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学的唐代诗句(陶渊明体现儒家思想的诗句)
-
关于儒学的唐代诗句
网上有关“关于儒学的唐代诗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陶渊明体现儒家思想的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儒学思想诗句有哪些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 《论语?学而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大丈夫。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事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最欣赏的儒家思想经典名句或诗句有哪些1.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
译文:成事不说: 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
2.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孔子
译文: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
译文: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译文: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5.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
译文: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有仁爱心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产生害怕的心理。
6.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孔子
译文: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相反。
7.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译文: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8.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孔子
译文: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
9.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译文: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10. 吾日三省吾身。--孔子
译文: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
11. 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
译文:君子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役使老百姓,老百姓却没有怨恨;有欲望却不贪心;泰然自若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
1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译文:君子胸怀大志,意志坚强,但他可以泰然自若,不傲慢放肆,身上没有骄矜之气。
13.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
译文:君子团结但是不搞帮派,小人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1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孔子
译文: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呀
15.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3.关于儒学的名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礼之用,和为贵。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唐代的儒学著作有哪些儒家经典: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
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经过隋朝动乱,唐太宗重视思想建设,开始提高孔子的地位,贞观二年,建设孔子庙堂,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贞观四年下令全国各州县建孔子庙,贞观十一年,尊孔子为宣父,而且提高儒生地位.对儒家经典进行统一整理,颜师古整理《五经》,孔颖达整理《五经》义疏,颁行全国,成为标准教科书.但唐太宗死后即开始衰落,佛道盛行.直到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人推动“古文运动”,重新提倡儒家思想,但已经无法挽回儒家衰落的大势.
唐代中盛期开始主要流行重进士轻儒生,重诗词反古文,因此出现了大批的诗词和传奇作家,但通读儒家经典的十不余二三,因此在“古文运动”中提出了复兴儒学,反对骈文,提倡古文的思想.但晚唐时期皇帝几乎都是宦官们在十三宅中秘密推举的,没有受过系统的太子教育.儒家思想更加沦丧,到唐末及五代十国时期几乎道德沦丧,更没有重要的儒家经典问世了.
5.唐代儒学的发展与唐朝的兴衰以上几位公主都是参政程度相对较深的,除她们之外,还有几位参政的公主,但与以上几位不可同日而语。《资治通鉴》卷二零八记载:中宗朝,“太平、长宁、安乐、宜城、新都、定安、金城公主并开府,置官署。”这些公主们积极介入政治,她们像亲王一样置府,公开地进行政治活动。
二、唐代参政的公主虽然很多,但是多集中于唐代前期。安史之乱以后,参政的公主就少之又少了
(一)唐代前期和后期国力的差异
唐朝前期河清海晏,政治、经济、文化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强大的综合国力给了唐人极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统治者认为没有禁锢人们身心自由的必要,所以在各个方面都实行较为开放的政策,这一政策波及到妇女生活中,就使她们有机会参与到国家的政治体系当中。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生活上无尽的灾难,而且最重要的还有对盛世一去不复返的强烈的失落感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信心的丧失。那种深深的恐惧、无奈,使得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从前期的开放转变为内敛。同样,对女性的行为规范也由原来的宽松变为严厉。
(二)唐朝的教育制度的变化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的时期。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与科举制度的兴起,教育也广泛发展起来,使文化得到了普及。女性在这一时期也有了较多的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尤其是公主这类特殊身份的女子。在唐朝,帝王本人的文化素质较高,所以他也比较重视后宫女子的教育,《资治通鉴》卷二零八记载,为了提高后宫女子的文化素质,朝廷在后宫创设了良好的读书条件,当时在宫内曾设有内文学馆,备有经、史、子、集等书和笔札几案,并令宫中有文学才能者担任学士,教习她们学习书算众艺。另外,德宗、宪宗、穆宗、文宗数朝,宫中还设有一批为后宫服务的女学士和学官专门教授礼乐等文化知识,女学士宋若莘五姐妹就曾为六宫及公主教授文化,被尊称为“先生”。另外,唐初,儒学相对而言处于低谷。安史之乱以后,国家政治力量薄弱,统治摇摇欲坠,最高统治者的“夷夏”观念发生变化,他们吸取前期历史的教训,开始用儒学的说教来调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政策,在全国弥漫着一种倡导儒学、崇尚礼法的风气。这样,对妇女的教育也就不再是为了提高她们的文化素质这么简单了,而是为了用儒家的说教把她们训练成更好的体现君权、夫权的政治附庸品。
(三)统治者态度的变化
唐朝初年,唐高祖给予平阳公主很高的荣誉,并嘉奖其行为,在客观上对公主参政给予了鼓励。至太平公主,“后常谓‘类我’”,而经常与之谋,这样就为太平公主近距离地参与政治提供了可能,加之,“主侍武后久,善策人主微指,先事逢合,无不中。”长时期的耳濡目染,使太平对政治的运行有了整体的把握,为她以后的参政创造了有利条件。安乐公主也是在唐中宗的怂恿下才越发狂妄了,才会出现“尝作诏,箝其前,请帝署可”,而中宗的“帝笑从之”也极大地助长了安乐公主的政治野心。至唐后期,面对政治上的压力,统治者开始严肃纲纪,命令那些一向恃宠娇纵、不守礼法的公主们学习礼法、遵守妇道。宣宗时曾下诏“先王制礼,贵贱共之。万寿公主奉舅姑,宜从士人法。”等到万寿公主拜见宣宗时,又谆谆教导说:“无鄙夫家,无忏时事。”又说:“太平、安乐之祸,不可不戒!”对公主参政戒心重重,对宫廷女性参与朝政加以严格限制。
另外,唐后期,宦官开始专权也是造成公主参政人数下降的一个原因。但不管怎样,唐代的公主还是以其不同于其他朝代公主的特点而令人瞩目。她们的积极参政为本是男人专利的政治添上了一抹不同寻常的色彩。
6.请举唐代具体诗人和他的诗句 谈谈表现出儒 道 佛的哪些思想王维被后人尊为“诗佛”,就是因为其山水诗意境“诗中有禅”,比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孟浩然的一些诗中有浓厚的道家趣味,表现出对仙人的倾慕,如《山中逢道士云公》提到,“物情趋势利,吾道贵闲寂。
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武陵泛舟》则已有归隐之心,“武陵川路狭,前棹入花林。
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韩愈则被认为是唐代儒家大师,他致力于复兴儒学,倡导古文运动,力辟佛道,曾因反对唐宪宗迎佛骨而被贬至潮州。
韩愈的诗敢于揭露社会现实,渴望仁政,比如《归彭城》就反映时局动荡时民不聊生,“天下兵又动,太平竟何时。訏谟者谁子,无乃失所宜。
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
陶渊明体现儒家思想的诗句
趣味对联故事集锦(12)
李时珍自幼善对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明代医学家。他好读医书,因为发现历来本草有很多错误,就立志重修。于是翻山越岭,穷搜博采,历时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三易其稿写成《本草纲目》一书,为我国药物学史上一大巨著,李时珍也被称为“中国药圣”。
李时珍自幼聪颖善对,还没上学就跟着父亲认熟了好多字。他刚入学时,私塾先生望着被树木环抱的远山,出了上联:“远声隔林静。”李时珍当时虽然只有八岁,但见朝霞分外明媚,过往旅客早已登程,便脱口对道:“明霞对客飞。”先生大为吃惊,决心加倍关照。
有位药铺主人,膝下有一个女儿,聪慧而美貌,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才华出众的男子结为伴侣,决定用药名作上联征婚:“玉叶金花一条根。”许多求婚者望联兴叹。其中有一位姓马的青年为人忠厚,只是略欠文采,他不得不求李时珍帮忙。李时珍少年助人为乐,脱口对道:“冬虫夏草九重皮。”铺主见马公子比较英俊,又交给他上联,限一天对上。这上联是:“水莲花半枝莲见花照水莲。”马公子只得二请李时珍对出下联:“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铺主看后非常高兴,随即再出上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限半天对出。马公子无奈三求李时珍。李时珍为了成全这桩婚事,稍假思索,用“天仙子相思配红娘”作下联。铺主十分满意,当即答应订婚。
当地郝知府对医药略知一二。一次中秋赏月时,风吹灯笼熄,原来是灯笼破了三个窟窿,便口占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是防风。”因一直续不出下联,只好找李时珍对出下联:“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又有一天,郝知府去拜访李明珍。走进院后,看到从竹不禁赞叹:“烦暑最宜淡竹叶。”李时珍随口对道:“伤寒尤妙下柴胡。”
郝知府看到几株玫瑰,不胜感叹:“玫瑰花小,香闻七八九里。”李时珍笑着答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郝知府是外地人,见李时珍如此投机,又吟出一联:“做官者四海为家不择生地熟地。”李时珍笑道:“行医人一脉相承岂分桃仁杏仁。”
郝知府拿起李时珍为他开的处方,自言自语:“纸白字黑,酸甜苦辣五味皆有。”李时珍手中毛笔尚未放下便说:“杆硬尖软,采晒炒切炙百合俱全。”
就这样,宾主唱和属对,沉浸在妙思雅兴之中,不觉天色已晚,郝知府起身告辞出门说道:“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李时珍笑道:“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
徐文长手对知府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又别署田水月,山阴(今属绍兴)人,明文学家、书画家,也是晚明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他一生作联很多(《徐渭集》载有对联118副,这在明代是很少见的,而所写出40字以上的长联就有12副,在明代几乎没有第二人。尤其是他最先突破百字长联,为绍兴开元寺大殿题的140字长联至今犹存),至今徐文长还有一些作联故事在浙江流传。
徐文长十四岁时来到杭州。当时的杭州知府目中无人,他得知徐文长在杭州赋诗作画,颇受人们赞赏时,大为恼火,认为一个小毛孩子竟敢在他的辖区内舞文弄墨,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便派衙役将徐文长召来对句。威胁他说如对不上,就驱逐出城。徐文长镇定自若,满口答应。知府带徐文长到西湖边,指着六合塔,说出上联:“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徐文长没有开口,只是扬了扬手。知府以为对不上,暗自高兴。他得意忘形地指着保俶塔,又出了个上联:“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四海。”徐文长还是一言不发,而是用手指了指锦带桥,向知府拱拱手,然后,又两手平摊,往上一举。
知府见徐文长还是没有回答,就神气十足地说:“连一句也对不出,还算什么神童!”立即下令:“快把他赶出去!”这时,徐文长却理直气壮地哈哈大笑:“休得无礼,下联早就对好了!”知府怒气冲冲地说:“你敢无理狡辩,愚弄本府?”徐文长解释说:“你是口出,我是手对。”“手对!是什么意思?”知府追问道。
徐文长答道:对第一联扬了扬手,就是说“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对第二联拱拱手,两手平摊,往上一举,是说“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知府听了哑口无言,只好悻悻而去。
酒店续对
乾隆晚年,一日晚膳后,乾隆召大学士纪晓岚,二人换上民服走出宫外,来承德大街上闲逛。见一酒店的招牌上书“半联酒店”四字。店前若市,人头攒动。二人停下脚步,只听掌柜的拱手喊道:“多蒙诸位关照,小店屋内有半副对联,哪位能续上下联,美味佳肴尽用,敝人并愿赠文银10两。” 君臣二人觉着好奇,便走进店内,见堂屋正中悬的半联是:
一串无鳞,鳅短鳝长鲶大嘴。
君臣二人琢磨半天,怎么也对不出适当的下联来。恰在这时,酒店的伙计抬进一筐大蟹来。其中还有一只鼋鱼,正仰面朝天四腿乱蹬呢。纪晓岚灵机一动,吟出下联:
三元有甲,龟圆鳖瘪蟹短头。
此联意境别致、有趣,且字句工整。以三元对一串,有甲对无鳞,龟圆对鳅短,鳖瘪对鳝长,蟹短头对鲶大嘴,可谓天衣无缝。
顾鼎臣幼年试对
顾鼎臣(1473年-1540年),字九和,明苏州人,弘治进士第一。他幼时聪明,常有妙语。一天,塾师出对为难他:“花坞春晴,鸟韵奏成无孔笛。”
把鸟鸣声比喻成无孔之笛,确非一般,但顾鼎臣面无难色,不一会儿就对上了:“树庭日暮,蝉声弹出不弦琴。”将蝉声比喻为无弦的琴声,也别出心裁,因此塾师不禁十分惊奇。
有一天,他父亲出对考他:“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顾鼎臣立即对道:“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他父亲听了非常高兴。
半副对联慑群魔
十九世纪末,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国人民。于是,他对举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也应如此。"在清政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时,他脱口念出了上联: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在"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个"王"字,用来指代"八国联军",同时,也用以炫耀征服者不可一世的狂妄气焰。在场的其它帝国主义分子听了,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阵笑。清政府的代表中,有的呆呆地发笑;有的虽然胸有不平,但无词可答;首席代表更是怕惑不安,头晕眼花。这里,只见代表团中的一书记员,投笔而起,铿锵答对: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魑魅魍魉"是传说中能害人的四种妖怪,联语不公对仗工稳,而且以蔑视的口吻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像害人的"小鬼"一样,经常侵犯我国主权的罪行。其它代表听了,心里出了一口气;侵略者们听后,个个愕然肃目;那位挑衅的先生听了,瞠目结舌,不得已向北半蹲半跪地磕了一个头,引起哄堂大笑。
苏东坡对联逗长老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一位老和尚。老和尚正忙着作菜,刚把煮好的鱼
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苏东坡先生来访。
和尚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
接客人。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
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
,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这时,老和尚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
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老和尚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
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老和尚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
这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馀』。」
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馀)』,我就来大
饱口福吧!」
孔夫子妙对农夫
传说有一年的阳春三月,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出游来到楚国的郢城(今湖北江陵)。正在田中干活的农夫们听说孔夫子很有学问,便想考考他。大家一合计,便在孔子经过的路上放一担泥巴,并且出一上联,写在地上,让孔子及弟子们对;如果对不上,只好委屈孔老夫子从水田里走过去。农夫们出的上联是:
一担重泥拦子路
孔子猛见一担泥巴置于路中,原以为是楚人同他开个玩笑,甚至可能是恶作剧。及至到跟前细看,见一上联,方知是在考他。孔夫子脸上布满了愁云,踱来踱去,怎么也对不上来。眼看老师一一筹莫展,下不来台,弟子颜回走上前去,想把那担泥巴挑走挪出路来,但怎么也挑不起来。在大路两边水田里干活的农夫们,见颜回那副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孔子见状,顿时开窍,大声道:“有了,有了!”随口吟出:
两边夫子笑颜回
田中农夫见孔老夫子对出下联,齐声喝彩,便将泥巴挑开,恭恭敬敬地给孔夫子一行让路。
尼庵联趣
古时,闽南有一“清德庵”。尼庵女主持十分重视庵里的楹联,每年总要差小尼请贾秀才撰联张贴,润笔费十两银子。
有一年,清德庵改建一新,好生气派,尼庵主持决意在门前刻下一副永久的对联,为清德庵增辉,于是亲自登贾秀才书斋相议写联一事。
贾秀才是个见财路才开的人物,他开口要一百两银子。尼庵主持一口答应,并要求贾秀才根据庵前新开辟的大道和新庵巧夺天工的二扇大门撰联,贾秀才满口应允。
尼庵主持旋即回庵差小尼送上一百两银子。那想到小尼路上思忖:“往年仅送十两,今年竟送一百两,定是主持错帐。”于是便干起掩耳盗铃的勾当,从中扣了五十两中饱私囊。
贾秀才接了五十两银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令小尼明早来取联。翌日,小尼顺利把联取回,正忙于诵经的主持令其鸣炮贴联,并请来四方僧徒观光,意在郑重其事。谁知对联贴后,令人费解,观者议论纷纷。女主持闻知,亲临观看,左联写着“一道直直”,右联是“两扇开开”。
主持观后满脸乌云,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评说不象联子,有辱清德庵雅气,主持若芒针在背,遂唤小尼问个是非,小尼见马脚已露,便和盘托出偷银丑事。主持责令小尼上门赔罪,并请来秀才改联。贾秀才来到庵前,拂袖挥毫,在左联添上“西天路”。右联加上“佛地门”,原来让人费解的楹联即成了“一道直直西天路,两扇开开佛地门”的巧联妙对来。观者无不翘指叫绝。
衷情母女巧联对
传说:苏小妹的女儿是个很有志气的女孩子在婚姻问题上她也很有主见。父亲的包办,母亲的“参谋”,媒婆的牵线搭挢,都没有起作用。后来,还是自己作主,嫁给了一个家境很不好却十分有才气的穷秀才。女儿嫁出之后,苏小妹很不放心,总担心闺女在夫家受不了那份罪,有一天,风雨交加,苏小妹忽然想起女儿住的那两间房也不知漏雨不漏雨,便带了丫环,撑上雨伞,顶着风雨到女儿家去了。
一进女儿家小院便听到女儿在房内与丈夫在一起的念书声。苏小妹未急于进屋,先打量了一下女儿的房子,只见是两间顶上半瓦半草的房子,窗子已经因年久失修而坏了。大概是为了遮风雨吧,窗台上一盆挨一盆地摆满了海棠花,海棠花的枝叶把大半个窗户都遮住了。苏小妹走上前去,刚到窗下,便听到室内的读书声骤然停止了。一会儿,女儿欢笑着冲出屋来,把母亲让进了屋。苏小妹坐定之后,环顾室内,见室内摆设虽然简陋但却有条不紊,她指着摆满窗台的海棠问女儿:
“半窗红花为防风雨?”
女儿刚要点头说"是",一想不对,母亲这不是说了半副对联叫我对吗?”便马上改口说:
“一阵乳香便知母来”。
苏小妹一听,想自己在上联中故意用了“红花”“防风”两位中药名,没想到女儿也真机灵,不但巧妙地用“乳香”、“知母”两味中药对上了,而且还说明了刚才读书骤停的原因,看来女儿出嫁后才学确是长进了。
这时,女儿端上茶来,一边请母亲饮用,一边问母亲冒雨而来有何急事,苏小妹说:“哪有什么急事,就是为了来跟你对对子的,”说罢,她又道出了一个上联:高阳台上酷相思,为娘心念天仙子女儿听出了母亲是说因想念儿放心不下才来的,但也知道母亲这上联中用了《高阳台》、《酷相思》、《天仙子》三个词牌,对起来不易,她便故意扑上去在母亲怀中撒了一会儿娇,然后又很亲切地为母亲梳理被风吹乱了的头发。这样拖了一段时间后,下联也构思了出耿了,她这才对娘说:满庭芳中诉衷情,小女难得相见欢她在下联中也用了三个词牌名;《满庭芳》、《诉衷情》、《相见欢》。苏小妹见女儿生活得虽然清苦,但夫妻相亲相爱,志同道合,便放心了。临走时,她还给女儿留一些钱,女儿再三推辞不过,就收下了。
联语:阿兄门外邀双月
小妹窗前捉半风
黄庭坚应约到苏东坡家,苏轼出门迎接。这时,恰逢苏小妹临窗捉虱子,小妹出对戏道:
阿兄门外邀双月
苏东坡笑道:
小妹窗前捉半风
小析:真是诗兄诗妹,出口成章,俯拾即得。双月为“朋”,道出苏东坡邀黄庭坚之事,形象生动。半风乃“虱”,说的确是实情,但不讲明,幽默风趣,引人发笑。
苏东坡的对联不光只是打趣,有时还能为自己的国家长志气:
联语:三光日月星
四诗风雅颂
宋神宗熙宁年间,辽帮派谴使臣来中原,苏东坡奉诏接待。辽使者知道苏轼是大名鼎鼎的文士,便出对道:
三光日月星
此乃数字联,看似简单,实则难对。但是难不倒苏东坡,他略加思索,便对好了下联:
四诗风雅颂
“风雅颂”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和颂诗四部分,大雅和小雅可并称为雅。
辽使者听罢,连连点头,佩服之至。
小析:数字联应对相当难,不光数目字要数目字来对,而且上联将“三”实指的“日、月、星”已经点明,下联只能用三以外的其它数目字,但无论用哪个数,注明的具体事物不是多于三个,就是少于三个,字数不等,不合要求。
苏东坡到底是大文豪,知识渊博。以“四”对“三”符合数字对要求,巧用了大小雅总称为雅,巧妙的避开了以多对少的矛盾,真乃妙手超群,千古巧对,令人拍案叫绝。
对对联真的是一项聪明人的游戏,需要作对之人有很强的反应能力,还需要有很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够随时引经据典。
以下两则都是以人名为基础的对联,从中很能看出作对之人的机智、聪敏。
联语: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公孙无忌,你无忌,我也无忌
宋朝某年开科取士,有个考生与主考官同名。主考官深感不满,决意多发难难倒这个考生。他在开考前问这个考生:“你懂不懂尊卑不同名的规矩?你既与我同名,定自负才华不凡,我先给你出个对子,如果答不上,难应科考。”说毕,出示上联: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考生见了考题,信笔写出下联:
魏无忌,公孙无忌,你无忌,我也无忌
主考官见了,不禁愕然。只好平下气来,对该考生说:“你才华还不错,准备好好应试吧。”结果这个考生果然名列前茅。
小析:一个气势汹汹,满脸怒气;一个从容不迫,不亢不卑,故事扣人心弦,确实饶有风趣。主考官连用四个“相如”,前两个是人名,后两个是动词,运用转品,一语双关,讥讽考生自不量力;考生连用四个“无忌”,两名两动,既有转品,又是双关,奉劝主考官度量要大,别恁霸道。主考官老谋失算,考生才华过人,可谓是千古妙对,文苑极品。
联语: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
有一个童子,善于对对子。有一次,一个客人指着当地的知府冯驯,出一上联: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
童子随口对到: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
小析:客人出对相当奥秘:嵌入知府冯驯的名字,析“冯”、“驯”二字;先分后合,“冯驯五马”即为前两句合成。童子对句更是高明:以商初大臣“伊尹”名字对知府名字“冯驯”;“伊”单人旁,含一人;“尹”没有单人旁;“伊尹一人”是“伊”“尹”合成,加“有人”与“无人”一合,且一语双关。而且从商初大臣伊尹处也可知,童子知识面之广。
古人云:“自古英雄出少年。”除了以上的一则,还有颇多孩童的对子,让人们为之叫绝。
联语:以父作马
望子成龙
据说,年少时的林则徐赴考时,他父亲恐他年少远行疲惫,便让他骑在自己肩上。进考场时,主考官以林则徐年少,即景出一联索对,作为进考场的条件。联曰:
以父作马
林则徐的父亲羞得面红耳赤,怪难为情的。可骑在父亲肩上的小子真是不简单,应声对到:
望子成龙
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可此时此刻,要替父亲和自己解嘲,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好的对法了。
小析:林则徐小小年纪,以“父”对“子”,以“龙”对“马”,文字非常恰当,内容入情入理。“以父作马”乃戏言,“望子成龙”是成语。真是“望子成龙父作马,可怜天下父母心!”
如果你认为对对子是古人的专利,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当代的一些趣对,也毫不逊色。
联语:老舍老向凤子
胡风胡考龙生
抗日战争时期,文人云集山城重庆。当时老舍对于凤子颇多称赞;胡风则深爱高龙生的绘画,常在大庭广众之下评论其作品。因此,高屡受考试。
茅盾先生据此撰成一联:
老舍老向凤子
胡风胡考龙生
小析:联中十二个字,恰是文艺界中六个人的名字。两“胡”对两“老”,一“龙”对一“凤”。尤其妙在“向”、“考”两字,即属人名,又当动词,幽默风趣,妙手天成。
联语:金男大,金女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齐大非偶
市一小,市二小,一小在南,二小在北,两小无猜
抗战期间,金陵大学农学院,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和齐鲁大学医学院,分别由南京和济南迁至成都,均在华西坝协和大学上课。齐大病理学教授侯宝璋出一上联:
金南大,金女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齐大非偶
当时不少学生、教员应对,但是所拟下联,均不理想。上联在报端披露后,成都市某单位的一名会计员对的很有意思,联曰:
市一小,市二小,一小在南,二小在北,两小无猜
小析:出联妙用两校简称,借用两俗语,意思双关,诙谐幽默;对句巧以“市一小,市二小”与“金男大,金女大”相对,巧用成语“两小无猜”,双关两意,且同“当婚”“当嫁”意思相同,风趣自然。
有人喜欢天上的比翼鸟,有人喜欢水中的并蒂莲,我却喜欢寓庄于谐,妙趣横生的联语故事。
朱元璋的对联故事
春联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首倡的,“春联”这个词,也是他说了以后才有的。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朱元璋尝与军师刘伯温对弈,雅兴所致,自占一联: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即对曰: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此事出自野史,未可尽信。民间亦有与此类似一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南京莫愁湖胜棋楼联也是著名的棋联。明太祖朱元璋和大臣徐达到莫愁湖下棋,以此湖为赌注,朱输棋后就把莫愁湖赐给了徐,并于明初在此建一楼,取名“胜棋楼”。楼前题联:“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秋业;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朱元璋一次驾幸马苑,让皇太孙朱允炆和第四子朱棣陪同,这时候有风吹来,马群扬尾嘶鸣,朱元璋出句道:“风吹马尾千条线。”然后着令其二人对句。
朱允炆的对句是:雨打羊毛一片毡。
朱棣的对句则是:日照龙鳞万点金。
这两个境界大不相同的对句让朱元璋“视之默然”。他极为宠爱的皇太孙的对句给人的感觉不大对头,凄风苦雨,景象衰败,让人提不起精神;而这个野心勃勃的皇四子朱棣的对句却有帝王气象。作者宕开一笔写道:“后来发生的这一系列变故使人们吃惊地回忆起了几年前在马苑的那两个对句。人们觉得,对句虽然主要是语言技巧方面的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应对者的性情;而性情,往往决定了人物的命运。”
朱元璋见秦淮繁华已具规模,便私自出游,一日夜游秦淮河,观月夜景色,面对明月清风,歌舞升平,一时兴起,便御制赐金陵秦淮河对联一副: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朱元璋有“对联天子”的雅称,他的妻子马氏也颇能对。马皇后为了照顾皇上的身体,使他从倦意中解脱出来,便以朱元璋扇子上的画为题出了上联:
扇描黑龙,呼风不能唤雨;
朱元璋品味着皇后的上联,忽见皇后穿着一双绣有金凤的绿色缎面鞋,即对道:
鞋绣金凤,着地那堪登天?
安徽凤阳县的凤凰山下有个龙兴寺,原名於皇寺,亦名皇觉寺。朱元璋幼时家贫,曾在此寺当过和尚。他当了明朝的开国皇帝,便命人复修龙兴寺,并亲手为庙门题写了一副对联:
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士
慈颜善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另有一说,杭州灵隐寺前有一座飞来峰,为防止飞来峰再度飞走,伤害百姓,于是在飞来峰上雕刻了许多罗汉。其中有大肚罗汉,敞衣露胸,盘膝端坐,手捻佛珠,满面笑容。因此,有人给他题写了一副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善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此联只是改了两个字,意思却比朱元璋龙兴寺一联更为贴切。古今常以这副对联喻大度海量,容事容人。
一次,元璋在微服私访中见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守驿站,感到很惊奇,问他能做对子否?那孩子点头称 "能!"朱元璋随口说:十岁儿童当马驿, 那儿童对道:万年天子坐龙庭。朱元璋很高兴,命人赏他许多财物。
朱元漳的智囊人物刘伯温,名基,浙江青田人。君臣二人常微服结伴私访。一次,遇到一位士人,送他们一节又白又鲜嫩的藕,好像美人雪白的臂膀一样。朱元璋出了一句上联命刘伯温对下联,上联云:
一弯西子臂
刘伯温自比殷纣王时的丞相比干,始终忠于皇上,他见藕节折断后,内有七孔,于是想了一句下联:
七窍比干心
相传,朱元璋称帝前,有次到一戏班子练艺门前,见门贴一联:上联上:行;下联是:盛。 "行"也读"杭","盛"也读"成",上下联双间复快念,就是戏台上的锣鼓声。朱元璋看了,很是惊奇。思索再三,第二天给戏班写了一副对联送去,并要班主说说联中的意思。对联为:
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
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管他的诗句管他的诗句是什么
1. 关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诗句
关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诗句 1. 儒家思想的经典名言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孔子)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孔子)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下》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
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
2. 最欣赏的儒家思想经典名句或诗句有哪些
1.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
译文:成事不说: 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
2.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孔子
译文: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
译文: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译文: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5.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
译文: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有仁爱心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产生害怕的心理。
6.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孔子
译文: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相反。
7.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译文: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8.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孔子
译文: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
9.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译文: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10. 吾日三省吾身。--孔子
译文: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
11. 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
译文:君子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役使老百姓,老百姓却没有怨恨;有欲望却不贪心;泰然自若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
1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译文:君子胸怀大志,意志坚强,但他可以泰然自若,不傲慢放肆,身上没有骄矜之气。
13.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
译文:君子团结但是不搞帮派,小人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1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孔子
译文: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呀
15.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3. 关于孔子的古诗
1、《孔子世家赞》两汉:司马迁原文: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译文:去到鲁地,观看仲尼的宗庙厅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故居演习礼仪,我流连忘返以至留在那里无法离去。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也就完。
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祟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2、《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代:李隆基原文: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译文:尊敬的孔老夫子,你一生劳碌奔波,周游列国,究竟想要做成什么呢?如今这地方还是鄹县的城邑,你终被安葬在了出生的土地,然而你的旧宅曾被后人毁坏,改建为鲁王宫。
在你生活的当时,凤鸟不至,你叹息命运不好;麒麟出现,你又忧伤哀怨,感叹世乱道穷。你一生不如意,看今日你端坐在堂前两楹间,接受后人的顶礼祭奠,正如同你生前梦境中所见的一样,想必你也该稍感慰藉了吧。
3、《答伯庸》宋代 冯京 原文: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得其文者公卿徒,得其道者为饿夫。
译文:孔子的文采天下皆知,孔子的儒道天下都用。得到他文的都是公卿徒,得到他道理的都是穷苦百姓。
4、《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唐代:张说原文: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
译文:孔圣人的家在鲁国,他的儒家风采举世闻名。皇帝的车驾来到他的住处,都称赞其功德。
5、《悲哉孔子没》宋代:王安石原文: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
译文:悲叹这世上没了孔子,就好像千年没有麒麟。天下尽是无知貌,这种事谁能知道珍贵。
4. 赞美孔子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孔子的诗句如下:
1、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该诗句出自曹操的《短歌行》,意思是孔子所说的都被成为齐桓公、管仲等辈,百姓受到恩惠。
2、世久无孔子,指画随其方。该诗句出自曾巩的《读书》,意思是世间已经很久没有像孔子那样的人了,读书学习有其规矩和方法了。
3、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该诗句出自宋代诗人冯京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答伯庸》,意思是孔子的文章名满天下,孔子为人处世之道也遍布天下。
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该诗句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用来赞美孔子。意思是孔子的高尚品德如巍巍高山让人仰慕,光明言行似通天大道使人遵循。
5、孔子圣之诗,善学即邹孟。该诗句出自陈著的《次韵戴成叔》,意思是孔圣人的诗词,如果善于学习和吸收,也就能有邹孟这样的成就了。
搜狗百科-短歌行
搜狗百科-读书
搜狗百科-答伯庸
搜狗百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搜狗百科-次韵戴成叔
5. 孔子儒家文化典故诗词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
一、忠恕之道
含义:仁的实践包含为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尽己为人谓之忠。其另一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谓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即“仁之方”。以自己作为尺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来衡量别人和自己。
二、知命
含义:儒家从“义”的理论推导出“为而无所求”的理论。每个人做事情,并不是为了其他什么目的,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遵行了自己的义务,在道德上已经完成,而不在于达到外在的什么结果。“命”乃“天命”或“天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其外表成功,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此,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这就是“知命”的人生态度。“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样,就能保持快乐。“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 描写孔子教育思想的名言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说乎
学习态度:1.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方 法: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交 友: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礼之用,和为贵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朝闻道,夕死可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德不孤,必有邻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思而后行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敬鬼神而远之
7. 有什么能体现儒家学派思想的经典诗句呢
儒家的不是很多吗 你可以查阅古籍 如《论语》等 比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 《论语—学而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大丈夫。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事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关于宗旨不变的诗句
管他的诗句有:管他荷叶莲蓬藕,不管他非非是是。
管他的诗句有:管他门外几分春,不管他非非是是。注音是:ㄍㄨㄢˇㄊㄚ。拼音是:guǎntā。结构是:管(上下结构)他(左右结构)。
管他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犹言不管或任凭怎么样。
二、引证解释
⒈犹言不管或任凭怎么样。引《西游记》第十六回:“只是借此罩,护住了唐僧无伤,其_管他,尽他烧去。”艾芜《山野》第一部三:“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管他做什么。”亦作“管他的”。杜鹏程《铁路工地上的深夜》:“管他的,只要让那成天像马达旋转似的头脑休息一阵,便是世上最当紧的事。”
三、网络解释
管他词语:管他注音:guǎntā释义:1.犹言不管或任凭怎么样。
关于管他的成语
管鲍之交流落他乡别无他物他山之石管窥之见多管闲事
关于管他的词语
管窥之见管城子顾而言他至死靡他多管闲事管鲍之交急管繁弦凤管鸾箫玉箫金管他山之攻
关于管他的造句
1、他的爸爸每天总是东奔西走,没有时间来看管他。
2、爱,就注定了两个人一生的战争。因为彼此在乎,因为心中有爱,你才会管他,你才会不惜生气、不怕愤怒、宁可损伤身体也要和他争执、吵架。
3、他的话简直是强词夺理,不要管他。
4、有很多方法可以自杀。而那些扼杀自己肉体的人,违反了神的律法;那些想要戕杀自己灵魂的人,同样违反了神的律法,尽管他们的罪行对别人而言并不显见。保罗·戈埃罗。
5、管他什么帮派,在我看来都是一丘之貉。
点此查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全文是什么啊?怎么理解?详细一点的解释!!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出自《前赤壁赋》,全文如下:
《前赤壁赋》
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全文翻译详解(与上文文段一一对应)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高兴的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拓展知识1、这篇散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此之前苏轼因乌台诗案(元丰二年)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
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着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关于“关于儒学的唐代诗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wowowoman.com/zuowen/619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
-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 把君诗卷灯前读, 诗尽灯残天未明。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