相近的韵母,如有韵尾则韵尾相同,韵头可以不同。为了便于押韵,人们把同韵的、可以相押韵的字归纳为若干韵部,根据现代北京语音的音系归纳的韵部,最常见的有十八韵和十三辙(附:十八韵、十三辙跟普通话韵母对照表)①。
简介
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比较常用的是108部平水韵②。
规则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③
1、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关于首句押韵与否的平仄规律请参照平仄简表④
2、只押平声韵:
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记忆中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反例,所以这里就不另举例。
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
首句押韵可借邻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
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
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问题七:古体诗、楚辞有格式吗?比如押韵、平仄之类的 古风还是讲究押韵的,但是平仄不讲究,字数还是得要对准的。而楚辞则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因为楚辞一早是楚地方言的语言文化形式,由屈原创作而成,不用顾及押韵和平仄的。
问题八:急求三首古体诗,要求押韵 20分 一、
1、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白话翻译:《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其中第二首广为流传,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第一首一般选本不收录,其实这首诗也写得不错,其首句就把西湖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两首对照,能更好地把握作者写诗时的思想感情。
二、
1、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白话翻译:柳树绿影婆娑,有如碧玉妆成。柳条轻柔婀娜,垂下万条丝带。谁有慧心妙手,裁出片片细叶?原来二月春风,恰似一把剪刀。
三、
1、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白话翻译: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怎么测试该不该离婚吗?
以下4点可以测试你该不该离婚:
1、我们的关系走到离婚这一步了吗?还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一般情况下,我会将出现裂痕的婚姻分成2种:一种是危机婚姻,一种是死亡婚姻。危机婚姻是指虽然双方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矛盾和争执,但仍然存在挽回的可能。而死亡婚姻是指两个人的矛盾已经到达比较激烈的程度,无法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情况。那除了考虑双方是否真的有必要走到离婚这一步之外,我建议你还需要问问自己:
2、我是不是真的想离婚?
当你与对方争吵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到失望甚至心灰意冷,比如你会对比,当初恋爱的时候他可不是这个样子,那个时候他对我有求必应,现在却对我爱答不理,他一定是不爱我了,与其这么凑合,还不如离婚!当感情出现了裂痕,有这样的想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这是人在应激状态下的正常反应。
但请相信:此时作出的决定不一定出自本心,如果您正处于这种状态下,不要轻易做出离婚的决定,冷静下来认真想想,我真的想和对方分道扬镳吗?离开他之后我会后悔吗?
当你平静下来之后,或许会发现,离婚并不是当前唯一的选择。
3、那如果我不想离婚,该怎么解决我们之间的矛盾呢?
夫妻之间的矛盾,一般来说可以分为2种:
①日常琐碎型的矛盾。
比如双方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而产生争执,日积月累影响了夫妻感情,对于这种矛盾,沟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两个人可以定期坐下来聊一聊彼此的想法和感受,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双方之间的矛盾。
②原则型矛盾。
这是指一方存在出轨、家暴等原则性问题,导致双方发生矛盾的情况。如果犯错一方诚心悔悟,且双方都想继续经营婚姻的话,犯错一方可以通过写保证书等方式来弥补自己的过错,并在之后的生活中用行动表示自己不再犯错的决心。
4、如果上述3点你都想清楚了,仍觉得“离婚”是唯一解,那希望你:先对离婚后的生活作出计划和设想。
当我们正处于婚姻危机中时,总想着要尽快摆脱这段婚姻,却没有考虑过离婚后的生活,导致离婚后手忙脚乱,日子反而比离婚前要糟。
这时候我建议:在你决定离婚前,你一定要先对自己离婚后的生活做一些计划和设想,确认自己真的能接受离婚后的生活,这样才能让自己在离婚后依旧从容,不会后悔走出离婚这一步。
最后呢,我想说,离婚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但婚姻并非儿戏,无论作出什么样的决定,都应该是慎重考虑下不后悔的结果。如果你和对方并没有走到离婚这一步,请不要轻易将离婚挂在嘴边;但如果你认为自己确实无法继续维持婚姻关系时,也不要优柔寡断,因为婚姻中的“及时止损”其实也是一种智慧!
结婚之前,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婚姻生活充满了期待,但并非所有婚姻都能像想象中的那么和谐顺遂。性格不合、婆媳矛盾、出轨家暴、琐碎小事,这些都是婚姻中矛盾产生的原因。当感情不再,离还是不离,究竟如何选择?其实,婚姻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即便是亲生父母也无法真正感同身受。作为局外人,没有任何人能用他们的观念去替代当事人作出选择,因为离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大事,不应该草率地去作出决定!
一个女生明明喜欢一个男生,为什么嘴上不说出来呢?
一、喜欢你的女生多半性格内向。
一个性格内向的女生不会与外人说太多的话,在爱情里同样如此,因为她们的性格本就矜持,所以对于这些喜欢的感情就会变得难以启齿,这一份喜欢却是纯洁的,不含杂质的。
内向的女生往往内心的情感特别的细腻,如果暗恋上了你,那么她对你就会有莫大的付出与奉献。
虽然内向的女生和外向的女生相比不会那么活泼,但是她们却宁静且温柔,能在无时无刻给你最温暖的感觉。
二、喜欢你的女生希望让自己变得更加的优秀。
很多暗恋的女生不愿把内心的喜欢说出口,其中有个原因就是感觉自己配不上对方。
可能因为对方太过的耀眼,太过的优秀,太过有才华,所以很怕把这一份暗恋所销毁,很怕得到不好的结果,那么这个时候她在偷偷喜欢你的同时,也暗自下定决心,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让自己能够配得上你,不拖你的后腿。
这样的女生是真心在为对方所考虑的,是最在乎对方的感受的,所以男生一定要好好把握。
三、喜欢你的女生内心受过伤害。
很多女生如果以前在爱情里尝到了苦果,受过了伤害,那么她对这份情感就会产生恐惧。
虽然她对你的感觉是喜欢的,是充满爱意的,但是她还是怕说出口。她怕这份感觉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或者是在她受伤的心灵上雪上加霜,所以她默默的暗恋着却不告诉你。
对爱情产生了恐惧,就会害怕爱情的到来,但是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感觉,那么这段暗恋往往也会无疾而终。
女生感情是温暖且含蓄的,不是所有的爱都会说出口,但是所有的爱都会在行动上表达出来,在细节上体现出来。人口中说不出来的话,总会在手中慢慢的展现出来。
很多时候,一旦女生的心中生出了喜欢的感觉,那么她对男生的感情就会变得盲目起来。这也迎合了人们所说的爱情中的女生智商皆为负数,为你默默的付出,当她对你做出了无微不至的关怀,那么你就能感受到她对你的喜欢。
这一种喜欢是不含任何杂质的,是不含任何目的的,只是希望能和你每天都在一起,能感觉到人生就像照进了光芒。当一个女生喜欢你,却不告诉你的时候,其实她的内心是幸福的。
如何正确面对挫折?
面对挫折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如果能够在挫折中成长,在挫折中领悟,在挫折中笑傲人生,那么你就是勇敢的代言人。
面对挫折,我们需要成长。
每一个挫折都是一次历练,不要把挫折看成瘟神,打不倒你的终将成就你。他能够帮助你获得成长。我们看每一部武侠小说,知道其中的主角无不是经过九九八十一次历练之后,终于成为江湖中让人敬仰的英雄。可以说,正是挫折让主人公获得了成长。
面对挫折,我们可以看清世人的真面目。
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挑战,我们可以从中学到新的知识,领悟到新的道理,看清楚一个人新的面目。我们眼前的世界更加透亮了。正如鲁迅说的,“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面对挫折的时候,正是一些牛鬼蛇神原形毕露的时候。正是这一些挫折,才成就了文豪鲁迅。
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沉着冷静。
面对挫折的时候不够冷静,只剩冲动和抱怨,这个时候,或许我们就成了一头发疯的野兽,虽然看起来很吓人,但是对事情于事无补。我们更应该认真总结问题,找到解决办法,避免再次发生。
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寻求帮助。
面对挫折的时候最好是不要独力承受,特别是对于一些未成年的孩子来说,要及时寻求大人的帮助。让他们提供解决办法,不要逞能,觉得自己能够很好的解决。有时候寻求帮助也是一种能力。
我的经历
像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多次面对挫折,比如高考失败,让我跌落深渊,觉得自己前功尽弃,在同学面前颜面尽失。但是我勇敢的突破自己,再战一次,终于拿到更好的结果。还有我在工作的时候也遭受上司的不公待遇,我也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要让险恶用心之人得逞。
其实每一次挫折都让我悟了人生,让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比如我在复读的时候学会了沉淀,也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就是考试的时候太过于紧张了。另外也知道自己的实力并不足以考上一个非常好的学校,因此我只有加倍努力。
其实我们要想清楚一件事情就是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遇到挫折,不要觉得命运不公,时运不济,而是要想着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只有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够扬长避短,早日达到更高的境界。
关于“中国古诗词中的韵”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wowowoman.com/zuowen/4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