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中国古诗词大会的标的意义(李子琳为什么被称为国学才女)

中国古诗词大会的标的意义(李子琳为什么被称为国学才女)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3-30    点击:  408 次

中国古诗词大会的标的意义

网上有关“中国古诗词大会的标的意义”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子琳为什么被称为国学才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国古诗词大会的图标有多种意义,以下为具体解释:

1. 整体形状为“中”字,体现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亲和力。同时,这个形状也展示了中国诗词如海洋般浩瀚无边,神奇奥妙。

2. 图标的颜色是象征诗词的清雅恬淡。在图标的上方是一轮圆月,下方是一片海洋,月牙和祥云寓意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表现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词意境。

3. 图标中的9个字“中国诗词大会”,是对大会主题的强调。这9个字是由不同朝代、不同字体、不同书法家书写的,体现了中国诗词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4. 图标中的9个字,每个字都有一段对应的诗词。这些诗词或优美、或激昂、或凄凉、或深情,都表达了诗词的美和力量。

5. 图标的右下角是一本书,寓意着中国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所以,中国古诗词大会的图标不仅美观,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李子琳为什么被称为国学才女

《2023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语言文化类精品节目。

《2023中国诗词大会》是由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教育部共同倾力打造的语言文化类精品节目。该节目于2023年1月25日在CCTV-1首播,1月26日在CCTV-10播出。秉承“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宗旨。

《2023中国诗词大会》由龙洋担任主持人,节目将以科技赋能经典文化,通过动画演绎、情景演绎等沉浸式的方式,展示诗词之美,溯源中华文明,让诗词继续浸润每个家庭。新一季《中国诗词大会》从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中找寻创作切口并加以放大,以更宽阔的格局,立精神支柱。

《2023年全国诗词大赛》节目意义

节目分别以“欢喜、寻味、燃、寒暑、先生、本来、心动、天下、十年、远方”为主题热词,通过主题化聚焦,让每一道诗词题目都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全方位展现新征程上的精神气象。

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萃取题材,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多个维度,回应当下,成为折射新时代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彰显新征程上远征人充满荣光与梦想的奋进豪情。

她是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的舞台上,那个穿着白衣红裙的姑娘。她被称为“国学才女”,现场接招主持人董卿的“飞花令”,从容答出分别在第一和第七个字为“花”的诗句。她自信的表现与深厚的积淀惊艳全场,最终在总决赛中获得亚军。

同学们戏称,李子琳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的确,在2014年的北京中考中,她的语文获得满分,总成绩为570分(满分580分)。高一时,她和同学一起参加北京电视台的高中生智力竞赛节目《SK状元榜》,曾取得六连胜的佳绩。她的秘诀有哪些?李子琳提到了诗词。诗词中蕴含的无穷的自然和人生的哲理,使她学会在纷繁的琐事中沉静自我,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灵动何妨稳其人静亦忱

在台上,她沉着冷静,简直就是大写的“稳”。在宿舍老师眼里,她最大的不同,是从来不扯闲话,看到她的时候,她的手中必捧有一本书。

但是,她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才女。

提及才女,我们脑海中常常会出现手拿一块手帕或是一把轻罗小扇,双眉微蹙,倚窗外望的身影。李子琳并不是这样的身影,她不会在生活中饮诗餐词,不会赋予自己一种纯粹古典的生活。即使在她捧着iPad点点戳戳的时候,我们也能感受到她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静如止水的她,真的很难让人联想到平日里那个有说有笑,时不时还捉弄一下别人的女生。如果说阳光、空气和水赋予了她活泼的性格,那么诗词就一定是那个塑造她沉静内心的元素。

“她让我印象特别深的有两个特点。一是心细。哪个同学心里难受,她就突然变成知心姐姐了。有时候,我安慰别人,她还会告诉我怎么安慰更合适。二是正经。其实她平时也疯疯癫癫的,但该正经的时候特别正经,是个让人觉得什么时候都拿得出手、站得出来的人。”李子琳的同学说。

李子琳还悄悄透露,她在台上的沉着,其实部分原因是紧张。她也有担心的环节——看图猜诗句,不因为别的,因为看不清啊……

一次,李子琳参赛,她仅看见上出现了一个山头,台上选手便猜出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子琳实在是惊讶,后来,她去问那个选手,怎么猜出了这句诗。那个选手说:“你看,那山上有一只猿猴啊。”“我只能看见一个小黑点啊……”才女的内心也崩溃。

腹有诗书诵出口自成章

问及如何背下这么多的诗文,李子琳强调了“成诵”二字。

大家背诗文,可能会像背课文一样,根据逻辑来记忆,背着上句时想着下句,时不时就挂在嘴边了,却始终想不起来某一个字。

“我通常在理解后,会以诵读的方式来背诗,要能成诵。”李子琳解释,就像提到“床前明月光”的时候,你肯定能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疑是地上霜”。这样记忆,才能把诗词背得很流畅。

“读诗文并不像僧人背佛经一般,快速地反复读。我诵读不讲求速度,背一首诗,一般会每天早上读两遍,大概需要一个星期。有时候,我也会吟诵出来,带着韵律去背。”

“当然,即使背得再熟也可能忘,重复是非常重要的。”

谈及自己的诗词情怀,李子琳常常说:“像唐诗中的许多经典,大家都耳熟能详,几乎从小就将其刻进了生命里。在识字还不多的年纪里,很多唐诗我已烂熟于心。”

“那么,有没有一首诗,是你在有一定的积淀后,渐渐理解而被打动的?”有人这样问李子琳。

她提及了两首诗。

一是杜苟鹤《春宫怨》的颈联和尾联:“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她说历来写宫怨的诗很多,可这两联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在风和日暖中,面对这样美的春景,好像什么愁怨都会消散,让人回忆起那些美好的事情来。

二是张祜的《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她解释说:“整首诗自时间与空间的巨大跨度而起,写作者在遥远的他乡空耗20年。所有的悲戚凝聚在‘何满子这一个点上,给我一种宕开的感觉。”

自幼入学堂往复至今朝

李子琳从小接触国学,在爸爸的带领下初识诗词,之后一直参加国学课程。自九岁起,她习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直至如今。

那该是怎样一种情景?“东方既白,别人尚在沉睡,她已在楼下借灯捧卷,书声琅琅……”李子琳的生活,没有过于夸张的渲染,显得真实、简单而规律:每天早上6点20分左右起床,晨读诗文,一天的学校生活结束后,睡前再读诗文。

她从九岁起,每天读一个小时诗文,到今天,简单计算一下,她这样做已经超过了2500个小时。

国学至高,是情怀,是志向,是信仰,但对李子琳来说,学习国学或许已成为她入骨的习惯。

李子琳说:“小时候,其实真的没有什么经典、传承的概念,就是一个接受的过程。要说对国学的感觉,那肯定是要在有了一定量的积累之后再出现的。因为了解得多了,走进去了,所以离不开了。因为离不开了,所以走得更远了。这之后就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良性:循环了。”

她令人赞叹的国学功底,便在这一日一夜的诵读间累积。最让人自叹弗如的,也是在这“每日每夜”四个字上:那是一种不可打破的习惯,不是十年寒窗,而是像吃饭、睡觉一般自然。这个习惯看似简单,却成就了她与众不同的国学功底。习惯使然,细水长流,融入生命,如同水之溶于水中。

国学对她有什么样的意义?旁人似乎可以列举出一条条答案,但她自己说:“这本身就是一个没法回答的问题。”因为这一切,不过是她的一种最普通的生命状态。



为什么会有人讨厌撒贝宁?

第一个就是感情经历多。撒贝宁在进入央视以后就跟央视的另一个主持人经纬谈恋爱,之后不知道因为什么就分手了。在这个以后就跟章子怡好像在一起了,据说是因为章子怡的老娘看不上他,他们就分手了。之后就跟现在的妻子李白在一起了,是一个外国人,可能是有人觉得央视的人是一个很正统的人,不能谈那么多次恋爱。这个说法是不是有点旧社会了?谁管次数?人家又不是脚踏两只船!

第二个就是太顺利了,使得很多人眼红。撒贝宁经过自己的努力,上了大学,在大学里又顺利地考上了研究生,在研究生要毕业的时候,参加了央视的主持人大赛,获得了第一名。这以后就进入了央视,这个过程是不是太顺利了?成为了央视的正式工,这个是很多在央视工作了很多年的人所希望的,人家一来就是一个正式的。能不让人眼红?这个也是人家能力的体现,好不好?

第三个是喜欢捉弄人。这个在接受张绍刚老师采访的时候,张绍刚老师自己说的,准确的说是喜欢捉弄张绍刚老师,一些不愿意接受的采访,请他去。采访了以后出现的问题,就在媒体上说,其中一个是张绍刚采访一个法学泰斗,问错了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小萨同志笑了张绍刚好几年。这个是不是嘲笑?个人觉得未必,可能是因为两个人时间长了太熟悉的缘故吧?

小萨真的是这样的一个人吗?你认为呢?

单依纯终于被淘汰,“绿茶”字样满屏飘,李健曾说:你要踏实学习,如何看?

《中国好声音2020》的冠军,是单依纯。之后,她在《爆裂舞台》的舞台上被淘汰了,因为很多人不喜欢她。李健也表示,要她踏实学习。这是对的!

一、网友不喜欢她的原因是她有心机

在《中国好声音2020》的舞台上,她通过了盲选,进入了李健这个队伍里。按照规则,需要找一个人来PK。

李健战队的玛迪娜·都曼表示,她一定会选自己,因为在后台的时候,单依纯已经告诉了她。但是没想到,单依纯选择了孙美琪。

选择孙美琪的原因是为了晋级,这个无可厚非。但是,在后台里告诉玛迪娜·都曼的目的是什么?

难道是为了让孙美琪放松警惕?要是这样的话,她真的是一位很有心机的女子。她当时还是一个学生。

很多人对学生的认知是单纯,李健也多次表示很欣赏单依纯,在她的身上看到了单纯的模样。

但是,这个看似单纯的女生,竟然有那么多心眼,这让很多人大失所望。就如同对王冰冰失望一样,很多人觉得王冰冰一副初恋脸,但她在大学的时候就与人同居了。

单依纯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不错,只是等到李健让她晋级的时候,她的神情变化,让人不解。先是开心,之后是羞愧。

羞愧什么?羞愧的是没有选择玛迪娜·都曼还是淘汰了孙美琪?要是前者的话,那就说明她对人家撒谎了;要是后者的话,就说明她虚伪。

明明是为了晋级才选择人家的,事后还愧疚什么?不得不说,单依纯身上的戏,真多。

很多人不喜欢她,主要是在这里。毕竟,作为一个歌手,不需要那么多心机,用实力说话,才是最真实的。

而她选择了耍手段的方式,自然会引起很多网友的不满。大家觉得,单依纯,太假了。

二、频繁参加节目录制,曝光过度了

单依纯成为《中国好声音2020》的冠军以后,没有停下参加综艺的脚步,而是快马加鞭地赶通告。

从《天赐的声音》、《为歌而赞》,到《说唱听我的》、《爆裂舞台》,都有她的身影。

在《爆裂舞台》中,她没有走到最后,而是在第二轮的时候,输给了刘柏辛。她表示,自己学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成长,总要经历一些打开自己的时刻”。

这些时刻对她而言,是成长。对于网友而言,则是频繁出现。作为一个新人,频繁出现在报道中,给人的感觉是买通稿了。

大家对这种事情,很反感。你可以出现,一次两次是一种欣赏,天天大鱼大肉,也腻。

而单依纯和经纪团队可能觉得,曝光可以增加她的知名度,进而为她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但是,这样的做法,引起了一些网友的反感,给人的感觉是想趁着这波流量吃红利。这样的吃相,太难看了。

只想着赚快钱的人,会堵住以后的发展之路。有人说王冰冰在红了以后,频频在节目中亮相,引发很多人的吐槽。

单依纯也是如此的结果,很多人觉得,她在节目中的表现,没有特别出彩,身上的戏还多,就用了“绿茶”这样的词汇。

作为艺人,没有很好的实力,只是凭着热度参加一些综艺节目,获得的是名气,但消耗的是实力。迪丽热巴曾经在节目中吐槽,好久没有演戏了,很苦恼。一位自觉的演员,就应该如此。

单依纯频繁出现在娱乐圈报道中,让很多人对她的印象是负面的。可能是她没有想到的吧?

三、单依纯的身份是大学生

在诱惑面前,难以拒绝,单依纯参加的节目很多。可能她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是学生。

学生可以参加这些大型音乐秀场,也可以提升个人实力。但作为一名音乐学院的学生,主要的精力是在学习上,而不是在秀场里。

她在学业上的实力怎样,不知道。但她参加的节目之多,让人诧异。所以,很多人觉得,她没有静下心来学习。

对她恶语相向,是为了让她回到学校里,成为一名学生,而不是在综艺节目中,成为一名综艺咖,这也是好意。

单依纯在演唱技巧上,比较单一,需要潜心学习。无论是《分身》,还是《喂》,她演唱的感觉,就是那种柔美。

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情愫在其中。正如她所说,需要有一些经历,让她成长起来。

单依纯要是能回到学校,多学习演唱技巧,多学习为人处世之道。她再出现在娱乐圈的时候,可能会更好。

她没有这样做,反而是继续出现在娱乐圈里,演唱了很多**的歌曲,参加卫视的综艺节目、跨年晚会。

这些曝光了以后,很多网友觉得,她这样做,是在透支个人的口碑。专业实力不足,需要沉淀一下的。

作为一名学生,能够登上这样的舞台,值得庆贺,但是,学生的主业不是参加综艺节目,而是提升专业素养。

很显然,单依纯没有这样做。这也是很多人吐槽她的一个原因。作为学生,不好好学习,就是不务正业。

可能单依纯觉得,个人的实力在那里,就不用听网友的。但是,她可能忘记了导师李健说的,一定要多学习。

李健,清华大学的学生,喜欢音乐,就从事了音乐。在从艺这些年,他没有忘记学习,依然自己写歌、唱歌。

四、忘记了导师的嘱咐

单依纯参加《中国好声音2020》的时候,李健选择了她。在带她的过程中,李健多次表扬她,觉得她的声音纯净,也觉得她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李健多次说她以后要多学习。这句话的意思是,就这个年龄而言,她的声音很不错。

但想要在音乐圈里打拼得更棒,需要提升实力。朴树就是这样的人,虽然远离综艺节目,但他在音乐圈的地位,很高,这是他不断学习的结果。

很多人喜欢朴树,不是因为情怀,而是因为他的用心。用心做音乐,将自己的身心沉浸在音乐中,这样才能打动别人。

要是没有这种情怀和毅力,做出来的音乐,只能是口水歌一样的流行歌曲,一阵风过后,烟消云散了。

单依纯可能将李健的话理解为鼓励,没有细想其他。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演唱,虽然获得了冠军。

但这只是一个音乐综艺节目的冠军,跟专业的冠军,没法比。想要获得专业人士的认可,参加青歌赛吧。

要是在这个舞台上获得不错的成绩,那就可以了。到这些综艺节目中,肯定会一鸣惊人的。

她在演唱技巧和演唱心态上,跟专业歌手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这也是李健告诉她多学习的原因。

但是,单依纯没有按照李健老师说的来,参加了很多综艺节目,被很多人吐槽了。她可能认为是黑粉或者竞争对手所为。

她真的应该听听李健老师的话,把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了,再来参加这样的节目,说不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一个音乐人,不能静下心来做音乐,这样的人,是没有多大发展潜力的。希望单依纯的发展之路,越来越顺畅。

写在最后:

单依纯被很多人认可,是因为她的嗓音。她需要提升的,还有很多。要是能够提升,她的未来,可以期待。大家觉得,单依纯的嗓音,怎么样?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全诗是什么?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出自《代悲白头翁》,全诗如下:

《代悲白头翁》

唐代·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扩展资料

1、译文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

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

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

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

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

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

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

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

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2、赏析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弃她的情人表示决绝。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

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

“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

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应了所谓“诗谶”的说法。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3、作者介绍

刘希夷 (约651-?) 唐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上元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

《代悲白头吟》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关于“中国古诗词大会的标的意义”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wowowoman.com/zuowen/437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