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类诗词(关于道德的诗句名言)
-
伦理类诗词
网上有关“伦理类诗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道德的诗句名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类似的诗句:
周公
原文
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
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去矣,其毋以鲁国骄士矣!
译文
有德行的人不怠慢他的亲戚,不让大臣抱怨没被任用。老臣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
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
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土地广阔富饶,用节俭的方式生活,便会永远平安;官高位尊而用卑微的方式自律,你便更显尊贵;
兵多人众而用畏怯的心理坚守,你就必然胜利;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博闻强记而用肤浅自谦,你将见识更广。上任去吧,不要因为鲁国的条件优越而对士骄傲啊!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
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百度百科-周公参考资料:
关于道德的诗句名言
1. 关于诗经亲情的诗句
2. 诗经中的关于亲情的诗句
关于诗经亲情的诗句 1.亲情的诗句诗经
《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豳风·鸱鸮》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唐风·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2.诗经里描述亲情的句子
《葛 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这是一首女子准备回家探望爹娘的诗。其中还描写了当时妇女生活的一些方面。
《凯 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这是一首儿子颂母而自责的诗。
3.诗经中亲情句子
▍Juつacb° :你好。
《诗经 邶风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是千百年来歌颂母爱的佳音。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是出于此诗句。古乐府《长歌行》的命意、遣词全出于《凯风》。
《诗经 小雅 谷风之什 蓼莪》: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旻天网极。
这里一连用了九个动词、九个我,诉说父母养育我的艰辛。赋、比、兴交替使用,灵活运用,前后呼应,抒情起伏跌宕回旋、往复,传达哀伤情怀。朱熹:言父母之心,如天无穷,不知所以为报也。
自朱熹此言一出网极一词便为指父母恩德无穷。
4.亲情的诗句诗经
《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豳风·鸱鸮》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唐风·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
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
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5.有关于亲情的诗经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
[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人伦理常的国度。所谓人伦,是指存在於人类社会中以维系道德秩序的人际关系,是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中国古代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称为五伦。《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
圣人有(又)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P125]《礼记·中庸》又称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者为“天下之达道”[3](P28),《左传·文公十八年》称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为“五教”[4](P523),足见其重要性①。
在古代人看来,人伦乃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所谓“无所逃於天地间”者是也。在这五伦之中,夫妇、父子(包括母子)、兄弟(包括姊妹)这三种关系,发之於“人之大欲”,归之於社会伦理,中国人常称之为“天伦”②,是因婚配、血缘和长幼等而产生的亲情。
夫妇之道、孝道和悌道伦理,即是分别协调夫妇、父子和兄弟这三种基本家庭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
亲亲,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一整套人伦规范。“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 [5](P292),由对故土的眷恋而产生的对家人共同生存的期望,既是中国人最为根本的本性与本质的关系,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可以说,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亲情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其它一切的社会关系都是以此为基点而衍发的。 中国古代诗歌以情之抒发为本质特征,所谓“情动於中而形於言”(《毛诗序》)。
由于中国古代有这种重视人伦亲情的传统,亲情诗在中国诗歌中是一个重要的题材领域。《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自然也是中国亲情诗的源头。
翻开《诗经》,有关人伦亲情的篇目和诗句随处可见。“诗三百”中,表达亲情者不下20首,带有亲情的成分者更多。
家族人伦亲情对“诗人”们来说,不只是提供了一种文化背景,更是一个重要的创作母题。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礼义规范中,亲情一直处於“礼义”的严密框架之内,由情发礼止情感抒发机制而融铸的“温柔敦厚”诗教原则,於亲情之表达得到鲜明体现。
二 夫妇人伦是周人的首重之情①。“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2](P143)。
新婚是男女生活中幸福的起点,是人生的终身大事;男女两性的结合组成家庭,由此衍生出父子兄弟之家庭伦理亲情关系。《诗经》以《关雎》为首,即含有敦厚夫妇之意,正如《诗大序》所云:“风天下而正夫妇。”
有夫妇始有人伦,《韩诗外传》卷一载孔子与子夏论《关雎》,借子夏之口云:“大哉《关雎》,乃天地之基也。”[6]夫妇乃是人伦礼义中极重要之一环,如《礼记·内则》云:“礼始於谨夫妇。”
[7](P759)《中庸》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3](P23)《周易·序卦》曰:“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8](P294)只有夫妇关系和谐了,才谈得上其它。故《礼记·昏义》云:“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
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 [7](P1418)人伦造端乎夫妇,而后有五伦次序,从而构成君臣之国家关系。
东汉荀爽延熹九年对策云:“夫妇人伦之始,王化之端,故文王作易,上经首《乾》、《坤》,下经首《咸》、《恒》。”[9](P2052)所以,可以认为《诗经》以《关雎》始,即象征它对人伦的关切。
夫妇间的道德,是平等相待,互相尊重,方能维系夫妇之间的关系。作为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②,《关雎》“以琴瑟之悦拟好色之愿,以钟鼓之乐拟□□之好”[10](《孔子诗论》10、14、12),既有在雎鸠关关和鸣的河边与淑女邂逅的一见钟情,又有“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急切相求;既有 “求之不得”遭拒后对“淑女”情真意切的相思爱恋,又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中夫妇和睦的挚情美满。
《诗经》写夫妇之义的诗篇尚未被后世儒家导向君臣国家的政治伦理轨道,而是充盈着浓浓的天然温情,从中可以领略到上古婚姻家庭生活的多彩图景。如《王风·君子阳阳》: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
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 ,左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此诗题旨,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妇人乐其夫不再行役之辞:“盖其夫既归,不以行役为劳,而安於贫贱以自乐,其家人又识其意而深叹美之。”
[11](P43)诗人捕捉了一对情真意挚的夫妇奏乐舞蹈,相招相乐的行为片断:夫妇贫贱相守,心乐情爽,双双同歌共舞,自娱自乐,其形阳阳(洋洋),其情陶陶,於流美欢快的格调中,不难想象这是一对相敬如宾、鱼水情得的恩爱夫妻,和睦爱敬,其乐融融。如果说这里体现的是对“礼义”所倡导的夫妇之道的礼赞的话,那么《郑风·女曰鸡鸣》则恰似一幕夫妻家庭生活小剧,在率性朴质中表现出夫妇间温磬的爱恋: 女曰:“鸡鸣。”
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6.关于亲情的诗词有哪些
关于亲情的诗句
1、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2、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吕公着
5、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6、顾我,复我。——《诗经》
7、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8、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9、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
1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1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1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4、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1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
16、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
1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8、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
19、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20、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司空图
7.有关于亲情的诗句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
8.关于亲情的古诗名句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自: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自:唐·孟郊《游子吟》。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出自:北朝·佚名《木兰辞》。
译文: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出自:唐·杜甫《春望》。
译文: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5、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出自: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译文: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诗经中的关于亲情的诗句 1.诗经里描述亲情的句子
《葛 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这是一首女子准备回家探望爹娘的诗。其中还描写了当时妇女生活的一些方面。
《凯 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这是一首儿子颂母而自责的诗。
2.诗经中亲情句子
▍Juつacb° :你好。
《诗经 邶风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是千百年来歌颂母爱的佳音。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是出于此诗句。古乐府《长歌行》的命意、遣词全出于《凯风》。
《诗经 小雅 谷风之什 蓼莪》: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旻天网极。
这里一连用了九个动词、九个我,诉说父母养育我的艰辛。赋、比、兴交替使用,灵活运用,前后呼应,抒情起伏跌宕回旋、往复,传达哀伤情怀。朱熹:言父母之心,如天无穷,不知所以为报也。
自朱熹此言一出网极一词便为指父母恩德无穷。
3.亲情的诗句诗经
《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豳风·鸱鸮》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唐风·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4.亲情的诗句诗经
《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豳风·鸱鸮》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唐风·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
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
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5.求诗经中关于友情的诗句.
《诗经》中关于友情的诗句:
1、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诗经.小雅》
2、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王风·黍离》
3、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大雅·抑》
4、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郑风·风雨》
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8、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诗经·大雅·旱麓》
6.关于亲情的诗句古诗15首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 孟郊:《游子吟》)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唐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4,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唐 杜牧:《归家》)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6,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初唐 宋之问:《渡汉江》)
7,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
8,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9,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渭城曲》)
1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13,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4,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15,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 李清照《菩萨蛮》)
16,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17,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 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9,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关于礼仪的古文诗句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春秋)管仲
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 (美国)富兰克林
教师真正的教养性表现为:学生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引导他们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他在号召他们成为忠于信念,对邪念不妥协的人。————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末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 (魏晋)嵇康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希腊)德谟克里特
如果儿童任意地让自己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 (希腊)德谟克里特
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希腊)亚里士多德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春秋)管仲
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 (美国)富兰克林
教师真正的教养性表现为:学生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引导他们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他在号召他们成为忠于信念,对邪念不妥协的人。————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末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有关文明礼仪的古文诗词
1、不学礼,无以立。——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白话译文: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2、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战国时期·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
白话译文:不是仁爱的事不干,不合于礼的事不做。
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战国时期·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
白话译文: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4、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白话译文:礼崇尚往来,恭敬对人却得不到别人的恭敬,是不合礼的。别人恭敬自己,却没有对别人恭敬,也不合礼。
5、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白话译文:修持你的行为以实践你说的话,就叫着善行。行为有修持,说话合符道理,这就是礼节的本质。
搜狗百科-不学礼无以立
搜狗百科-爱人者人恒爱之
搜狗百科-曲礼
2.关于礼仪的古诗词文明礼仪名言名句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3、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4、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5、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6、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8、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9、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10、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11、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2、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1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4、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15、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16、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17、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19、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3.关于"礼仪"的古诗1、《礼记·经解》商朝 荀子
原文: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译文: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2、《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唐代:李白
原文: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译文:你平生多有使人感激不尽的行为,素有忠义的褒奖。近来却祸事连连,天怒人怨,以往事业如流水消失。
3、《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春秋末年鲁国 左丘明
原文: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译文:礼是天经地义的,也就是老天规定的原则,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动的依据,不能改变,也不容怀疑。
4、《九歌·礼魂》先秦:屈原
原文: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译文:
祭祀礼已完毕紧紧敲起大鼓,传递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姣美的女子唱得从容自如。春天供以兰秋天又供以菊,长此以往不断绝直到终古。
5、《周礼·春官·肆师》汉朝 周公旦
原文:
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
译文:凡国家的大事,演习有关的礼仪,而协助大宗伯。
4.关于文明礼仪的诗句1、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2、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3、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4、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5、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6、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7、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8、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9、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10、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11、高高兴兴做游戏,和和气气在一起。不打不闹不追逐,安全二字不忘记。
12、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13、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
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5.有关礼仪的古诗词“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
———歌德:《亲和力》
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
———玛.沃.蒙塔古:《书信集》
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
———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
礼貌是博爱的花朵。不讲礼貌的人谈不上有博爱思想。
———茹贝尔:《名言集》
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性。
———奥维:《名人名言录》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6.有关“文明礼仪”的古诗有哪些有关“文明礼仪”的古诗有:
1、《经》
唐 李峤
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
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
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
译文:汉代学术之风盛行,朝廷大义当道。五千个人都能阐述道德,三百人都能讲好礼仪。学士们身穿各色衣服,笼子里装满了黄金,大家也不理睬。谁的学识最渊博呢?大家一起来吟诗作对。
2、《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张霸》
宋 林同
幼也知孝让,居然合礼仪。
休疑汝尚小,须信我饶为
译文:幼小的孩子也知道孝顺礼让,谈到礼仪滔滔不绝。别怀疑他年龄很小,应该相信他很有教养。
3、《绝句》
宋 吕希哲
礼仪三百复三千,酬酢天机理必然。
寒即加衣饥即食,孰为末节孰为先。
译文:学习文明礼仪的人从几百人变成了几千人,这是顺应上天的安排啊。寒冷了就加衣服,饥饿了就吃饭,孰轻孰重大家自有判断。
4、《礼记·经解》
商朝 荀子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译文:文明礼仪对一个来说,应该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就像晒直的绳子不能弯曲一样。
5、《绝句》
宋 王大烈
弧矢重悬旧礼仪,郎君又产玉麟儿。
便烦着眼从头看,的似徐卿二子奇。
译文:重新拿起弓箭,再温习一遍旧时的礼仪,郎君又写下了玉麟儿这样的佳作。耐心地从头看完,确实让人赞叹不已。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文明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文明礼仪。实际上文明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文明礼仪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文明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文明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文明礼仪。
7.表示礼仪的古文有哪些表示礼仪的古文如下:1、《仪礼》。
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
共十七篇。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
2、《礼记》。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3、《周礼》。是儒家经典,相传为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但是实际上是西汉末王莽时期大儒刘向和其子刘歆的伪作。
古代生活礼仪中的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
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在魏晋的时候,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
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古代礼仪。 8.关于礼仪的诗句1、《荀子.富国》商朝:礼之正于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木工的黑线用以判曲直,圆规与直角尺用于量度方与圆。
2、《礼记·经解》商朝 荀子: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3、《荀子·王霸》商朝 荀子: 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
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4、《荀子·大略》商朝 荀子: 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5、《群书治要·经解》商朝 荀子: 夫礼之于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人立身处事必须遵照执行的基本原则。人如果失去了立身之处,就一定会跌倒沉沦。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文明礼仪 9.关于礼仪,诚信方面的古诗、古文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
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
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 转自铁血社区 / ] 古代政治礼仪 ①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
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
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
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
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
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
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
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
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
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
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
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 转自铁血社区 / ] ⑥军礼。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古代生活礼仪 ①诞生礼。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
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
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
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
“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
“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②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
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
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③飨燕饮食礼仪。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
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
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
10.有关于“礼仪”的古文《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
」安民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65646262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
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尸,立如齐。
礼从宜,使从俗。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礼闻取於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於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
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
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
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
百年曰期,颐。 大夫七十而致事。
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安车。
自称曰老夫,於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谋於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
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
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
……。
???
问号是语气语调的辅助符号工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语气。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结尾。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问号一般情况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有反问、设问等用法。
西班牙语自18世纪后便有这个用法:“除句除了结尾要有问号之外,起首时要有倒问号”。不过,这种格式在追求便捷的网络聊天中通常略去。
1580年代,反问问号出现,用于反问句尾。它是一般问号的反转,其开口不是朝向前面的句子。这个用法于1600年代消失。
疑问惊叹号是感叹号和问号的结合,也是感叹和疑问的结合。
阿拉伯语由于文字是由右写至左;因此问号方向与一般的问号颠倒,写作“”。
关于“伦理类诗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wowowoman.com/zuowen/510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 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
-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
-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