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的诗句,心似莲花开诗句?
-
本文目录
心似莲花开诗句?
心似莲花开,这句诗非常富有诗意和意境。以下是一些关于心似莲花开的诗句,希望你会喜欢:心如明镜台,莲花开世界。静心如水月,莲花自性生。心如莲叶净,花开见佛心。心中有莲意,花开见禅心。心如莲花开,清净自生香。心中有莲香,花开见佛光。心如莲花照水,清净自无尘。静心如莲叶,花开见佛面。心如莲花开,静谧自生香。心中有莲意,花开见禅音。
禅诗十首?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神秀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善慧
>“空手把锄头”一句,乍看似乎不通,既然是空手,怎么又说是把锄头呢?既然是步行,怎么又是骑水牛呢?人从桥上走过,分明是看到桥下的水在流,怎么说是桥流水不流呢?其实,这是禅师们从较高的境界来看待世界,希望我们从差别中来认识平等,从动乱中来认识寂静。只要我们心中澄明宁静,喧嚣之地也有静寂深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慧开
>这首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闲事,也即烦心之事。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找到通往风花雪月的境界之路。春夏秋冬除了风花雪月之外当然还有别的,就看眼光自然而然地望向何处了。春天有百花,夏天有凉风,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风、花、雪、月这些在不同时刻都能象征着令人心境豁达之意的事物,便是开悟的人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的绵绵无绝之力。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柴陵郁
>我们本来与佛一样,具有一切智, 自然智, 无碍智(自性的表现)。但由于迷而未悟, 不但不得受用, 反承此心性之力, 起惑造业, 由业堕苦。展转沉迷, 轮回六道。尽未来际, 了无出期。一旦破除执著妄想,则自性现前,了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憨山德清
>这首诗主要抒发对世事无常、繁华易逝的感慨,首联用比兴的手法,春日杨柳一片生机,转眼秋风里菊花黄遍,“才”“又”形容时间之短暂,仿佛一眨眼春光即逝去了,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尾联用比喻直接发表议论,富贵荣华,都象梦幻和飞霜一样容易失去,美好的事物终究不能停留,人生就是充满了这样的无奈。诗句通俗浅显,格律却很严整,鲜明的对照更增添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使人产生共鸣,为之动容。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描写农夫插秧的时候,一根接着一根往下插。“低头便见水中天”:低下头来看到倒映在水田里的天空。“心地清净方为道”:当我们身心不再被外界的物欲染著的时候,才能与道相契。“退步原来是向前”:农夫插秧,是边插边后退的,正因为他能够退后,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插好,所以他插秧时的“退步”,正是工作的向前展进。
这首诗告诉我们:从近处可以看到远处,退步也可以当作进步。常人有一种倾向:看高不看低,求远不求近。譬如:某人学问比我渊博,就尊重他;某人钱财比我富足,就巴结他。如果此人条件比我差,就不予理会。殊不知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的道理。禅师们观看这个世界与常人就有显著的不同,譬如诗中说:“低头便见水中天”,就是要我们虚怀若谷低下头来,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无尽藏尼
>这首诗偈是唐朝无尽藏比丘尼的大作,主题是说:世人都在心外求法,用眼睛追求声色美,耳朵喜听各类音声,鼻子闻香嗅辣,舌头喜尝甘甜滋味,身体喜爱柔软触觉,心里喜欢各种分别。一颗心,每天都在追逐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迷魂失魄。而禅师们却只要一闭眼睛,不看、不听、不说,当下整个宇宙就都在他心中了。
>来是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鸟窠
>“来时无迹去无踪”,人的生与死都毫无痕迹可寻,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向哪里去。
“去与来时事一同”,在死生之间,只有一件事是相同的。是什么呢?就是迷惑。人从生到死,都无法摆脱迷惑。“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如果不能看破生命中充满了迷惑,那么人就只能陷入迷中一再沉沦,到最后一无所得。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
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
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
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佛曰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求苏轼的有代表性的名言,越多越好,解释一定要有,我看答案给分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句意: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表面是这样的意思: 墙里佳人的笑声慢慢越变越小,墙外的行人再也听不见了.多情的行人得不到回应,不由感到沮丧,为佳人的无情所懊恼.
延伸: 多情还是无情,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笑容绽开的时候,似乎总有泪隐隐相伴.只是伤了自己的,总是无情的人和事.爱没有谁对谁错的是非标准答案.我们只同情那些笑渐不闻声渐消的无望者,却在很多的时候,并没有去找一下自己的原因所在,却会在胡思乱想中,考虑一些莫名的东西.有一些是实际的,有一些是虚无的,空到虚无,各种怪异的念头便会丛生,像疯狂的野草一样四处蔓延,而这样的放纵,时常让自己的思维放肆而行,在无边无际的空间及时间里,悲天悯人,横眉冷对.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翻译:古代成大事的人,不仅仅有超世之才,还要有坚韧不拔之志 .这里的“惟”是副词, 用来限定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 这里的“亦”是副词,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 养生治性,行义求志. 翻译:养生必先养心,陶冶情操,追求美好.
佛心
一次苏东坡问佛印禅师:“禅师你看我象什么?”
佛印禅师说:“你象佛.”
苏东坡心中欢喜,又问禅师:“禅师怎么不问我看你象什么?”
禅师不答.
苏东坡说:“禅师你问我你象什么.”
佛印禅师满其愿,说道:“你看我象什么?”
苏东坡说:“我看你象狗屎.”
回到家中,苏东坡洋洋自得,对苏小妹说:“小妹,今天我把佛印禅师赢了,你想不想听听?”
苏小妹问到“你怎么赢佛印禅师的?”
苏东坡说“你想听听吗?听我讲给你.……” 苏小妹听后,说道:“佛印禅师没输,你输了.”
苏东坡不解,苏小妹说:“佛印禅师以佛心看人,看你象佛;你以狗屎心看人,所以……”
针锋相对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旁敲侧击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佛印正忙着做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东坡居士来访.
佛印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佛印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佛印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佛印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这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馀.”
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余),就请让我就来大饱口福吧!”
反唇相讥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王安石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动,一面墙向东倾斜.王安石出上句以戏东坡:“此墙东坡斜矣!”
苏东坡仰头大笑,即吟下联反讥王安石:“是置安石过也!”
嵌名为巧,双关尤妙.
暗助新郎
秦少游娶苏小妹时,被一难再难,及至新房门口,苏小妹再出一联: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观思索良久不得下联,苏东坡有心相帮,在远处拾一石子远远丢进湖中,秦少游受到启发,冲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
学无止境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寺态炎凉 苏东坡游莫干山时到一寺中小坐.寺中主持和尚见来了个陌生人,就淡谈地说:“坐.”又对小和尚喊:“茶.” 两人落坐交谈后,主持和尚发现对方脱口珠玑,料想此人不凡,就请客人进厢房叙谈.入室后,主持和尚客气地说;“请坐!”又叫小和尚:“敬茶!”再一打听,方知来者是赫赫有名的苏东坡,主持和尚连忙作揖打恭地引他进客厅,连声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苏东坡临走时,主持和尚请他题副对联.苏东坡胸有成竹,含笑挥毫,顷刻书就: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一盏明灯 一天,苏东坡和妹夫秦少游出城到郊外游玩,见小路上有个用三块石头垒起的“磊桥”.苏东坡用脚踢了一下石桥,同声吟出一句上联: 踢破磊桥三块石 他回头看看秦少游,要他对出下联.秦少游想了很久也没对出下联,回到家里闷闷不乐.苏小妹看丈夫一脸不悦之色,只道是出了什么事,一问才知是为了一句对联.她二话没说,就在一张纸上写了个“出”字,同时用剪刀剪成两段.秦少游顿时大悟,道出下联: 剪断出字两重山 注:上篇标题“寺态炎凉”,冷笑一声自以为不坏.这一篇的标题“一盏明灯”,是指秦少游不点不明,不过点了以后还是很明白的.一笑. 敷衍豪门 据说,苏小妹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选婿.当时消息一传出,呈文求婚者不计其数.其中有一豪门公子叫方若虚,他对小妹倾慕已久,闻讯后连忙应选.他呈上得意诗文若干篇,谁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笔在上面批了一联: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 苏东坡看到小妹的对联,可急坏了.方府豪门是得罪不起的,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联语后面各添一个字,把对联改成: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 方若虚读后真是欣喜若狂,他急于要见苏小妹以表衷肠.苏东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开大了不好收场,急忙托故阻止,说:“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扬,脸长,额突,不信我给你念首诗便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方若虚怎知是苏东坡在骗自己,还真以为苏小妹很丑,于是怏怏地走了. 苏门书香 一日,苏洵来到后花园内,只见山石间流过一泓淙淙碧水,微风中送来阵阵花香.红日西下,绿树掩映,一弯新月挂在半天之上.这位老先生顿时诗兴大发,忙唤来苏轼和小妹,三人拂石而坐,苏洵说道:“如此佳境,不可无诗.如今老夫拈出‘冷’、‘香’二字,我们各自吟出两句诗来,且要将此二字依次作为上下句的末字,吾儿以为如何?” 兄妹一起应道:“父亲说得好.” 苏洵见儿女一起应允,十分高兴,首先吟出两句诗来: 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间过来香. 苏轼一向以诗词著称,听了父亲的诗句,以为过平过俗,不以为佳.谁知正当他沉吟之际,调皮的小妹却开口道:“兄长平日作诗,思路何等敏捷,想当初嘲弄小妹额角长得高,那‘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的诗句,得来何等迅速,今日缘何思路闭塞?” 苏东坡一听,知道小妹又在调皮了,只是微微一笑,便吟出两句诗来: 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这苏小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妙,听了父兄的诗句,两相比较,觉得还是哥哥的略高一筹.心中寻思道:“长兄的诗句好则好,但嫌欠雅.”小妹略加沉思,恰好远处传来杜鹃的啼鸣,她闻声生情,也信口因此两句诗来: 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小妹诗句刚吟出,父兄不禁齐声赞好. 绝妙好骂 苏东坡被贬岭南为官,一日无事游山,只见一个小和尚跪在庙门口眼泪汪汪,十分奇怪,忙问小和尚因何如此?小和尚哭诉道,因为他在点灯时不小心将灯盏碰翻在地,打碎了.老和尚不但打了他,还罚跪庙门口三日.苏东坡一听很气愤,便走入庙内去见方丈. 庙中的方丈一听说是当朝才子苏学士来访,喜出望外.苏东坡一进庙门,那老和尚就百般奉承,死乞白赖地央求苏东坡留个手迹. 苏东坡对这个方丈十分憎恶,但为了使庙门口那个小和尚不再受苦,他答应了老和尚的请求,说:“写字可以,但必须请庙门口那个跪着的小和尚前来为我磨墨展纸.” 老和尚一听,立刻满脸堆笑,连声答应说:“阿弥陀佛,老纳遵从吩咐.” 小和尚磨好墨,展开纸,苏东坡奋笔疾书,一幅对联一挥而就: 一夕化身人归去,八千凡夫一点无 时隔不久,佛印云游来到此山,见了对联捧腹大笑,问老和尚:“这幅对联原是两个字谜,你没猜出来吗?”老和尚连忙追问是什么意思,佛印要过纸笔,挥毫写了两个字,拂袖而去. 难兄难妹 一天,苏东坡对苏小妹说:“都说你才智不凡,你要是能在一夜对好我出的对子,我就佩服你.”苏小妹笑答:“何须一个晚上.”苏东坡看她满有把握,就说出他的上联: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小妹听罢,暗称难度大,竟一时对不起.过了一会,她见月光下一个丫环端来茶水,触景生对: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东坡听了妹妹对的下联,连声赞妙.这副对联恰到好处地嵌入“水仙子”、“虞美人”、“碧玉簪”、“红绣鞋”、“声声慢”、“步步娇”六个曲牌名,而且用拟人手法赋予具体形象,出对巧,应对更妙.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东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词)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如今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愰忽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苏轼的这首江城子也是一首悼亡之作.但与前人相比,东坡这首词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的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27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而今想起,更觉人天永隔,备感痛楚.王弗逝世后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在政治上受到压制,心境是悲愤的;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已极.适逢亡妻十年忌辰,正是触动心弦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制.于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想到爱侣的死,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令人格外感动.接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不到,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假设,深沉、悲痛,而又无奈,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首词的意义更加深了一层. 词的下片才真正真正进入“梦境”.作者在梦中回到了故乡.在那里,与自己的爱侣相聚、重逢.这里作者描绘了一个朴实、感人而又美好的场景――“小轩窗,正梳妆”.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但东坡笔力的奇崛之处还在下边两句――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妙绝千古.正唯无言,方显沉痛.正唯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正唯无言,才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之胜,全在于此. 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清幽独,黯然魂销.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语).东坡此词最后这三句,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
爱护众生的诗句?
护生诗很多。1、放生 唐.陆甫里 万峰回绕一峰深,到此常修苦行心。 自扫雪中归鹿迹,天明恐有猎人寻。 2、劝打鸟者 唐·白乐天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及。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3、卫生集 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 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 物要死时汝求他,汝要死时天救汝。 延生种子别无方,戒杀放生而已矣。 4、劝食素 宋.慈受怀深法师 吃肉何如咬菜根,且图身口戒香薰。 莫言死后无因果,八两须还他半斤。 5、拟寒山诗 宋·慈受怀深禅师 老翁死却儿,昼夜捶胸哭。 痛心彻骨髓,叫云我孤独。 何不反思量?恣啖猪羊肉。 羊岂不心儿,猪亦有眷属。
描写无锡灵山的诗句?
无锡灵山是一座充满禅意和历史底蕴的文化名山,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为其赋诗。以下是一些描绘无锡灵山的诗句:
1. 无锡灵山有仙境,碧水青山见佛心。
2. 翠峰叠峦藏古寺,庙宇塔影映斜阳。
3. 登山揽胜寻禅意,松下清茶话古今。
4. 千年古刹香火旺,梵音悠悠伴钟声。
5. 绿林掩映翠微间,禅意悠然心自闲。
6. 太湖烟波映古寺,灵山秀色迷人眼。
7. 峰回路转见古寺,竹林深处访禅踪。
8. 灵山秀水育禅意,千古禅宗传美誉。
这些诗句展现了无锡灵山的自然美景、历史底蕴和禅宗文化。在游览灵山时,不妨细细品味这些诗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意境和韵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wowowoman.com/zuowen/76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一半黄梅杂雨晴,虚岚浮翠带湖明,闲云高鸟共身轻
-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 深涧饮渴虹,邃河生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