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关于书湖阳先生壁的诗句(想收到100首表示送别的古典诗词)

关于书湖阳先生壁的诗句(想收到100首表示送别的古典诗词)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07    点击:  243 次

关于书湖阳先生壁的诗句

网上有关“关于书湖阳先生壁的诗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想收到100首表示送别的古典诗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书湖阳先生壁 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首诗。

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

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修辞手法 后两首诗句,诗人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简析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

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讲了湖阴先生的无私教师育人的品质,赞颂了他的善施教化。

2. 书湖阳先生壁

是书湖阴先生壁吧,

湖阴先生即杨骥,字德逢,是一位躬耕田园的隐士,是王安石晚年居江宁时的一位邻居和好友。

书是写的意思。

壁即墙壁。

书湖阴先生壁是作者王安石题在湖阴先生居室墙壁上的一首诗。

具体如下: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2.译文如下: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3.附赏析一篇:

王安石诗《书湖阴先生壁》赏析

广东 赵洪玲

--------------------------------------------------------------------------------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因主持变法,先后两次被罢相,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自奉俭约,纵情山水,常访僧问禅,勤于读书著述。因而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构思精巧,字句别致,意境清远自然,为世人所推崇。《书湖阴先生壁》即其中之一。湖阴先生即杨骥,字德逢,是一位躬耕田园的隐士,是王安石晚年居江宁时的一位邻居和好友。王安石在《元丰行示德逢》诗里有这样的诗句:“湖阴先生坐草室,看踏沟车望秋实。……先生在野固不穷,击壤至老歌元丰。”足见其交情甚笃。王安石题在湖阴先生壁上的诗共有两首,这是其中一首。诗的前两句“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写诗中主人庭院之静,此处只一“静”字,表达了“洁净”,又牵引出“清静”,因得主人长扫,而无青苔杂芜,造访客人因见其“净”而生“静”意,“静无苔”三字准确地表达了诗人从视觉感官到心灵感受所得到的一种愉悦和陶醉,若将“静”改为“净”,便顿觉索然无味。此时,诗人将目光移向园中葱郁繁盛的花木,因花木已“成畦”,错落有致,故雅景自成,畅人心扉。花木“自栽”,可见主人勤勉、兴致高雅。这里描绘的是一个静谧而富有生机的小小院落,凸现的是一个远离官场、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当诗人又将目光投向庭院外的绿水青山时,更浓的诗情被激活了:“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溪款款,携碧水护绕;两山如奔,将漫峰青翠送进堂来,山水的情韵像诗人一样高雅,像老友一样热烈。至此,诗人完全领略了山水的美此,并借此表达了对友情的赞美。其中“护田”、“排闼”均出自《汉书》。《汉书·西域传序》有云:“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万人,置使者校尉领护”。《汉书·樊哙传》云:“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这两句诗拟人和描写浑然天成,句首分着“一”、“两”,又续“水护田”、“山排闼”,从从容容又气势非凡。“护田”者人而用以写水;“排闼”者亦人而用以写山,“将绿绕”见水之柔情;“送青来”又见山之殷勤,着以“排闼”二字,更见其情之急不可耐。

诗人亦以此二句为得意。“黄庭坚云:‘尝见荆公于金陵,因问丞相近有何诗?荆公指壁上所题两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此近作也。'”(《苕溪渔隐丛话》前卷三十三)王安石认为(使事用典)“若能自出其意,借事以相发明,情态毕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蔡宽夫诗话》)。即使不知其出处,仍不妨碍我们对诗意的理解,即所谓:“用事使人不觉,若胸臆语也”(《颜氏家训》),此乃古人用典的理想标准。

反观此诗,诗人通过对邻居生活的赞赏,对纯真情谊的讴歌折射自身的追求,表达自己的闲适、惬意,不也是在“用事”吗?

3. 书湖阳先壁的诗和意思

呵呵,应该是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书:书写,题诗。

2.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3.茅檐:这里指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4.畦:被田埂整齐分划成的方块园地。

5.护田:将:携带。绿:指水色。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6.绿:指绿油油的田地。

7.无苔:没有青苔

8.排闼:推门闯入。闼:宫中小门。据《汉书·樊哙传》记载,汉高祖刘邦病卧禁中,下令不准群臣进见,但樊哙排闼直入,闯进刘邦卧室。

9.送青来:送来绿色。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4. 书湖阴先生壁全诗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湖阴先生——杨德逢,王安石在金陵(南京)的邻居。

2、长——同“常”,经常。 3、静——同“净”,洁净。

4、畦——田园中划分成的小区。 5、排闼——猛地推开门。

[简析] 一年夏初时节,诗人来湖阴先生家作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壁上。 诗的前两句描写院内景物: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一畦一畦的花木,装点着小小庭院,井井有条,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

后两句描写门外山水: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青的秀色送入眼帘。茅檐,花木,近水远山,诗人的视线步步延展开去,联成一幅田园山水画屏,写出湖阴先生院落的整洁幽雅和周转景色的优美可人。

描写居住环境,目的是赞美主人的品格。试想,茅舍清扫得洁净无苔,花木培植得井然有序,岂不是衬托着湖阴先生高雅爱美的生活趣味?门前溪水对和田的殷勤护卫,远处青山对主人的慷慨馈赠,不也反映着湖阴生活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吗? 当然,描写环境景物,赞美环境景物,赞美主人品格,归根结底还是抒写诗人自己的思想情操,表达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5.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诗句)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湖阴先生:指杨德逢,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

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2、护田:保护园田。

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将:携带。

绿:指水色。 3、排闼:推开门。

闼:宫中小门。据《汉书·樊哙传》记载,汉高祖刘邦病卧禁中,下令不准群臣进见,但樊哙排闼直入,闯进刘邦卧室。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解说]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明先生家屋壁上的。

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赏析] 这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首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作者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

“静”即净。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

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

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在这里,平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

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这样,“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

“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著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

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

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

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

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

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

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在修辞技巧上,三四两句也堪作范例。“护田”和“排闼”的典故都出自《汉书》,是严格的“史对史”、“汉人语”对“汉人语”,可见诗律极为工细精严。

但读来自然天成,全似未尝着力准确地说,由于诗人将典故融化在诗句中,我们只觉得他采用了拟人手法,而不感到是在“用事”。“用事”而不使人觉,这正是其成功之处。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 回答者:llm660 - 举人 五级 9-30 16:40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作品:书湖阳先生壁 内容: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明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

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

6. 书胡阳先生壁古诗

是书湖阴先生壁吧

书湖阴先生①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释

①:湖阴先生:名杨德逢,为王安石寓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

②:排闼:推开门。

简析

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宁,心绪趋于平静,吟诗学佛,创作了许多写景抒情的绝句,为人称誉。黄庭坚评曰:“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五)。曾季狸《艇斋诗话》亦云:“荆公绝句妙天下”,“绝句之妙,唐则杜牧之,本朝则荆公,此二人而已”。《书湖阴先生壁》共二首,这首非常有特色,大多数文学史都提到它。 湖阴先生是杨德逢的别号,王安石的邻居。这首小诗写出湖阴先生住处的特点,写出一个清幽雅洁的意境,用笔精妙。茅草房檐下,因为主人经常清扫而没有苔藓,显得干净,整个小院则很宁静。请留意,诗人说的是“静无苔”,而不是“净无苔”,这里,“静”与“净”侧重修饰的对象不同,前者一比后者包含的意思更加丰富。因为“净”是修饰茅檐下的石头的,只表明一层干净清洁的意思,而“静”则是修饰了整个环境,写出一种气氛。况且,既说了“长扫”,有补言“无苔”,洁净这个意思已经表达清楚,再加一“净”字就没有必要了。第二句写花木长得很好,整治成畦,全是主任自己亲手栽种的。这两句从小处落笔,写湖阴先生的住处景物,在描写茅檐无苔,花木成畦这些外在景物的同时,也摹写出主人的内在性情。这是一位心境安闲、雅好整洁的人物。 后面两句从大处落笔,写湖阴先生的居处环境:“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带流水护卫着田地,环 绕着绿色的农作物;两座山峰面对着房屋,仿佛要推开门,给主人送上满山的青翠。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 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措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这就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本来水是环绕着绿色的农作物,但诗人没说具体的植物,而是用植物的色彩来代替,说“将绿绕”,环绕着绿意;青色,也是虚的,是没法送的,诗人却说山要“送青来”,这就化实为虚,诗意盎然。事实是湖阴先生的房屋与山距离很近,主人开了门,就会看见青苍的山峰。可如果写成开门见青山,那就全无诗味了,诗人换了个说法,从对面落笔,让山做了主语,化静为动,顿成佳句,这真是巧思妙想,令人拍案叫绝。后两句写得这么好,并非完全出自诗人的独创,而是有所借鉴。据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载,五代沈彬有诗句云:“地隈一水巡城转,天约群山附郭来”,王安石的诗句是摹仿沈诗而成。两相比较,沈诗大为逊色,干枯乏味,与王句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王安石巧于点化,出于蓝而远胜于蓝,因而对他的这两句诗,人们非常熟悉,津津乐道,至于沈诗则鲜有人知。

想收到100首表示送别的古典诗词

1.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

关于折柳送别飞诗: 1、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⑤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2、杨巨源《赋得灞岸柳留别郑员外》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3、戴叔伦《赋得长亭柳》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4、刘禹锡《杨柳枝》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5、周德华《杨柳枝》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6、李白 《劳劳亭 》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7、罗隐《柳》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8、周邦彦《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9、柳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0、欧阳修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1、白居易 《杨柳枝词八首》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12、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3、杜牧 《柳长句》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14、王之涣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15、裴说 柳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16、柳氏 答韩翃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17、岑参 送怀州吴别驾 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 春流饮去马,暮雨湿行装。

驿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 覃怀人总喜,别驾得王祥。

18、戴叔伦 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19、刘禹锡 别苏州二首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20、戎昱 征人归乡 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 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21、张籍 忆远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22、白居易 杨柳枝词八首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23、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4、杜牧 柳长句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25、白居易 三月二十八日赠周判官 一春惆怅残三日,醉问周郎忆得无。

柳絮送人莺劝酒,去年今日别东都。 26、孟郊 南浦篇 南浦桃花亚水红,水边柳絮由春风。

鸟鸣喈喈烟蒙蒙,自从远送对悲翁。 此翁已与少年别,唯忆深山深谷中。

27、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8、雍陶 题情尽桥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29、许浑 重别(时诸妓同饯) 泪沿红粉湿罗巾,重系兰舟劝酒频。 留却一枝河畔柳,明朝犹有远行人。

30、李商隐 关门柳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31、沈彬 都门送别 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 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首诗最美。

出自《诗经·小雅》。

2.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

折柳送别”的文化内涵一、“折柳”之深情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习俗、时尚存在的普遍性。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如周邦彦词中提到的“隋堤”,还有下文的“霸陵”(附近有霸桥)即是。

送别时不仅折柳相送,饯行饮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时还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现成的,几乎当时有点文化的人都可随口唱出;诗人们当然更要吟诗赋词以相赠。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与“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相关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观。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03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的就是这首诗。)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就是柳絮。

苏轼有《杨花词》)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诗词中不仅写“折柳送别”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

如“柳丝”、“柳枝”、“柳阴”、“柳色”、“烟柳”“柳绵”(又可说成是“柳花”、“杨花”、“柳絮”)、“杨柳”、“折杨柳”、“杨柳春”、“杨柳依依”等等。“折柳”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妓聂胜琼。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

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李不得不怅然离去。

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

李只得以实相告。李夫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高兴。

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迎娶聂胜琼。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二、“折柳”之缘由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

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

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

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我以为,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

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把《渭城曲》中“客舍依依杨柳春”改为“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以为不妥。

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三、“折柳”之乐曲“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所以,古诗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联系在一起,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与之相关的乐曲有这样三首:一是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有一首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还有前面提到的《春夜洛城闻笛》,这两首诗中所言“闻折柳”,都应该是《折杨柳枝》这支曲子。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

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阮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称为《阳关三叠》。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

三是唐朝的《杨柳枝词》。是唐教坊曲名,作者。

3. 描写折柳送别的古诗诗句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刘禹锡《杨柳枝词》:“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梁元帝萧绎《折杨柳》)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4. 折柳送别的诗句 古诗的古诗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

1、气暄动思心,柳青起春怀。——鲍照《三日诗》

2、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

3、幽幽桂叶落,驰道柳条长。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顾野王《芳树》

4、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歌》

5、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6、杨柳成歌曲,蒲桃学绣文。——北周庾信《奉和赵西东路春诗》

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8、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9、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10、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梁简文帝萧纲《春日诗》

11、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12、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隋炀帝杨广《四时歌·东宫春》

13、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梁元帝萧绎《折杨柳》

14、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朝无名氏《送别》

15、曲成攀折处,唯有怨别离。——岑之敬《折杨柳》

16、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

17、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18、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19、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20、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

2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3、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2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5、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5. 关于折柳送别的古诗句

折柳送别这其中的杨柳是代指两种事物。一种就是真正的塞外杨柳树,还有一种就是折柳曲。暗示戍守边关将士思乡的心态。

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

后人用折柳隐晦离愁之情,也有暗示思乡之情的,“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刘禹锡《杨柳枝词》:“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6. 折柳送别的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雨雪霏霏-------《诗经》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刘禹锡《杨柳枝词》:“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7. 关于折柳送别的古诗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刘禹锡《杨柳枝词》:“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梁元帝萧绎《折杨柳》)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 杨柳成歌曲,蒲桃学绣文(北周庾信《奉和赵西东路春诗》)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朝无名氏《送别》)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幽幽桂叶落,驰道柳条长。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顾野王《芳树》)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8. 求”折柳送别”的诗句啊

折柳送别”的文化内涵 一、“折柳”之深情 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习俗、时尚存在的普遍性。 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如周邦彦词中提到的“隋堤”,还有下文的“霸陵”(附近有霸桥)即是。

送别时不仅折柳相送,饯行饮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时还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现成的,几乎当时有点文化的人都可随口唱出;诗人们当然更要吟诗赋词以相赠。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与“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相关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观。

如: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03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的就是这首诗。)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就是柳絮。

苏轼有《杨花词》)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诗词中不仅写“折柳送别”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

如“柳丝”、“柳枝”、“柳阴”、“柳色”、“烟柳”“柳绵”(又可说成是“柳花”、“杨花”、“柳絮”)、“杨柳”、“折杨柳”、“杨柳春”、“杨柳依依”等等。 “折柳”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妓聂胜琼。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

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李不得不怅然离去。

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

李只得以实相告。李夫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高兴。

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迎娶聂胜琼。 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二、“折柳”之缘由 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 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

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

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

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我以为,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

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把《渭城曲》中“客舍依依杨柳春”改为“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以为不妥。

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 三、“折柳”之乐曲 “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所以,古诗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联系在一起,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与之相关的乐曲有这样三首: 一是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有一首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还有前面提到的《春夜洛城闻笛》,这两首诗中所言“闻折柳”,都应该是《折杨柳枝》这支曲子。 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

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阮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称为《阳关三叠》。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

三是唐朝的《杨柳枝词》。是唐教坊。

谁知道关于桂林山水的诗词

晚上回家给你。

陈子良 送别 落叶聚还散,征禽去不归。以我穷途泣,沾君出塞衣。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骆宾王 送别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卢僎 临川送别 秋郊日半隐,野树烟初映。风水正萧条,那甚动离咏。

王维 送别(一作山中送别,一作送友)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韦应物 答王卿送别 去马嘶春草,归人立夕阳。元知数日别,要使两情伤。

王之涣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白居易 莫走柳条词送别 南陌伤心别,东风满把春。莫欺杨柳弱,劝酒胜于人。

贾岛 送别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

王勃 秋江送别二首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王勃 秋江送别二首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王维 齐州送祖二(一作送别) 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沈宇 武阳送别 菊黄芦白雁初飞,羌笛胡笳泪满衣。送君肠断秋江水,一去东流何日归。

独孤及 李张皇甫阎权等数公并有送别之作见寄因答 洞庭正波苹叶衰,岂是秦吴远别时。谢君箧中绮端赠,何以报之长相思。

独孤及 送别荆南张判官 輶车骆马往从谁,梦浦兰台日更迟。欲识桃花最多处,前程问取武陵儿。

郎士元 送别 穆陵关上秋云起,安陆城边远行子。薄暮寒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

皇甫冉 鲁山送别(一作刘长卿诗) 凄凄游子若飘蓬,明月清樽只暂同。南望千山如黛色,愁君客路在其中。

刘方平 送别 华亭霁色满今朝,云里樯竿去转遥。莫怪山前深复浅,清淮一日两回潮。

王之涣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柳中庸 河阳桥送别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杨凭 送别 江岸梅花雪不如,看君驿驭向南徐。相闻不必因来雁,云里飞輧落素书。

杨凝 送别 春愁不尽别愁来,旧泪犹长新泪催。相思倘寄相思字,君到扬州扬子回。

杨凝 送别 仙花笑尽石门中,石室重重掩绿空。暂下云峰能几日,却回烟驾驭春风。

刘商 送别 灞岸青门有弊庐,昨来闻道半丘墟。陌头空送长安使,旧里无人可寄书。

陈翊 送别萧二 橘花香覆白苹洲,江引轻帆入远游。千里云天风雨夕,忆君不敢再登楼。

白居易 龙门送别皇甫泽州赴任、韦山人南游 隼旟归洛知何日,鹤驾还嵩莫过春。惆怅香山云水冷,明朝便是独游人。

陆畅 成都送别费冠卿 红椒花落桂花开,万里同游俱未回。莫厌客中频送客,思乡独上望乡台。

许浑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韩琮 暮春浐水送别(一作暮春送客)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贾岛 送别 门外便伸千里别,无车不得到河梁。高楼直上百馀尺,今日为君南望长。

沈彬 都门送别 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朱晦 秋日送别 荒郊古陌时时断,野水浮云处处秋。唯有河边衰柳树,蝉声相送到扬州。

鱼玄机 送别 秦楼几夜惬心期,不料仙郎有别离。睡觉莫言云去处,残灯一盏野蛾飞。

鱼玄机 送别 水柔逐器知难定,云出无心肯再归。惆怅春风楚江暮,鸳鸯一只失群飞。

皎然 送别 闻说情人怨别情,霜天淅沥在寒城。长宵漫漫角声发,禅子无心恨亦生。

李峤 又送别 岐路方为客,芳尊暂解颜。人随转蓬去,春伴落梅还。白云度汾水,黄河绕晋关。离心不可问,宿昔鬓成斑。

王维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权德舆 送别同用阔字(三韵) 耿耿离念繁,萧萧凉叶脱。缁尘素衣敝,风露秋江阔。想得读书窗,岩花对巾褐。

卢照邻 大剑送别刘右史 金碧禺山远,关梁蜀道难。相逢属晚岁,相送动征鞍。地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倘遇忠孝所,为道忆长安。

李百药 送别 眷言一杯酒,凄怆起离忧。夜花飘露气,暗水急还流。雁行遥上月,虫声迥映秋。明日河梁上,谁与论仙舟。

张九龄 通化门外送别 屡别容华改,长愁意绪微。义将私爱隔,情与故人归。薄宦无时赏,劳生有事机。离魂今夕梦,先绕旧林飞。

骆宾王 秋日送别 寂寥心事晚,摇落岁时秋。共此伤年发,相看惜去留。当歌应破涕,哀命返穷愁。别后能相忆,东陵有故侯。

韦述 广陵送别宋员外佐越郑舍人还京(一作张谔诗) 朱绂临秦望,皇华赴洛桥。文章南渡越,书奏北归朝。树入江云尽,城衔海月遥。秋风将客思,川上晚萧萧。

张谔 还京(一作广陵送别宋员外佐越郑舍人还京一作韦述诗) 朱绂临秦望,皇华赴洛桥。文章南渡越,书奏北归朝。树入江云尽,城衔海月遥。秋风将客思,川上晚萧萧。

储光羲 京口送别王四谊 江上枫林秋,江中秋水流。清晨惜分袂,秋日尚同舟。落潮洗鱼浦,倾荷枕驿楼。明年菊花熟,洛东泛觞游。

储光羲 洛阳东门送别 东城别故人,腊月迟芳辰。不惜孤舟去,其如两地春。花明洛阳苑,水绿小平津。是日不相见,莺声徒自新。

储光羲 洛桥送别 河桥送客舟,河水正安流。远见轻桡动,遥怜故国游。海禽逢早雁,江月值新秋。一听南津曲,分明散别愁。

储光羲 陇头水送别 相送陇山头,东西陇水流。从来心胆盛,今日为君愁。暗雪迷征路,寒云隐戍楼。唯馀旌旆影,相逐去悠悠。

李白 渡荆门送别 流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连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 送别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李白 送别得书字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韦应物 送别覃孝廉 思亲自当去,不第未蹉跎。家住青山下,门前芳草多。秭归通远徼,巫峡注惊波。州举年年事,还期复几何。

郎士元 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一作送别钱起,又作送友人别) 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共是悲秋客,那知此路分。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陶令门前菊,馀花可赠君。

戴叔伦 送别钱起 阳关多古调,无奈醉中闻。归梦吴山远,离情楚水分。孤舟经暮雨,征路入秋云。后夜同明月,山窗定忆君。

杨凝 送别 樽酒邮亭暮,云帆驿使归。野鸥寒不起,川雨冻难飞。吴会家移遍,轩辕梦去稀。姓杨皆足泪,非是强沾衣。

李端 送别驾赴晋陵即舍人叔之兄 诸宗称叔父,从子亦光辉。谢脁中书直,王祥别乘归。江帆冲雨上,海树隔潮微。南阮贫无酒,唯将泪湿衣。

刘商 赋得月下闻蛩送别 物候改秋节,炎凉此夕分。暗虫声遍草,明月夜无云。清迥檐外见,凄其篱下闻。感时兼惜别,羁思自纷纷。

皇甫松 江上送别 祖席驻征棹,开帆候信潮。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船去鸥飞阁,人归尘上桥。别离惆怅泪,江路湿红蕉。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薛能 关中送别 一行千里外,几事寸心间。才子贫堪叹,男儿别是闲。黄河淹华岳,白日照潼关。若值乡人问,终军贱不还。

李咸用 送别 别意说难尽,离杯深莫辞。长歌终此席,一笑又何时。棹入寒潭急,帆当落照迟。远书如不寄,无以慰相思。

张蠙 边庭送别 一生虽达理,远别亦相悲。白发无修处,青松有老时。暮烟传戍起,寒日隔沙垂。若是长安去,何难定后期。

灵一 送别 凭高莫送远,看欲断归心。别恨啼猿苦,相思流水深。翠云南涧影,丹桂晚山阴。若未来双鹄,辽城何更寻。

顾况 送别日晚歌 日窅窅兮下山,望佳人兮不还。花落兮屋上,草生兮阶间。日日兮春风,芳菲兮欲歇。老不可兮更少,君何为兮轻别。

李益 赋得早燕送别 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梁空绕不息,檐寒窥欲遍。今至随红萼,昔还悲素扇。一别与秋鸿,差池讵相见。

李白 送别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王维 双黄鹄歌送别(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天路来兮双黄鹄,云上飞兮水上宿,抚翼和鸣整羽族。不得已,忽分飞,家在玉京朝紫微,主人临水送将归。悲笳嘹唳垂舞衣,宾欲散兮复相依。几往返兮极浦,尚裴回兮落晖。岸上火兮相迎,将夜入兮边城。鞍马归兮佳人散,怅离忧兮独含情。

李白 凤吹笙曲(一作凤笙篇送别)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此时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李白 赤壁歌送别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高适 送别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朱放 江上送别 浦边新见柳摇时,北客相逢只自悲。惆怅空知思后会,艰难不敢料前期。行看汉月愁征战,共折江花怨别离。向夕孤城分首处,寂寥横笛为君吹。

姚合 送别友人(一作别友人山居) 独向山中觅紫芝,山人勾引住多时。摘花浸酒春愁尽,烧竹煎茶夜卧迟。泉落林梢多碎滴,松生石底足旁枝。明朝却欲归城市,问我来期总不知。

杜牧 送别 溪边杨柳色参差,攀折年年赠别离。一片风帆望已极,三湘烟水返何时。多缘去棹将愁远,犹倚危亭欲下迟。莫殢酒杯闲过日,碧云深处是佳期。

许浑 送别 溪边杨柳色参差,攀折年年赠别离。一片风帆望已极,三湘烟水返何时。多缘去棹将愁远,犹倚危楼欲下迟。莫殢酒杯闲过日,碧云深处是佳期。

韩偓 江南送别 江南行止忽相逢,江馆棠梨叶正红。一笑共嗟成往事,半酣相顾似衰翁。关山月皎清风起,送别人归野渡空。大抵多情应易老,不堪岐路数西东。

陈子昂 送别出塞 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言登青云去,非此白头翁。胡兵屯塞下,汉骑属云中。君为白马将,腰佩騂角弓。单于不敢射,天子伫深功。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

马戴 答太原从军杨员外送别 君将海月佩,赠之光我行。见知言不浅,怀报意非轻。反照临岐思,中年未达情。河梁人送别,秋汉雁相鸣。衰柳摇边吹,寒云冒古城。西游还献赋,应许托平生。

李白 灞陵行送别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

李白 劳劳亭歌(在江宁县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一名临沧观) 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岑参 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孟郊 送别崔寅亮下第 天地唯一气,用之自偏颇。忧人成苦吟,达士为高歌。君子识不浅,桂枝忧更多。岁晏期攀折,时归且婆娑。素质如削玉,清词若倾河。虬龙未化时,鱼鳖同一波。去矣当自适,故乡饶薜萝。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一作送别)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李白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别) 放歌倚东楼,行子期晓发。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

韩翃 送别郑明府 长头大鼻鬓如雪,早岁连兵剑锋折。千金尽去无斗储,双袖破来空百结。独恋郊扉已十春,高阳酒徒连此身。路傍谁识郑公子,谷口应知汉逸人。儿女相悲探井臼,前功岂在他人后。劝君不得学渊明,且策驴车辞五柳。

孟郊 送无怀道士游富春山水(一作送别吴逸士归山) 造化绝高处,富春独多观。山浓翠滴洒,水折珠摧残。溪镜不隐发,树衣长遇寒。风猿虚空飞,月狖叫啸酸。信此神仙路,岂为时俗安。煮金阴阳火,囚怪星宿坛。花发我未识,玉生忽丛攒。蓬莱浮荡漾,非道相从难。

白居易 履信池樱桃岛上醉后走笔送别舒员外兼…李卿考功崔郎中 樱桃岛前春,去春花万枝。忽忆与宗卿闲饮日,又忆与考功狂醉时。岁晚无花空有叶,风吹满地乾重叠。蹋叶悲秋复忆春,池边树下重殷勤。今朝一酌临寒水,此地三回别故人。樱桃花,来春千万朵,来春共谁花下坐。不论崔李上青云,明日舒三亦抛我。

李端 折杨柳(一作折杨柳送别) 东城攀柳叶,柳叶低着草。少壮莫轻年,轻年有衰老。柳发遍川冈,登高堪断肠。雨烟轻漠漠,何树近君乡。赠君折杨柳,颜色岂能久。上客莫沾巾,佳人正回首。新柳送君行,古柳伤君情。突兀临荒渡,婆娑出旧营。隋家两岸尽,陶宅五株荣。日暮偏愁望,春山有鸟声。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

权德舆 送别沅泛 念尔强学殖,非贯早从师。温温禀义方,慥慥习书诗。计偕来上国,宴喜方怡怡。经术既修明,艺文亦葳蕤。伊予谅无取,琐质荷洪慈。偶来贰仪曹,量力何可支。废业固相受,避嫌诚自私。徇吾刺促心,婉尔康庄姿。古人贵直道,内讼乖坦夷。用兹处大官,无乃玷清时。羸车出门去,怅望交涕洟。琢磨贵分阴,岁月若飙驰。千里起足下,丰年系镃。苟令志气坚,伫见缨佩随。斑斓五彩服,前路春物熙。旧游忆江南,环堵留蓬茨。湖水白于练,莼羹细若丝。别来十三年,梦寐时见之。宠荣忽逾量,荏苒不自知。晨兴愧华簪,止足为灵龟。遐路各自爱,大来行可期。青冥在目前,努力调羽仪。

张先 江南柳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斜照後,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万俟咏 春草碧*番枪子 又随芳绪生,看翠霁连空,愁遍征路。东风里,谁望断西塞,恨迷南浦。天涯地角,意不尽、消沈万古。曾是送别长亭下,细绿暗烟雨。何处。乱红铺绣茵,有醉眠荡子,拾翠游女。王孙远,柳外共残照,断云无语。池塘梦生,谢公後、还能继否。独上画楼,春山暝、雁飞去。

朱雍 玉女摇仙佩 灰飞嶰谷,佩解江干,庾岭寒轻梅瘦。水面吞蟾,山光暗斗。物色盈枝依旧。凭暖危阑久。有清香旖旎,却沾襟袖。赋情*、窥人艳冷,更是殷勤,忍重回首。谁知道,春归院落,缤纷雪飞鸳甃。须谢化机爱惜,碎璧铺酥,肯把飞英**。念念瑶珂,乘飙烟浦,送别犹携纤手。馥郁盈芳酒。临妆罢、一点眉峰伤皱。又只恐、*收梦断,管凄风怨,晓催银漏。残金兽。参横月堕归时候。

戴复古 木兰花慢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著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吴文英 浪淘沙慢 梦仙到、吹笙路杳,度巘云滑。溪谷冰绡未裂。金铺昼锁乍掣。见竹静、梅深春海阔。有新燕、帘底低说。念汉履无声跨鲸远,年年谢桥月。曲折。折画阑尽日凭热。半蜃起玲珑楼阁畔,缥缈鸿去绝。飞絮扬东风,天外歌阕。睡红醉缬。还是催、寒食看花时节。花下苍苔盛罗袜。银烛短、漏壶易竭。料池柳、不攀春送别。倩玉兔、别捣秋香,更醉蹋、千山冷翠飞晴雪。

邓剡 疏影 瑶尊蘸翠。短长亭送别,风恋晴袂。腊树迎春,一路清寒,能消几日羁思。霜华不惜阳关柳,悄莫系、行人嘶骑。对梅花、一笑分携,胜约别来相寄。人物仙蓬妙韵,瑞鸾敛迅翼,聊憩香枳。见说使君,好语先传,付与芙蓉清致。客来欲问荆州事,但细语、岳阳楼记。梦故人、剪烛西窗,已隔洞庭烟水。

关于秋生的诗句

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 学习帮助

解析:

桂林山水歌----贺敬之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梦境呵,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呵,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招手相问老人山,

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

室珠久等叩门声……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

绿水白帆红旗来!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请看穿山明镜里——

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桂林山水入襟,

此景此情战士的心——

江山多娇人多情,

使我白发永不生!

对此江山人自豪,

使我青春永不老!

七星岩去赴神仙会,

招呼刘三姐呵打从天上回……

人间天上大路开,

要唱新歌随我来!

三姐的山歌十万八千箩,

战士呵,指点江山唱祖国……

红旗万梭织锦绣,

海北天南一望收!

塞外的风沙呵黄河的浪,

春光万里到故乡。

红旗下:少年英雄遍地生——

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意满怀呵,情满胸,

恰似漓江春水浓!

呵!汗雨挥洒彩笔画:

桂林山水——满天下!……

1959年7月,旧稿

1961年8月,整理

(选自《贺敬之诗选》,山乐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桂林山水歌》作者贺敬之,1924年生,山东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已出版《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回答今日的世界》等诗集。贺敬之作为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向以“量少质精”著称于世。诗作善于把握和表现重大题材,具有雄浑豪放的气势和浓烈的时代精神。《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长篇政治抒情诗,以其火样的 *** 和阶梯的形式名扬我国诗坛;《回延安》、《三门峡歌》等意境、音韵精美的抒情短章,亦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桂林山水甲天下”-----宋.王正功

“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 ----当代军事家、政治家、诗人陈毅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唐.杜甫

“李成不生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宋.黄庭坚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近代爱国诗人误迈。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清.袁枚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于流”

“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

----唐代诗人沈彬

“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

----宋.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

“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绕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

----明.孔镛《象鼻山》

“重峦叠峰瞰江流,空明一径通人游”,明.周进隆《再题叠彩山》诗,道出了木龙洞的特点。

“城边一峰拔地起。嵯峨俯瞰漓江水。江流到此忽一折,百道滩声咽江底”

-----------清代诗人张联桂题咏伏波山的诗句。

“自古山如画,而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清.徐沄《画山》

杨堤春景

杜为晃

春暖杨堤景万千,如诗如画自天然。

霞光映水铺含浪,飞瀑洒珠饰紫烟。

翠竹垂杨啼鸟乐,新村老寨笑声喧。

陶潜可在桃源住①,一抹红云落满田。

注释:①杨堤乡境漓江边有上桃源村、下桃源村,环境极佳.

船 过 杨 堤

帅立功

船过杨堤异境开,峰回江转胜蓬莱。

绿洲晓雾拂人面,修竹白鹭掠水来。

半边渡感怀

沈明燧

渡来渡去只半边,不禁油然忆少年。

自问平生辛苦甚,谁人由我度成仙。

半 边 渡

陈荣夏

峭壁危崖渡半边,深潭隔断绿扬烟。

群峰倒影游鱼戏,佳境清幽似画妍。

漓江半边渡

钟家佐

路断悬崖渡半边,崖前歌酒过游船。

游人争看此中景,谁识古今忧乐篇!

半 边 渡

李寿平

千尺峭壁入云天,一水三村渡半边①。

沽酒渔翁划小艇,隔江呼友醉桃源②。

注释:①半边渡为漓江名胜,滨江路断,同一岸往

来亦*渡船。②半边渡下游为桃源村。

九马画山

贺敬之

1986.10

又来九马画山前,雨过犹惊指鹿年。

迷雾再遮诚可虑,经有万目识真颜。

画 山 三 首(选二)

宋·邹 浩

其 一

几年密与画山邻,今日归航驻水滨。

天亦有心酬我愿, 云收雾日光新。

其 二

扫成屏障几千春,洗雨吹风转更明。

应是天公醉时笔,重重粉墨尚纵横。

注释:①天公即有作天工。

画山杂兴

林半觉

扁舟夜泊画山村,三五人家点点星。

树影欹斜江水静,渔灯隐约晚烟轻。

千寻峭壁图难绘,百丈寒潭舸影横。

远浦一声传 乃,峰头银汉玉盘清。

画山九马

张佑民

谁将神骏放斯山?吐雾吞云气不凡。

万里风云酬壮志,一江烟雨度华年。

曾随名将征南北,也共天兵驻汉关。

伏枥欣逢新日月,萧萧岩上送千帆。

画 山 歌

宋·沈守敬

嘉陵山水大同壁, 道元画手惊无敌①,

小李将军数月功②, 穷形尽相将无同。

可知有山即有画, 万丈云峰尺绡挂。

亦知无画先有山, 不然幻迹何以传人间。

粤西名胜世罕匹, 就中画山推第一。

离奇变化本天成, 不信五丁有神求③。

居人为言山九峰, 峰峰绘出青芙蓉。

上插云霄下拔地, 高飞聿鹘蟠螭龙④。

奇踪怪状不可说, 自来 履无能从。

余今携舟适亭午⑤, 为穷目力留匆匆。

吴李当年及见无, 正恐朱墨难为摹。

予诗为写一幅云山缥缈图。

注释:①道元,即道玄,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别名。天宝年间,玄宗忽思蜀道嘉陵山水,遂令吴道子于大同殿画嘉陵江山水三百里,一日而成。②小李将军:唐代大画家李思训之子,名昭道,一门善丹青,时人称大、小李将军。昭道所画金碧山水更胜其父。③五丁:古代传说中的力士。④聿鹘:形容鸟飞轻疾貌。鹘,鸟名。螭龙:传说中无角的龙子。亦指雌龙。⑤亭午:正午。

画山

明·唐暄

桂阳江山石凌空, 谁作丹青画本工。

涧树参差青磴影①, 岩花磊落碧云丛。

神仙洞府无凡近, 城市山林自郁葱。

倚棹中流更回望, 居然海上看瀛蓬②。

注释:①青磴:长满植物的石阶。②瀛蓬:瀛州。蓬莱,指传说中的仙山。

画山

清·关为寅

谁将偌大如橼笔,染却青山成五色。

夜泊轻桡近画边,下瞰澄潭深百尺。

此时山月初欲上,瞳胧微放东山碧。

正如暗室未张灯,见?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99ff99'>的驯绾谟氚住?BR>半夜长空天风寒,疏星朗朗月团团。

关家米家都不似,一幅混沌成大观。

画中着我后著君,颊上三毫更传神。

九马画山

林锴

(三首选一)

拦江一嶂九龙胎,造化丹青众妙该。

蹀 蹄声云外听①,斓斑梦影日边来。

风鬃雾 谁能数?墨晕山皴究费猜。

不为年来昏望眼,老夫差少状元才②。

本篇选自《苔纹集》。

注释:①蹀 (dié、xiè)小步行走。②当地民谣:"看马郎,看马郎 ,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见九匹状元郎"。

舟过画山

清·王维新

一帧高挂在荒陬①,直作屏风付卧游。

仙洞云深朝泼墨, 沧江虹贯夜浮舟。

巨灵小试丹青手②,皇古先开逸妙流③。

诸本倪黄皆可弃④,此山大笔足千秋。

愿相亲相爱一辈子的诗句

1.描写秋生的诗句

山行

(唐)杜牡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出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风(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悯农(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描写秋声的诗句

白居易 杂曲歌辞·小曲新词 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

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 苏颋 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

任君芦苇岸,终夜动秋声。 白居易 早秋独夜 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

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 白居易 小曲新词二首 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

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 刘言史 立秋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殷尧藩 江行二首 暝色沧州迥,秋声玉峡长。

只因江上月,不觉过浔阳。 皮日休 和鲁望风人诗三首 江上秋声起,从来浪得名。

逆风犹挂席,若不会凡情。 钱珝 江行无题一百首 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

人居芦苇岸,终夜动秋声。 薛能 杂曲歌辞·杨柳枝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刘禹锡 登清晖楼 浔阳江色潮添满,彭蠡秋声雁送来。

南望庐山千万仞,共夸新出栋梁材。 白居易 旧房 远壁秋声虫络丝,入檐新影月低眉。

床帷半故帘旌断,仍是初寒欲夜时。 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薛能 折杨柳十首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崔橹 华清宫三首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

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 曹邺 听刘尊师弹琴 曾于清海独闻蝉,又向空庭夜听泉。

不似斋堂人静处,秋声长在七条弦。 高蟾 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李中 对竹 懒穿幽径冲鸣鸟,忍踏清阴损翠苔。

不似闭门欹枕听,秋声如雨入轩来。 沈彬 句 松欹晚影离坛草,钟撼秋声入殿风。

(《潘天锡同题古观》,《郡阁雅谈》) 齐己 寻阳道中作 秋声连岳树,草色遍汀洲。多事时为客,无人处上楼。

云疏片雨歇,野阔九江流。欲向南朝去,诗僧有惠休。

丁仙芝 渡扬子江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畔明。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风叶下,淅沥度秋声。

韩翃 题苏许公林亭(一作钱起诗) 平津东阁在,别是竹林期。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门随深巷静,窗过远钟迟。客舍苔生处,依依又赋诗。

令狐楚 九日言怀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皎然 送崔判官还扬子 轻传祗远役,依依下姑亭。秋声满杨柳,暮色绕郊垧。

烟水摇归思,山当楚驿青。 元稹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左拾遗时作) 七月悲风起,凄凉万国人。

羽仪经巷内,輼转城闉。暝色依陵早,秋声入辂新。

自嗟同草木,不识永贞春。 祖咏 过郑曲 路向荣川谷,晴来望尽通。

细烟生水上,圆月在舟中。岸势迷行客,秋声乱草虫。

旅怀劳自慰,淅淅有凉风。 李颀 望秦川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3.关于秋声的诗句

关于秋声的诗句:

白居易 杂曲歌辞·小曲新词 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

苏颋 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任君芦苇岸,终夜动秋声.

白居易 早秋独夜 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

白居易 小曲新词二首 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

刘言史 立秋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殷尧藩 江行二首 暝色沧州迥,秋声玉峡长.只因江上月,不觉过浔阳.

皮日休 和鲁望风人诗三首 江上秋声起,从来浪得名.逆风犹挂席,若不会凡情

钱珝 江行无题一百首 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人居芦苇岸,终夜动秋声.

薛能 杂曲歌辞·杨柳枝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刘禹锡 登清晖楼 浔阳江色潮添满,彭蠡秋声雁送来.南望庐山千万仞,共夸新出栋梁材.

白居易 旧房 远壁秋声虫络丝,入檐新影月低眉.床帷半故帘旌断,仍是初寒欲夜时.

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薛能 折杨柳十首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崔橹 华清宫三首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

曹邺 听刘尊师弹琴 曾于清海独闻蝉,又向空庭夜听泉.不似斋堂人静处,秋声长在七条弦.

杂曲歌辞·小曲新词 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

苏颋 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任君芦苇岸,终夜动秋声.

白居易 早秋独夜 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

白居易 小曲新词二首 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

刘言史 立秋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殷尧藩 江行二首 暝色沧州迥,秋声玉峡长.只因江上月,不觉过浔阳.

皮日休 和鲁望风人诗三首 江上秋声起,从来浪得名.逆风犹挂席,若不会凡情

钱珝 江行无题一百首 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人居芦苇岸,终夜动秋声.

薛能 杂曲歌辞·杨柳枝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刘禹锡 登清晖楼 浔阳江色潮添满,彭蠡秋声雁送来.南望庐山千万仞,共夸新出栋梁材.

白居易 旧房 远壁秋声虫络丝,入檐新影月低眉.床帷半故帘旌断,仍是初寒欲夜时.

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薛能 折杨柳十首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崔橹 华清宫三首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

曹邺 听刘尊师弹琴 曾于清海独闻蝉,又向空庭夜听泉.不似斋堂人静处,秋声长在七条弦.

4.有关写秋声,秋色,秋思的诗句

秋声 白居易 杂曲歌辞·小曲新词 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

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 苏颋 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

任君芦苇岸,终夜动秋声。 白居易 早秋独夜 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

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 白居易 小曲新词二首 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

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 刘言史 立秋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殷尧藩 江行二首 暝色沧州迥,秋声玉峡长。

只因江上月,不觉过浔阳。 皮日休 和鲁望风人诗三首 江上秋声起,从来浪得名。

逆风犹挂席,若不会凡情。 钱珝 江行无题一百首 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

人居芦苇岸,终夜动秋声。 薛能 杂曲歌辞·杨柳枝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刘禹锡 登清晖楼 浔阳江色潮添满,彭蠡秋声雁送来。

南望庐山千万仞,共夸新出栋梁材。 白居易 旧房 远壁秋声虫络丝,入檐新影月低眉。

床帷半故帘旌断,仍是初寒欲夜时。 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薛能 折杨柳十首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崔橹 华清宫三首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

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 曹邺 听刘尊师弹琴 曾于清海独闻蝉,又向空庭夜听泉。

不似斋堂人静处,秋声长在七条弦。 高蟾 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李中 对竹 懒穿幽径冲鸣鸟,忍踏清阴损翠苔。

不似闭门欹枕听,秋声如雨入轩来。 沈彬 句 松欹晚影离坛草,钟撼秋声入殿风。

(《潘天锡同题古观》,《郡阁雅谈》) 齐己 寻阳道中作 秋声连岳树,草色遍汀洲。多事时为客,无人处上楼。

云疏片雨歇,野阔九江流。欲向南朝去,诗僧有惠休。

丁仙芝 渡扬子江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畔明。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风叶下,淅沥度秋声。

韩翃 题苏许公林亭(一作钱起诗) 平津东阁在,别是竹林期。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门随深巷静,窗过远钟迟。客舍苔生处,依依又赋诗。

令狐楚 九日言怀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皎然 送崔判官还扬子 轻传祗远役,依依下姑亭。秋声满杨柳,暮色绕郊垧。

烟水摇归思,山当楚驿青。 元稹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左拾遗时作) 七月悲风起,凄凉万国人。

羽仪经巷内,輼转城闉。暝色依陵早,秋声入辂新。

自嗟同草木,不识永贞春。 祖咏 过郑曲 路向荣川谷,晴来望尽通。

细烟生水上,圆月在舟中。岸势迷行客,秋声乱草虫。

旅怀劳自慰,淅淅有凉风。 李颀 望秦川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王昌龄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 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

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

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秋色 王维 辋川集·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杜甫 复愁十二首 江上亦秋色,火云终不移。

巫山犹锦树,南国且黄鹂。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水涵秋色静,云带夕阳高。

诗癖非吾病,何妨吮短毫。 司空曙 别张赞 今日山晴后,残蝉菊发时。

登楼见秋色,何处最相思。 杜牧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成彦雄 江上枫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

一叶落渔家,残阳带秋色。 湘驿女子 题玉泉溪 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湘中女子 驿楼诵诗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赵嘏 句 梁王旧馆已秋色,珠履少年轻绣衣。

(以上见《主客图》) 吴烛 相和歌辞·铜雀妓 秋色西陵满绿芜,繁弦急管强欢娱。长舒罗袖不成舞,却向风前承泪珠。

李嘉祐 杂曲歌辞·江上曲 苍梧秋色不堪论,千载依依帝子魂。君看峰上斑斑竹,尽是湘妃泣泪痕。

*** 杂曲歌辞·入破第一 千门今夜晓初晴,万里天河彻帝京。璨璨繁星驾秋色,棱棱霜气韵钟声。

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卢纶 天长久词 台殿云深秋色微,君王初赐六宫衣。楼船泛罢归犹早,行遣才人斗射飞。

王建 田侍郎归镇(一作上魏博田侍中八首) 踏著家乡马脚轻,暮山秋色眼前明。老人上酒齐头拜,得侍中来尽再生。

刘禹锡 台城怀古 清江悠悠王气沉,六朝遗事何处寻。宫墙隐嶙围野泽,鹳鶂夜鸣秋色深。

李涉 题招隐寺即戴颙旧宅 两崖古树千般色,一井寒泉数丈冰。欲问前朝戴居士,野烟秋色是丘陵。

雍陶 韦处士郊居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门外晚晴秋色老,。

5.关于秋露的诗句

暮江吟 白居易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葛溪驿 王安石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

长歌行 汉无名氏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题帻精舍 任翻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

前村月照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

独立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飘飖搏击便,容易往来游。

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

1. 关于愿的诗句

关于愿的诗句 1.诗名里带愿字的诗词有哪些

1、《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韵》宋·陈普 逾浃秋旸已望云,芭蕉一夜慰愁人。

阴阳各有时中处,不可相无似两轮。

2、《寄大愿和尚》唐·贯休 道朗居太山,达磨住熊耳。手擎清凉月,灵光溢天地。

尽骑金师子,去世。3、《寄岘山愿公三首》唐·齐己 形影更谁亲,应怀漆道人。

片言酬凿齿,半偈伏姚秦。榛莽池经烧,蒿莱。

4、《朱处士相与有山水之愿见送至南康作此以别之》唐·徐铉 怜君送我至南康,更忆梅花庾岭芳。多少仙山共游在,愿君百岁尚康强。

5、《王仪仲名其读书之所曰松林愿印一言》宋·陈杰 昔人读书松竹林,今之书林乃无竹。

有松无竹何不可,松亦元同借邻烛。

6、《到南昌呈宋愿父伯仲黄子鲁诸丈》宋·戴复古 一秋无便寄平安,新雁声声报早寒。昨夜检衣开故箧,去年家信把来看。

7、《报愿慧长老写师像求赞》宋·释正觉 水秋而清,月寒而明。

万机休罢,三际齐平。尘消却到法身住,幻起还从。

8、《次韵程愿二首》宋·许月卿 我家张许同生岁,果者尧时值圣明。丙子与君无贵者,甲辰惟我亦同庚。

9、《儒家子刘宗庆发披戴愿赠二绝句俾藉之以谒乐》宋·曾丰 走俗何如学步虚,出家犹欠护身符。

凭谁成就奇男子,径自归投大丈夫。

10、《述怀寄达邢太仆子愿先生二首》明·王一鸣 白简腾三府,黄州住二年。旱从新谷贷,寒想叠衣眠。

简出山川贵,深耕。11、《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隋·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

12、《雨中花·我有五重深深愿》宋·南宋无名 我有五重深深愿:第一愿、且图久远。二愿恰如雕梁双燕。

岁岁后、长相。13、《送孙愿》唐·郎士元 悠然富春客,忆与暮潮归。

擢第人多羡,如君独步稀。乱流江渡浅,远色。

14、《予平生愿学忠恕既以自勉亦告于人王牒正则闻》宋·周必大 中心为忠,如心为恕。勉强行之,道其殆庶。

15、《送周愿判官归岭南》唐·姚系 早蝉望秋鸣,夜琴怨离声。

眇然多异感,值子江山行。由来重义人,感激。

16、《渔家傲·深愿弘慈无缝罅》宋·寿涯禅师 深愿弘慈无缝罅。乘时走入众生界。

窈窕丰姿都没赛。提鱼卖。

堪笑马郎。17、《人月圆·连环宝瑟深深愿》宋·赵鼎 连环宝瑟深深愿,结尽一生愁。

人间天上,佳期胜赏,今夜中秋。雅歌妍。

18、《台头寺愿上人院古松下有小松,裁毫末新生,》唐·皇甫冉 细草亦全高,秋毫乍堪比。及至干霄日,何人复居此。

19、《楚州赠别周愿侍御》宋·陈存 漂泊楚水来,舍舟坐高馆。

途穷在中路,孤征慕前伴。风雨一留宿,关山。

20、《酬愿公雪中见寄》唐·卢仝 积雪三十日,车马路不通。贫病交亲绝,想忆唯愿公。

春鸠报春归,苦寒。21、《东林愿禅师院》唐·崔涂 与世渐无缘,身心独了然。

讲销林下日,腊长定中年。磬绝朝斋后,香焚。

22、《宿东林寺题愿公院》唐·杜荀鹤 古寺沈沈僧未眠,支颐将客说闲缘。一溪月色非尘世,满洞松声似雨天。

23、《忆江南·平生愿》唐·崔怀宝 平生愿,愿作乐中筝。

得近玉人纤手子,砑罗裙上放娇声。便死也为荣。

24、《愿成双·绣帘高卷沈烟细》元·元好问 绣帘高卷沈烟细。

燕堂深、玳筵初开。阶下芝兰劝金卮。

有多少、雍容和。25、《江城子 尘事鞅掌,每与愿违,缅怀山林萧散》金·段克己 九衢尘土*儒冠。

镜中看。失朱颜。

颠倒囊赀,欲买青山。剩种闲花多酿。

26、《临江仙·四愿弘深垂教纲》元·山主 四愿弘深垂教纲,心怀喜舍慈悲。爱河苦海度群迷。

水离生灭,彼岸订菩。27、《江城子 庚寅年,通仙观醮罢复徊,不遂本愿》元·尹志平 玉河别后出西山。

晓霜寒。过重关。

书疏相邀,须索赴清坛。度死超生虽。

28、《阳关词三首 赠张继愿》宋·苏轼 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南古战场。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29、《台上示吴愿》宋·王安石 细书妨老读,长簟惬昏眼。

取簟且一息,抛书还少年。

30、《勿愿寿》宋·吕南公 勿愿寿,寿不利贫只利富。君不见生平龌龊南邻翁,绮纨合杂歌鼓雄,子。

31、《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宋·苏辙 勉强冠裳四十余,同官早几亦山居。朝来过我三竿日,袖有幽僧数纸书。

32、《鲁直复以诗送茶云愿君饮此勿饮酒次韵》宋·晁补之 相茶真似石韫璧,至精那可皮肤识。

溪芽不给万口须,往往山毛俱入食。

33、《次韵程愿以十诗见示篇中多及故起居舍人程子》宋·晁公溯 故乡乔木莫知年,闻道端居似玉川。勿谓鲁侯吾不遇,试言卫政子奚先。

34、《私愿》宋·晁说之 胡尘未动朔云浮,行在多欢见小侯。

愿保三冬资我乐,更无一事使人愁。

35、《眉僧晓岑仆未之识也持钵求施既辞以贫则愿丐》宋·冯时行 门前剥啄遗儿应,客是平生不识僧。檀施咄嗟贫未可,词场驰逐老犹能。

36、《愿成四胜深心偈》宋·晃逈 豁然悟空,了然见性。

凝然不动,寂然无思。

37、《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此欧阳公酬杜正献告老》宋·姜特立 出仕虽无补,归耕宁买田。聊将报明主,庶不愧前贤。

38、《岳公来住涌泉愿为出化者十八人原上座因行袖》宋·李弥逊 屐声何土遣瞿昙,示病溪翁为扫庵。

檐葡香中一盂饭,不妨归去饱同参。

39。

2.关于希望的诗句

1、《龟虽寿》

两汉 曹操

原文: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2、《行路难(其一)》

唐代 李白

原文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3、《望岳》

唐代 杜甫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4、《登飞来峰》

宋代 王安石

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5、《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 龚自珍

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3.形容“一切安好”的诗词有哪些

1、《登科后》(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4、《江南柳·隋堤远》(宋)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5、《赠范晔诗》(南北)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4.表达心愿的诗句

表达心愿的诗句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4.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5.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病牛》)

6.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7.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8.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9.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0.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魏·曹操《龟虽寿》)

11.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2.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13.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4.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5.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

16.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近代·秋瑾《对酒》)

5.描写心愿的诗词有哪些

《浣溪沙》唐 冯延巳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

天教心愿与身违。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

登临不惜更沾衣。《浣溪沙》唐 李煜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麻姑山》唐 沈彬绀殿松萝太古山,仙人曾此话桑田。

闲倾云液十分日,已过浮生一万年。花洞路中逢鹤信,水帘岩底见龙眠。

我来游礼酬心愿,欲共怡神契自然。4.《寄晁元中十首》 宋 黄庭坚北书来无期,雁不到梅岭。

欲遗双鲤鱼,枫叶江路永。平生中心愿,褊短不获骋。

富贵安可为,吾亦有岑鼎。5.《龙游道中三首》宋 赵蕃下水楫轻如鹜,溯流帆敏于鸿。

人心愿祷欲遂,天意若将无同。

6.关于许愿的诗句有哪些

1、

《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韵》

年代: 宋 作者: 陈普

逾浃秋旸已望云,芭蕉一夜慰愁人。

阴阳各有时中处,不可相无似两轮。

2、

《寄大愿和尚》

年代: 唐 作者: 贯休

道朗居太山,达磨住熊耳。手擎清凉月,灵光溢天地。

尽骑金师子,去世久已矣。吾师隐庐岳,外念全刳削。

掷孔圣之日月,相空王之橐龠。曾升麟德殿,谭无著,

赐衣三铢让不著。唯思红泉白石阁,因随裴楷离京索。

3、

《寄岘山愿公三首》

年代: 唐 作者: 齐己

形影更谁亲,应怀漆道人。片言酬凿齿,半偈伏姚秦。

榛莽池经烧,蒿莱寺过春。心期重西去,一共吊遗尘。

相思恨相远,至理那时何。道笑忘言甚,诗嫌背俗多。

青苔闲阁闭,白日断人过。独上西楼望,荆门千万坡。

彼此无消息,所思江汉遥。转闻多患难,甚说远相招。

老至何悲欢,生知便寂寥。终期踏松影,携手虎溪桥。

4、

《朱处士相与有山水之愿见送至南康作此以别之》

年代: 唐 作者: 徐铉

怜君送我至南康,更忆梅花庾岭芳。

多少仙山共游在,愿君百岁尚康强。

5、

《王仪仲名其读书之所曰松林愿印一言》

年代: 宋 作者: 陈杰

昔人读书松竹林,今之书林乃无竹。

有松无竹何不可,松亦元同借邻烛。

十年人事桑田变,隔舍丁丁斧斤蹙。

归来窗下一灯青,夜半林空山鬼哭。

乃知艺木印岁寒,不似闭门繙故牍。

客来若问子孙枝,窗间正有声吾伊。



许巍最经典的歌曲是哪首?

许巍最经典的歌曲是《蓝莲花》,出自《时光·漫步》专辑。这张专辑的《时光》《完美生活》《礼物》也都是上乘的很受欢迎的歌曲,尤其是《时光》,听了让人想到很多美好回忆,有很强的画面感。

很多人开始着迷于许巍的歌都是从《蓝莲花》开始的,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高二一个下午,在篮球场边看同学们打篮球,“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低沉沙哑的声音响彻校园,没有前奏,直接了当,干脆利落就进来了,歌词自信饱满,旋律简单动听,多么符合当时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的情景啊。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了他的歌。

很多不知道许巍的人但听到这首歌时也能哼哼两句,影响力传唱度可见一斑,《观音山》《独自等待》等多部影视剧也选其做插曲。

“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现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

我们一直在寻寻觅觅,迷茫彷徨,不经意的发现我们其实一直在前进的路上,梦想依旧,自由依旧,心灵的沃土上永远盛放这自由奔放的蓝莲花,顽强的生命力破土而出。

老婆出轨,我该怎么办?

妻子婚内出轨,那就要看作为丈夫的想要怎么解决这样的事情。如果想要离婚,那么就要收集好妻子出轨的证据。婚内出轨,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在这件事情上面,本身就已经伤害了另外一方。所以如果想要解脱这样的婚姻关系,那就去争取属于自己最大的权益。一、妻子出轨,要反省自己

妻子出轨,要反省自己。女人出轨,有时候大部分的原因也是男人造成的。因为女人在心理上面感受不到安慰,那么就容易通过婚外情来安抚自己的心情。不过很少有女人能够在婚内出轨,除非是在生活上面承受了很多的压力,在当前的婚姻关系当中过得不幸福,才会造成出轨。

二、妻子出轨,需要和对方沟通

妻子出轨,需要和对方沟通。夫妻之间,如果能够做到良好的沟通,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毕竟夫妻关系,肯定是需要沟通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只有好的沟通才会建立好的感情。如果想要维护这段婚姻关系,那么夫妻之间就一定要做到及时的沟通。

三、妻子出轨,无法接受就离婚

妻子出轨,无法接受就离婚。本身婚姻关系就是如此,如果发现对方出轨了,自己的内心无法接受,那就选择离婚。有些人背叛你的时候,自己内心不想再去想起她,那么就远离这样的人。若是发现妻子出轨,大部分的男人都是不会再去承受这样的痛苦,都是会选择离婚。

出轨,对于婚姻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打击。特别是作为一个男人来说,自己的妻子出轨了,内心肯定是会非常的痛苦。因为一个男人的自尊心是非常的强,妻子给他戴了一顶绿帽子,对于这个男人来说也是一种羞辱。

兄弟情感会反目成仇吗?

有,亲兄弟闹掰反目成仇,为了父母亲过后遗产分割不公平,大打出手而反目成仇的,亲兄弟间为了钱的事,一方借钱不还,耍赖账,导致钱伤感情,反目成仇的,还有的亲兄弟合伙开公司,在经营理念上各不相同,一方有私心的存在,贪得无厌,有一定的事或数据瞒着对方,造成另一方的吃亏和损失,最后经营倒闭,兄弟俩在处理问题上不统一,矛盾复杂,结果又伤和气,大打出手反目成仇的。如今社会,这种事情很多,兄弟就是兄弟,这是亲情血缘关系,但无论如何不能伤感情,否则六亲不认,互不来往。千万不要有反目成仇的念想,珍惜眼前人,珍惜最亲近的人。

中国八大剧种是什么?

一、中国传统的八大剧种是: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秦腔、昆曲和粤剧。

二、简介:

1、京剧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又称“京戏”、“国剧”、“皮黄”,为中国戏曲剧种之首。如果从四大徽班进京算起,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演变成为京剧。

2、评剧

评剧是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曾经被称为第二大剧种,鼎盛时期除个别省份外几 乎都有评剧院团(京津冀东三省河南广西新疆青海内蒙云南贵州重庆武汉江西山西山东陕西安徽等)。评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俗称蹦蹦戏、平腔梆子,落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1935年改称今名。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

3、豫剧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 其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目前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山东、江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有“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之称。

4、越剧

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又称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陕西、湖北等地,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

5、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黄梅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

6、秦腔

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7、昆曲

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又称昆山腔,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嘉靖年间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吸取海盐腔、戈阳腔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创造闻名的“水磨腔”,使昆曲音乐获得很大的发展。昆曲有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声腔系统,曲调清新婉转,表演优美动人。昆剧的音乐曲牌、表演舞蹈对其他剧种影响很大。

8、粤剧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岭南地区等粤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三、来源:>

关于“关于书湖阳先生壁的诗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wowowoman.com/zuowen/579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