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咏松诗词赏析(关于云南大理的诗句)

咏松诗词赏析(关于云南大理的诗句)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26    点击:  189 次

咏松诗词赏析

网上有关“咏松诗词赏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云南大理的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歌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咏松诗词赏析诗歌,欢迎阅读与收藏。

咏松诗词赏析 篇1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出自杜荀鹤《小松》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

 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②蓬蒿(pénghāo):两种野草。

 ③直待:直等到。

 ④凌云:高耸入云。

 ⑤始道:才说。

 参考译文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创作背景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就如埋没深草里的“小松”,诗人由此创作此诗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赏析

 《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表达了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如今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遭到的是同样悲惨的命运。

咏松诗词赏析 篇2

 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

 唐代皇甫松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舡半欲沉。

 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译文

 滩头的细草连接着稀疏的林木,渔船在恶浪里欲沉欲浮。

 沙鸥白鹭在江上飞来飞去,还在寻找宿眠的旧浦。岂知去年的江岸,今年已成沙洲江渚。

 注释

 浪恶:形容浪翻腾很猛。罾(zēng)舡(chuán):渔船。罾,鱼网。

 宿鹭眠鸥:这里指欲睡的水鸟。鸥,一作“洲”。飞:一作“非”。

 沙觜(zuǐ):谓岸沙与水相接处。觜,嘴。

 赏析

 《浪淘沙》是较早的词调之一,形式与七言绝句同,内容则多借江水流沙以抒发人生感慨,属于“本意”(调名等于词题)一类。皇甫松此词抒写人世沧桑之感,表现得相当蕴藉。

 首句写沙滩远景:滩头细草茸茸,遥接岸上一派疏林。细草初生,可见是春天,也约略暗示那是一带新沙。次句写滩边近景:春潮带雨,挟泥沙而俱下,水昏流急,是扳臀罾捕鱼的好时节。但由于波浪险恶,罾船时时有被弄翻的危险。两句一远一近,一静一动,通过细草、疏林、荒滩、罾船、浪涛等景物,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荒沙野水的图画,虽然没有一字点出时间,却能表达一种暮色苍茫之景。正因为如此,三句写到“宿鹭眠鸥”就显得非常自然。大江有小口别通为“浦”。浦口沙头,乃水鸟栖息之所。三句初似客观写景,而联系末句读来,“旧浦”二字则大有意味。今之“沙嘴”乃“去年”之“江心”,可见“旧浦”实为新沙。沙嘴虽新,转瞬已目之为泪,言外便有余意。按散文语法,末句应为“沙嘴去年是江心”。这里语序倒置,不仅音韵和婉协律,而“沙嘴是江心”的造语也更有奇警,言外之意更显。

 偌大感慨,词中并未直接道出,而是系之于咏风浪之恶,沙沉之快。而写沙沉之快也未直说,却通过飞鸟归宿,认新沙为旧浦来表现。手法纡曲,读来颇有情致。前三句均为形象画面,末句略就桑田沧海之意一点,但点而未破,读者却不难参悟其中遥深的感慨,也就觉得那人世沧桑的大道理被它“一语破尽”。

咏松诗词赏析 篇3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翻译

 把松树拿到集市上去卖,我相信你的真实用意是好的。

 你想把这生长在深山溪边耐寒的松树,卖给富贵的人。

 窄长的松叶虽经过几度风霜,但春天开放淡淡的花儿不好看。

 都市长安历来喜欢粉红色的桃花和雪白的李花,可怜这些松树白白地染上长安街道的尘土。

 注释

 寒涧树:指松树。

 翠楼:华丽的楼阁,又指旗亭酒楼类场所。

 应少春:大略也见不到几许春意。

 徒:白白地。

 六街:指长安城中左右的六条大街。这里泛指闹市街区。

 鉴赏

 本来,松树是耐寒的树木,生长在深山大谷之中,葱郁轮囷,气势凌云。人们称赞它有崇高的品德,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卖松人为了求利,才把它送到长安,希望“卖与翠楼人”。这些富贵人家看惯了宠柳娇花,对松树的“瘦叶”、“淡花”的外表,是不屑一顾的。这样,松树崇高的美学价值在这种场合之中,就不会为人们所认识。翠楼人不爱寒涧树,卖松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的社会需要很不一致。即使松树得售于翠楼人,这时,它失去了原来生长的土壤,就不能托根了。在微婉的词句中,表明松树是大不该被送到长安来寻求买主。

 诗人慨叹的是长安只能够欣赏夭艳的桃李,松树的价值当然不被认识;但是卖松人不卖春花,只卖青松,似乎是认识到松树的美的价值了,可惜他不懂得这个社会。无怪乎所得的结果,只能使寒涧青松徒为六街尘染而已。

 用意很微婉,松树也只是一个比喻。诗人所讽谕的是:一切像松树似的正直而有才能的人,不用到长安来谋求出路,决不会得到这个朝廷掌权的人的重视,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像桃李一样趋时媚俗的人。这首诗对当时的社会是讽刺,对卖松树人是晓谕,是劝告;而那种不希求荣利的心情,却是诗人的自寓。

 据《唐才子传》称:“于武陵名邺,以字行,……大中(唐宣宗年号,公元847─860年)时,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这个决弃了长安的荣名利禄的人,因为平素有所蓄积于心,通过卖松这件事而写出了这首别具一格的讽刺诗来。

 创作背景

 唐代的长安是高门贵族豪华竞逐的地方。买花是当时贵族社会的一种风尚。“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买花》),利之所在,人必趋之。在待价而沽的浓香艳色中,居然连“瘦叶”、“淡花”的松树也出现了;于是诗人产生了感慨,叹息卖树人这种行为的不合时宜。

咏松诗词赏析 篇4

 五粒小松歌

 前谢秀才、杜云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选书多事,不治曲辞,经十日,聊道八句,以当命意。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翻译

 前些时候谢秀才与杜云卿叫我写《五粒小松歌》,我因为选编书集事情较多,没有时间写诗,经过十天,勉强写出八句,算是完成友人的意旨。

 小松树像一条小蛇,满身蛇鳞,蜿蜒曲折,新嫩的松花松果像清香的米粒,被仙人当食物采摘。

 那松叶浓绿有光,像在水中浸过,一束束龙须般的针叶,整齐得像用剪刀剪成。

 小松树的主人壁上高挂着州邑地图,主人堂前进进出出的多是俗儒。

 月明露白的秋夜,小松树似在流着泪滴:“山石和溪云,你们是否还肯写信来对我眷顾?”

 注释

 选书:按一定标准,选辑某人的作品,编集成书。

 曲辞:这里指诗歌。

 蛇子蛇孙:比喻小松枝干。

 洪崖:传说中的仙人。

 龙髯:龙须,比喻松树的针叶。

 州图:州县的地图。

 溪云:山涧的云霭。

 书:书信。

 创作背景

 据诗序可知,此诗为友人所作,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以后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之职时期。

 赏析

 此诗前半首咏小松树,形容小松的姿态。五粒小松,即华山松,生长在深山中,石笋相伴,溪云回护,迎风挺立,经霜常绿,舒展自在而富有生机。但是,五粒小松一旦进入主人的深院,移栽如盆子,细丝捆束,铰刀修剪,失去了自由生长的可能。诗人在小松树的姿态描写中,已经将自己备受压抑拘束的生活感受注入,意含象中,寄托遥深。

 后半首写小松树不得其所,它被摆在主人堂前当点缀品,主人壁上挂着粗俗的州县地图,主人交游的多是志趣不高的朋友。小松树在孤独、凄凉的环境里,只能对月坠泪,感伤自己的遭遇,遥想深山里曾经相依相伴的石笋和溪云,不知它们还忆念它否。诗人借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将不满现实的束缚压抑,渴望自由的心绪,蕴含于姿态奇特的小松树形象中,思致婉曲,别具情趣,思想和艺术绾合得非常巧妙自然。

 全诗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也有伤感情绪的流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咏松诗词赏析 篇5

 题松汀驿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

 翻译

 无边的山色,连接着遥远的天空,东南的泽国,在苍茫的烟波之中。

 多么明亮的海水,托出一轮红日,明镜般的江水,风掀银浪起涛声。

 山路险峻啊,只有飞鸟才能通过,人烟稀疏啊,连接着弯曲的小路。

 隐居的旧友哟,你在泽国的何处?我跑遍了五湖,未寻到你的行踪。

 注释

 松汀驿:驿站名。在江苏境内太湖的边上。

 含:包含。

 空:指天空。

 苍茫:形容无边无际的样子。

 泽国:形容水多的地方。此指太湖及其吴中一带。

 海:地面潴水区域大而近陆地者称海。

 先见日:因东南近海故。

 江白:江水泛白波。

 迥:远。

 鸟道:指仅容飞鸟通过的道路,比喻险峻狭窄的山路。

 人烟:住户的炊烟,泛指人家。古人烹饪时都以柴草为燃料,燃烧时会产生浓烟,所以见到炊烟就表示有人居住。

 旧遗逸:旧日的隐逸之士。此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遗逸,隐士;遗才。

 五湖:此指太湖。

 赏析

 松汀驿只是太湖东岸边上的一个供人宿食及停车置马的小旅店,但却美景无限,可见太湖的美名绝非虚传。太湖古称震泽、笠泽、五湖,面积古称三万六千顷。因为水秀山明,湖中水产丰富,所以开发得很早,在春秋时代就是吴王夫差打猎游憩的地方。

 此诗前六句描写了山色、水光、东海日出、白浪涛声,以及山间险峻的羊肠小道,用江南水乡的特有景物构成了一幅气象壮阔、风光明丽的风景画。结尾二句意义不甚可解。唐汝询解云:“因想世人皆以五湖为隐士栖逸之所,殊不知古时之遗逸,乃有不居五湖而在此中者。其意必有所指,地既无考,人亦宜阙。”因此他就说结句有含蓄,实则含蓄些什么,他自己也说不出。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删去了唐汝询的解释,批云:“其驿或在吴越间,故望五湖而意其有逸民。”后来屈复却说:“言高原小径,既通人烟,则遗逸斯在,而那知其不然也。”三家对结句的体会,都不相同。因为“那知”和“不在”的关系很不清楚。唐解“那知”为“岂知”,意为:岂知旧时隐士,不在五湖而在此地。吴解“那知”为“安知”,意为:怎么知道旧时的隐士不会在这五湖中呢?屈解“那知”亦为“岂知”,但是作肯定语气。施蛰存则认为,这里的“旧遗逸”指旧时隐士,可能就是范蠡。他把最后两句的意思理解为:但恨如今的五湖中,已无范蠡可追随。这末二句是从前面“人烟小径通”的进一步联想而来。“五湖遗逸”是整幅风景画的一个构成部分。前六句是实写,后二句是虚写,虚实结合,给此诗带来了想象的空间和余味,而避免了板滞之嫌。

 题目“松汀驿”,从来没有人加注,不知在什么地方。唐汝询云:“驿之所在未详,疑必依枕山陵,襟带江海。其高原险绝,则为鸟道;其小径幽僻,则通人烟。斯固隐沦之所藏乎?”唐汝询、吴昌祺都是松江人,却不敢设想这个“松汀驿”乃是“松江驿”之误。在题咏旅途的'唐诗中,没有见过第二个“松汀驿”,而“松江驿”却是常见的。许浑、窦巩都有题松江驿诗。由吴入越,舟行必取道松江。松江驿在太湖之东,故诗云“苍茫泽国东”。这个江字,大约很早已误成汀字,故各本都作松汀,而无法在地理书中找到作注的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到太湖找不到朋友,落脚在湖畔一个名叫松汀驿的驿站时,题在壁上的诗。张祜始居姑苏(今江苏苏州),后隐居丹阳(今属江苏),其一生行迹主要在苏南太湖附近一带地方。

咏松诗词赏析 篇6

 原文

 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翻译

 我曾经住在惠州的嘉祐寺,信步走到松风亭下,感到腿酸疲乏,很想找个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抬头望向松风亭,还在高处,心想这么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就这样想了一会儿,忽然对自己说:“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为何要到亭子里才能休息。”于是心情一下子放松了,好像已经挂在渔钩上的鱼儿忽然得到了解脱。如果人们都能领悟随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马上就要上阵杀敌,耳边听得战鼓声声,想到前进杀敌也是死,逃跑受到军法处置也是死,到那时,一样能放下顾虑,很好地休息一番。

 注释

 松风亭:在广东省惠阳县东弥陀寺后山岭上。

 尝:曾经。

 寓居:暂居。

 惠州:今广东惠阳县。

 嘉祐寺:故址在白鹤峰以东,明代改建城隍庙。

 纵步:放开脚步走。

 就:靠近。

 止息:停下来休息。

 宇:屋檐。

 木末:树梢。

 意谓:心里说,文中有“心想”之意。

 由是:因此。

 虽:即使。

 兵阵:两军对阵交锋。

 死敌:死于敌手。

 死法:死于军法。

 恁么时:这时候。

 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创作背景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章悖为相,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州)。十月,苏轼到达惠州,居住在嘉祐寺,游览松风亭时作此文。

 赏析

 文章题目标明“记游”,本可记述游历经过和松风亭的由来及四周的景物。但苏轼非为叙事,而是明理。从“意谓如何得到”,悟出世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的道理。这种即时放下,随遇而安,“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的旷达态度,正是苏轼从自己丰富的人生磨砺中,触动外物,偶然得之的。一件本来令人沮丧的遭遇,换个角度想,豁然开朗,“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这种思考方式,在后来贬谪过程中不断从苏轼笔下表现出来,这既是苏轼对自己生活困境的一种积极反抗——以乐处哀,又是苏轼在具体现实中始终不堕其精神品格、自我提升到一种旷远开阔境地的呈示。

 文章读来有味,是因为作者写出了他由“思欲就床止息”到悟出“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后的自得心情。这自得既表现在他对作出决定后“是心”“忽得解脱”的描述,又表现在他对“若人悟此”当有之事的想像。其实,他的自得,实是对随遇而安人生态度的肯定。小品仅记作者生活中的一点感受,并不追求情节的完整和事理的严密,思之所至,笔亦随之。又出语平淡、通俗却意味深永,能真实再现作者为人坦诚、天真、达观、有趣的一面。

 文中写苏轼思绪变化过程,跌宕起伏,顿挫有致。深刻的道理能用家常话说出,真率亲切。其间几处宋时口语的运用,更能收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咏松诗词赏析 篇7

 松树塘万松歌

 清代洪吉亮

 千峰万峰同一峰,峰尽削立无蒙茸。千松万松同一松,千悉直上无回容。

 一峰云青一峰白,青尚笼烟白凝雪。一松梢红一松墨,墨欲成霖赤迎日。

 无峰无松松必奇,无松无云云必飞。峰势南北松东西,松影向背云高低。

 有时一峰承一屋,屋下一松仍覆谷。天光云光四时绿,风声泉声一隅足。

 我疑黄河翰海地脉通,何以戈壁千里非青葱。不尔地脉贡润合作天山松,松干怪底一一直透星辰宫。

 好奇狂客忽至此,大笑一呼忘九死。看峰前行马蹄驶,欲到青松尽头止。

 赏析

 清代的贬谪之臣多充军新疆。因此,人们一提到新疆,总想那是戈壁千里、飞沙走石的不毛之地。然而,一些躬践斯土的迁客骚人,耳闻目睹,亲身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优美、奇瑰的境界之后,引起阵阵慨叹,从而忘记旅途艰辛及遭贬的忧伤,挥笔写下了大量传颂千古的边塞诗。洪亮吉就是其中之一。这首《松树塘万松歌》是他流放伊犁,途经松树塘时所作。松树塘在哈密和巴里坤之间。由哈密北上,到达天山山顶,下望便是松树塘。诗写新疆巴里坤松树塘的山峰之异,松树之奇,抒发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作品紧紧扣住峰、松的奇异落笔,可分为两部分。开头至“风声泉声一隅足”,主要写景,具体描写峰、松的千姿百态,浓笔重抹地渲染峰、松的奇异;“我疑黄河瀚海地脉通”至结尾主要抒发感慨,同时又用情感的激荡来衬托景物的奇异。

 请看,山峰聚集,青松挺拔,一派葱郁,使人几忘身居塞外;而与峰峦峭壁接壤的,又是没有半点绿色的戈壁,境界自与内地不同。进入山中,则一峰青松笼翠,一峰松顶负雪;松梢沐浴红日,披上一层霞光,松荫浓郁又如雨前黑云。这种色彩的斑驳,望去煞是好看,为松树塘蒙上一层神奇色彩。作者不仅正面描写松树塘的奇异,又以云来衬松,写出动态。“无峰无松松必奇,无松无云云必飞。峰势南北松东西,松影向背云高低。”绘出云在奇松旁缠绕、飞卷、飘动,恰似一幅云松图。“有时一峰承一屋,屋下一松仍覆谷”,写出万松的层次美,众多的青松在峰间姿态各异,富于立体感,更显出奇异,使人如历其境。同时以屋衬松,也增添了生活气息。面对如此奇景,诗人发出由衷的赞叹:“天光云光四时绿,风声泉声一隅足。”赞叹之余,引起作者的暇想,诗歌过渡到第二部分。

 诗人怀疑黄河与瀚海在地下有一脉相通,否则,何以千里戈壁寸草不生,而此处却松青石润、郁郁葱葱!面对如此秀丽壮美的境界,作者心旷神怡,忘记了贬谪的烦恼,旅途的艰辛,“好奇狂客忽至此,大笑一呼忘九死!”表现了旷达兴奋的情怀。这正是松树塘的魅力!所以,诗人这种激荡、昂扬的精神境界,又衬托出松树塘景观的奇异以及特有的感人之处。

 “奇”是全诗的眼目。峰奇松亦奇,松奇峰更奇。既有正面描绘、渲染,又有云的烘托、风的烘托、泉的烘托。语言通俗而又奇崛,运用同词反复的手法,势如滚珠,绘出峰峦、翠松的千姿百态,气势奔放,动感很强,令人神往。

关于云南大理的诗句

取名字,男女都要有,最好是从古诗中来取。 一般中国人讲究取名字是“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

1、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

2、燕飞。《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3、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谨慎。如台湾有艺人名萧淑慎。

4、惠然。《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然,顺从貌。

5、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2010版三国里就加了个叫静姝的角色Orz。下文还有个“静娈”,都是娴静美丽的意思。

6、炜彤。《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红色。炜:光彩。

7、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8、燕婉。《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燕婉:安静和顺,也指如意郎君。字面漂亮,但这一篇《新台》主旨是讽刺卫宣公的**,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

9、如云。《{风?君子偕老》:“I发如云,不屑也”。如云:像云一样众多。《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屈原《湘夫人》:“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10、邦媛。《{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国家。媛:美女。另有“邦彦”――《郑风?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彦:杰出的人才。如北宋有词人名周邦彦。

11、灵雨。《{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灵雨:及时雨。需要指出的是,南方人分不清前后鼻音,该词极易被念成“淋雨”,再取个“落汤鸡”的外号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

从古诗中取名字 十月的生日花是木芙蓉

清姿雅质的芙蓉花,古人对它的评价极高,有诗曰“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长物志》云:“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有“照水芙蓉”之称。庭院、坡地、路边、林缘、屋前,栽作花篱皆很合适,在寒冷的北方也可盆栽观赏。

木芙蓉又名木莲,因花“艳如荷花”而得名,另有一种花色朝白暮红的叫做醉芙蓉。木芙蓉属落叶灌木,开在霜降之后,农历十月就可以在江水边,看到她如美人初醉般的花容,与潇洒脱俗的仙姿。木芙蓉的花神相传是宋真宗的大学士石曼卿。宋代盛传在虚无缥缈的仙乡,有一个开满红花的芙蓉城。据说在石曼卿死后,仍然有人遇到他,在这场恍然若梦的相遇中,石曼卿说他已经成为芙蓉城的城主。因为在众多传闻中,以石曼卿的故事流传最广,后人就以石曼卿为十月芙蓉的花神。

找了几首诗

经乱离后天恩 李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男:刘清饰

木芙蓉 王安石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燕脂色未浓。

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欲妆慵。

男女合用:刘燕青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女:刘蓉霜

木芙蓉 柳宗元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露繁。

丽影别寒水,芳委前轩。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

男女合用:刘繁影

辛夷坞 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引用古诗中有内涵的取名!!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阀 吕琴诗――谐音:(屡情丝) 在今后的感情方面能够理性地去看待,并在自己的饱满的感情和生活的丰富履历,处变不惊,从容面对,这应该也是您老想看到的吧!

意解: 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

求从诗词中得一名字 孤烟

求取个女孩名字,最好从出自古诗词的 星轩、指轩辕星官。古代以其中一颗大星为女主的象征。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文选?颜延之》:“坤则顺成,星轩润饰。”

若华、古代神话中若木的花。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天问》:“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芳华、亦作“芳花”。香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芳蕤、盛开而下垂的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晋陆机、《文赋》:“播芳蕤之馥馥,从青条之森森。”

芳苓、香草名。指莲。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文选っ冻恕罚骸Pxg蓼,蔓草芳苓。”

慧艳、聪明美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后生一女,稍长,极慧艳。”

慧语、妙语。、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程羽《鸳鸯牒》:“步非烟慧语谁聆,娇花不赏,飘香坠粉,亦复何疑。”‘

俊慧、秀美聪明。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俞正燮《癸巳类稿?韩文靖公事辑》:“爱妓王屋山,俊慧非常。”

芳蔼、芳香而繁盛。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芳菲、花草香美的样子。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浩丽、壮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司空图、《成均讽》:“江天浩丽,杳春思于龙舟。”

曼丽、美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曼丽之容不悦于目,郑卫之声不过于耳。”

潆泓、水回旋深广貌。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王]运《珍珠泉铭》序:“兹泉潆泓,冲q清澜,百步傍流,带垣通舟。”

泓稀⑺深广。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吕坤《序》:“其既放也,泓_Y,若千里悬流,四达而不可穷。”

管彤、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澹雅、淡泊高雅。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图画》:“夫画者澹雅之事。”

博艺、博通艺文。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孔子家语?弟子行》:“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

悠柔、悠扬柔和。适用于女孩取名字。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何逊诗,语语实际,了无滞色。其探景每入幽微,语气悠柔,读之殊不尽缠绵之致。”

彬蔚、富有文采。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陆机《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博容、度量大。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桥玄传》:“懿德高轨,泛爱博容。”

懿美、懿,美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尔雅》“懿,美也”。

瑾瑜、比喻美德贤才。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今世所G,怀瑾瑜而握兰桂者,悉耻为之。”

钟灵、凝聚天地间的灵气。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成语“钟灵毓秀”。

宛海、傲露、青珊、安梅、碧亦、绮柏、秋文、听海、之晴、灵曼、冰晴、碧秋、觅芙、易兰、芷珍、新柔、问柏、诗蓝、采白、雪双、凌珊、映双、孤云、白蓉、惜松、凝菡、听丝、语荷、以蕾、若荷、千雁、山霜、访旋、碧天、芷菱、白儿、新晴、若丝、雁卉、怜竹、含丹、如烟、水梦、幼蝶、宛灵、白雪、恨旋、冷波、靖容、雁曼、小枫、夜寒、又珊、绮天、平云、曼霜、夜香、水旋、向竹、冷柏、丹绿、乐梅、宛瑶、寄翠、巧文、元岚、芷曼、傲桃、静露、小旋、访柏、乐儿、慕春、映天、绿雁、妙春、春青、痴夏、寄槐、友芹、南寒、映薇、以珍、盼槐、新卉、翠萍、代菱、白山、芷松、灵桃、秋萱、巧寒、涵灵、亦桃、梦彤、迎夏、妙南、紫波、紫蕾、白儿......>>

能用于起名的诗句? 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历史上留传下来的优美杰出的诗词文章,简洁精粹或含义深造的成语典故等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名取有意,摘取文章、诗词浓缩起名,如“陈设古玩,名有攸宜”。(袁枚《随园诗话》)。即体现了我们传统民族文化的精粹,可引以为自豪;又适应了社会生活文化环境,显得新颖脱俗。典雅工巧,含蓄隽美,意味深长,而且不易与人重合。

古往今来,《诗经》、《论语》、《史记》、唐诗宋词等不仅教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而且摘取其中文字取名的大有人在,特别是在文化阶层,以此周易起名更成为一种风气。

唐代茶圣陆羽,字鸿渐,其名、字出于《易经》,“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现代教育家杭苇,原名杭锡奎,上学时校长根据《诗经?河广》中“谁谓河广?一韦杭之”的意思给取名杭苇,字一之。

无产阶级革命家张太雷,幼名张泰来,泰来是他外祖父据《易经》中“否极泰来”之意取的名。后来他取谐音表明宏大的抱负,愿把自己化做巨雷,冲破旧罗网。

评论家、美学家王朝闻,原名王昭文,因对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特别欣赏,取其义,又取原名谐音,而名“朝闻”。

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之名出《庄子?逍遥游》“是其尘后秕糠,将犹陶铸尧舜也”。唐代皮日休《房杜的相国》诗中亦云: “遂使后世民,至今受陶铸。”陶铸即造就培养之意。

方志敏烈士之名出自《书?说命下》: “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后有成语“逊志时敏”,意为谦逊好学,时刻策励自己。

“雨巷诗人”戴望舒,原名戴朝宗。望舒取自楚大诗人屈原的名作《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即神话中月神驾车的神,后来成为月的代称。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记者、出版家。他原名邹恩润,因其一生的主要著述及许多活动都用“韬奋”这个笔名,他的原名反被所淹。关于韬奋一名,他曾向人解释过:“韬”是韬光养晦(出自《旧唐书》),“奋”是奋斗不息,用以自勉的意思。郭沫若曾就他的笔名作过一嵌名对联:“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待读良书”。这副对联对我们也是很有教益的。

还有作家东方既白,名出自苏武《前赤壁赋》中“不觉东方之既白”。东方是复性。

著名作家谢冰心之名,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一名会使人想起清高之志,纯洁之情。

现代作家张恨水,原名张心远。恨水一语也寓含着一段深意。南唐后主李煜《乌夜啼》词云:“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张恨水幼年酷爱词章,读了李后主此词后,从中悟到光阴像流水一样白白逝去。“恨水”一名会使我们感慨光阴如水流逝,务须严格律己。

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原名王运生。自幼崇拜民族英雄,当他读《木兰辞》,看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名句时,十分向往那种奋战疆场、马革裹尸的战斗生涯,遂改名若飞,表达了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豪气与救民的迫切心情。

从以上名字的由来可见,从古文、古谚中摘字取名,立意新颖,语意隽奇,怡人耳目,可使人名寓意深刻,韵味悠悠。同时人名中浓缩反映出的优秀诗词的清词丽句,既可以发人深思,引人回味,又可以反映出多种不同的风格。如欲表豪情壮志,可取壮飞(李白诗: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白羽泸纶诗:“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志丹、留丹(文天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欲求超脱高雅,可取乔木(《诗经?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帆影(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飘然(杜甫诗:“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从古诗中取名字 5分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取竹芳二字

给女儿起名 从古诗中取名字 王沧月 王暖烟 王沧玉 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王绮落 绮窗风落泪,花落谁人知?

王朝朝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王栖梧 柳永《凤栖梧》

王兮忆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王星辰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王窈淑 窈i淑女,君子好逑。

王风月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王落微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王影怜 王怜卿 王卿怜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王幽梦 王夜幽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王谙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取名,从古代文献比如诗经里取两个字 先说男孩的。

1、实获,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邶风?绿衣》

2、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薪。《诗经?邶风?凯风》

3、嘉宾,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4、甲兵,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5、景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女孩:

1、舒窈。《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舒:舒缓轻盈貌;窈纠(jiǎo)其实是连在一起的,体态窈窕貌。

2.楚楚。《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楚楚:鲜明貌。蜉蝣是一种短命的小虫,故而此篇的基调是消沉的。

3、.美淑。《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采苓。《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诗经》中,“采~”形式的词语多次出现,除此之外,还有“采蘩”、“采薇”、“采菲”、“采芑”、“采菽”等。

4、如英。《魏风?汾沮洳》:“美如英”,下文还有“美如玉”。如花似玉貌。

5、.菁菁。《唐风?m杜》:“有m之杜,其叶箐箐”。菁菁:草木茂盛。

给女孩子取名字古诗词 李沅芷 《楚辞?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李秋水 秋水共长天一色

李原梦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李婉清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李潇潇萧萧几叶风兼雨“

李忆初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李明雪独出门望前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李浅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李遥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李清梦”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李潋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简单初中古诗赏析五首

1. 跟大理有关的诗句

《云南即事》

作者: 楼琏(明代)

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

摩岁中山标积雪,纳夷流水带金沙。

翠蛙鸣入云中树,白雉飞穿洞口花。

独有江南征戍客,寻常清梦苦思家。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云南》

作者: 皮日休(唐代)

云南背一川,无雁到峰前。墟里生红药,人家发白泉。

儿童皆似古,婚嫁尽如仙。共作真官户,无由税石田。

《云南曲》

作者:刘湾(唐代)

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

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四明山诗·云南》

作者: 陆龟蒙(唐代)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若得山颜住,芝差手自携。

《送云南上人》

作者: 释行海 (宋代)

雁云蛩雨异乡秋,闻道君家水石幽。

时节飘零皈去好,路歧南北使人愁。

2. 关于大理的句子

1、天下风花雪月,人间魅力大理!

2、一生不能不到的地方

3、养生宜居地,名流隐世桃花源!美景如画。

4、青山绿水见纵马高歌 云淡风轻,天高海蓝 苍山如屏叠翠,洱海如镜如琴 依旧弹奏着那一曲{高山流水,寺古松森。 渔船 古松 古街 古城 纵马高歌在千年不变的如画风景里 身置仙境 心止于此 夫复何求

5、柔软时光里的风花雪月,天龙八部中的逍遥江湖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关于风花雪月的梦,在大理的柔嫩时光里,每个人都能像段王爷一 样的风流洒脱,也许你是段誉,也许你身边也有王语嫣,你有你的江湖,让一生中所有闲 暇的时间都逍遥在那些风花雪月的传说里。

6、悠闲慢生活,岁月轻逝人不老。 阳光很暖 空气很鲜 水很甜

7、有人说大理的阳光很营养,也有人说大理的阳光像很轻很柔的蚕丝被,我说大理的阳光是一种奢侈品。这里的空气很鲜,清新得沁人肺腑,略带一种绝世的淡淡的怡香,有人说大理水清冽爽口,适合品茗,我想尝到了一种让人全身弥漫幸福的甜美,难怪很多人喝一口水就能开心的笑上半天。

8、这是一片充满传说和神奇的土地,人们总是活在那些千百年来耳熟能详的故事里,他们应该不会老去,也不会死去,因为生命在这里就是一卷传奇,和那些深爱大理的神仙一样,会活在后人们的谈笑里,延续关于大理的传说!

9、大理三月街: 千年一街 千年一梦 从观音大士降妖除魔开始,每年农历三月十四,三月街如期迎来热闹的集市,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从不间断,仿佛观音从未离开,仿佛一切就在昨天。三月街的存在是一个梦,是一份感怀。生活在大理的每一天,我心都经历千年的穿越,每过一天,仿佛多活一千年。

10、大理火把节: 火把节是这里特有的节日,彝族过节是为了 他们的先祖,而民间广泛流传的白族火把节起源是“火烧松明楼”的故事。相传在唐代,大理地区六诏之一的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企图吞并 其他五诏。六月二十四这天,皮逻阁诱召各诏首领到松明楼喝酒,纵火将他们烧死。之后皮逻阁见柏节诏王的夫人貌美聪慧,便逼她为妾。柏节夫人假意答应,但回去将丈夫掩埋后,率众与围城的南诏兵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后与六月二十五日投海而死。白族节为了缅怀柏节夫人的刚烈与贞洁,此风俗从南诏时期沿袭至今!

11、奇风异俗 从远古传来的沁灵睐晚 不同的村落有不同的本土崇拜,大多数白族白族本主庙里塑有大黑天神金身。相传三月初三,玉皇大帝得知几位大仙私逃人间,不禁大怒。他来到南天门向下看,人间一派春光胜过天宫。他命令一名侍者带着瘟药下凡,去毁掉人间。侍者驾云来到云南上空,正值三更半夜。他打开瘟药瓶,心里左右为难:撒下去吧,他不忍心毁掉这美好的人间,不撒下去吧,违背玉帝圣旨要上断头台。他正举棋不定,忽听得雄鸡高叫,白家人笑声明朗。这生命的声音牵动他的心。他决心牺牲自己拯救下方生灵,便把瘟药全喝道自己的肚里,立刻全脸发黑,浑身发肿,从天上掉到地下。白族人民把他尊为“大黑天神”!

12、尝不尽的民间美食,数不清的风味小吃。 从喜洲粑粑到巍山扒肉饵丝,从诺邓火腿到永平黄焖鸡,从风味土八碗到密祉豆腐宴,古城的烤乳扇,烤饵块,凉鸡米线,炝螺丝,豆鼓,油鸡枞,南涧的油粉,凤仪的生皮和涮菜,洱源的雕梅,话梅等果脯,鹤庆的猪肝炸,弥渡卷蹄,酸腌菜,子母辣等上千种大理国宫廷美食,足以让人花一辈子的时间,去慢慢品尝。多数人穷一生的时间,都没能将这里的所有美味尝个遍。

13、大理—梦开始的地方,心安歇的家园! 这里没有沙尘暴,这里只有艳阳天! 这里是人间最适合居住的地方,聚天地之灵气,兴万物之蓬发! 所以,来大理置业吧,坐拥苍洱,悠品人生。 我有一所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每天清晨和苍山洱海一起醒来,健康活过一百岁!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

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辖大理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8个县以及漾濞、巍山、南涧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境内以蝴蝶泉、苍山、洱海、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

3. 形容"大理"的句子有哪些

1.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关于风花雪月的梦,在大理的柔嫩时光里,每个人都能像段王爷一 样的风流洒脱,也许你是段誉,也许你身边也有王语嫣,你有你的江湖,让一生中所有闲 暇的时间都逍遥在那些风花雪月的传说里。

2. 有人说大理的阳光很营养,也有人说大理的阳光像很轻很柔的蚕丝被,我说大理的阳光是一种奢侈品。

3. 大理—梦开始的地方,心安歇的家园!这里没有沙尘暴,这里只有艳阳天!这里是人间最适合居住的地方,聚天地之灵气,兴万物之蓬发!

4. 来大理置业吧,坐拥苍洱,悠品人生。我有一所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每天清晨和苍山洱海一起醒来,健康活过一百岁!

5. 天下风花雪月,人间魅力大理。

6. 养生宜居地,名流隐世桃花源!美景如画。

7.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关于风花雪月的梦,在大理的柔嫩时光里,每个人都能像段王爷一 样的风流洒脱,也许你是段誉,也许你身边也有王语嫣,你有你的江湖,让一生中所有闲 暇的时间都逍遥在那些风花雪月的传说里。

8. 这是一片充满传说和神奇的土地,人们总是活在那些千百年来耳熟能详的故事里,他们应该不会老去,也不会死去,因为生命在这里就是一卷传奇,和那些深爱大理的神仙一样,会活在后人们的谈笑里,延续关于大理的传说!

9. 从观音大士降妖除魔开始,每年农历三月十四,三月街如期迎来热闹的集市,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从不间断,仿佛观音从未离开,仿佛一切就在昨天。三月街的存在是一个梦,是一份感怀。生活在大理的每一天,我心都经历千年的穿越,每过一天,仿佛多活一千年。

10. 火把节是这里特有的节日,彝族过节是为了 他们的先祖,而民间广泛流传的白族火把节起源是“火烧松明楼”的故事。

11. 从喜洲粑粑到巍山扒肉饵丝,从诺邓火腿到永平黄焖鸡,从风味土八碗到密祉豆腐宴,古城的烤乳扇,烤饵块,凉鸡米线,炝螺丝,豆鼓,油鸡枞,南涧的油粉,凤仪的生皮和涮菜,洱源的雕梅,话梅等果脯,鹤庆的猪肝炸,弥渡卷蹄,酸腌菜,子母辣等上千种大理国宫廷美食,足以让人花一辈子的时间,去慢慢品尝。多数人穷一生的时间,都没能将这里的所有美味尝个遍。

12. 这里的空气很鲜,清新得沁人肺腑,略带一种绝世的淡淡的怡香,有人说大理水清冽爽口,适合品茗,我想尝到了一种让人全身弥漫幸福的甜美,难怪很多人喝一口水就能开心的笑上半天。

13. 把一泓清水倒映十余点苍雪,生出万千景象;将三月柳丝拂开几片望夫云,流传几许情殇。

14. 云弄古幽泉,凭玉镜涵晶,坐凉亭飞阁,品醇酒香茗,蝶树银花疑晓梦;龙关开视野,枕花屏叠翠,面碧洱海舟,听民歌白调,诗囊画箧快平生。

15. .蝴蝶舞翩跹,为万紫千红飞去飞来,前生疑是庄周化;青山留胜迹,有层峦迭嶂宜晴宜雨,此地重吟道韫诗。

4. 古代著名诗人,有赞美大理的诗吗,是什么诗

七律·大理古城随想花映闲池柳拂栏,风华烟雨等闲观。

苍山月隐浮云绕,洱海风清碧浪涟。古国城楼迷雾霭,佛都塔影耸云端。

英雄伴鹤随风远,功过飘零逝似烟。七绝·印象云南之游大理古城古城大理换新颜,三月街前看紫鬟。

满目琳琅繁盛景,捻来五彩作巾纶。七绝·七彩云南游大理古城寻古离城又一城,传来南诏会盟声。

吾今欲问徐霞客:谁赋风花雪月情?七律·大理古城襟怀舒展乐优游,古市繁华喜入眸。往日城墙成霸业,今朝景点显****。

门前涧水家家柳,店里纯银饰饰畴。热土一方荣万户,和谐社会写金秋。

五绝·大理古城(新韵)小桥流水绿,铺面古香藏。幽巷人如织,金花弄靓妆。

虞美人影·大理古城作清流石板纵横去,颤颤马樱红雨。满目彩云归路,人伴斜阳暮。

天涯客对天涯诉,怕更萦萦无语。月影重重窗树,叹息如南浦。

5. 有关大理的诗句

大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在诸多风景名胜之中,以风、花、雪、月四景最为著名和引人入胜。

关于风、花、雪、月四景,千百年来,在当地白族人民中世世代代传诵着一首谜语诗,使大理老少都熟识风、花、雪、月四景。

诗曰:

虫入凤窝不见鸟(风),

七人头上长青草(花);

细雨下在横山上(雪),

半个朋友不见了(月)。

1962年1月,著名作家曹靖华游过大理之后,对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感慨万千,赋留风花雪月诗一首:

“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诗立意新,对仗工整,点出了风花雪月四景及其联系,让人玩味无穷。

6. 有关大理的诗句有哪些

1. 虫入凤窝不见鸟(风),

七人头上长青草(花);

细雨下在横山上(雪),

半个朋友不见了(月)。------大理四景-风花雪月

2. 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3. 古木成阴芳草鲜,相携同看水中天。

浮香玉露应犹在,北望苍茫又一年。------1962年1月,著名作家曹靖华

4. 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

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云南曲》刘湾

5. 大理风光好,白族巧筑鲜。

三坊一照壁,五井四合天。

洱海苍山秀,蝴蝶圣地缘。

人间有胜景,最美在云南。-------《云南风光》黄山峰

诗句,读作:shī jù 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宋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后,诗句内容逐渐扩充和演绎,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诗句演变成没有了字数的限制的自由体诗歌。

7. 关于大理的诗句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韦小宝七个老婆:沐剑屏、方怡、建宁公主、曾柔、苏荃、双儿、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8. 描写大理的古诗词

描写大理的诗句:

《忆游云南》

作者:碧野孤鸿

古木成阴芳草鲜,相携同看水中天。

浮香玉露应犹在,北望苍茫又一年。

《云南风光》

作者:黄山峰

大理风光好,白族巧筑鲜。

三坊一照壁,五井四合天。

洱海苍山秀,蝴蝶圣地缘。

人间有胜景,最美在云南。

《云南曲》

作者:刘湾(唐代)

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

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四明山诗·云南》

作者:陆龟蒙(唐代)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若得山颜住,芝差手自携。

《送云南上人》

作者:释行海(宋代)

雁云蛩雨异乡秋,闻道君家水石幽。

时节飘零皈去好,路歧南北使人愁。

注:唐诗三百首

《云南即事》

作者:楼琏(明代)

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

摩岁中山标积雪,纳夷流水带金沙。

翠蛙鸣入云中树,白雉飞穿洞口花。

独有江南征戍客,寻常清梦苦思家。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云南》

作者:皮日休(唐代)

云南背一川,无雁到峰前。墟里生红药,人家发白泉。

儿童皆似古,婚嫁尽如仙。共作真官户,无由税石田。

#能力训练# 导语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诗更是文化中的一绝,各类诗词不仅是诗人的生活经历,简短文字所赋予的内涵更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下面是 无 分享的简单初中古诗赏析五首。欢迎阅读参考!

1.简单初中古诗赏析

望岳

 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同: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写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描写泰山的近景。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面前像着了迷似的,为了看够,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说明已是薄暮时分作者还未曾离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最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情。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2.简单初中古诗赏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从静到动,从全景的写意到细节的工笔。先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莺声婉转,流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勤劳,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 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深厚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

3.简单初中古诗赏析

雁门太守行

 李贺〔唐代〕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一作:向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赏析

 中唐时期藩镇之间和讨伐藩镇的战火此起彼伏,从未终止。战争中的种种传闻,从烽火漫天的战场不断地传来,其中有失败的消息,也有胜利的凯歌;有怯懦的败将,也有奋战卫国的英雄。关心着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自然关心各地的战事,当他离开了京城,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到忻州一带,到了雁门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诗篇。

 诗的开头两句,着意于气氛的渲染,给读者勾勒了这场战争紧张的形势。首句用“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再以“压”这个动词来加强此种势态之描写,然后以“欲摧”两词,来补足这种来势之猛烈,并直接刻画了危险的情状。第二句写我方军容整肃,军威雄伟,有临危不惊之气概。这两句的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感人: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出击。诗的一开始通过对照表现了形势危急,又表现了我军将士的英雄气概。

 三、四两句从声、色两个方面进一步渲染悲壮的气氛。角声呜呜,本来就是一种十分悲凉的音响;现在又是在满目萧瑟的秋天里回荡,自然就显得更加悲壮了。这里从声来写。“塞上燕脂凝夜紫”则从色来烘托。此时战场之上鲜血遍染,在暮霭凝聚下呈现出暗紫色,为这个画面抹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

 以上六句以沉重的色彩:黑、紫两色为基色,点染以紫色、红色,使得诗的意境以低沉的调子映入人们眼帘。用凄厉的角声,喑哑的鼓声,传达一种悲壮的声音进入人们耳膜。声、色互为映衬,使悲剧性的氛围更加强烈、更加动人。

 在完成气氛渲染之后,诗人才让自己的主人公出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4.简单初中古诗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宋代〕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 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 瞻远瞩,不畏*邪的勇气和决心。

 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层”拔高诗境,有高 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用诗歌阐述政治、学术见解,议论时事,评说历史,这是宋诗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该诗在描写景物中,含有深刻的理趣。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细写山中之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山上“千寻塔”的层,抒写心中的感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包含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寓抽象义理于具体事物之中,作者的政治思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神情状态,都得到了充分反映。这首诗阐发哲理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其二,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简言之,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我们今天来读这首登高望远的七言绝句,仍觉意蕴深沉,豪气满怀。

5.简单初中古诗赏析

游山西村

 陆游〔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读过此联后,人们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 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节日来源与《周礼》。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 箫,却入农桑社。”可见到宋代还很盛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尾联诗人故而笔锋一转,表明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月光之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被弹 劾罢归故里后,心中难免有抑郁不平之气。相较于虚伪的官 场,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仍心系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陆游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是什么意思

__是一个网络流行词,读作shīwàng,音同“失望”,是失望的暗语。

词语来源“__”是非主流火星文,为“失望”二字的同音仿写。引申含义“__”同“失望”,意思是感到没有希望,失去信心;希望落了空;因为希望未实现而不愉快。

“_”古同“世”,《说文解字》:“三十为_(世)。”“_”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同“网”。

“__”同“失望”。“失望”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īwàng,意思是感到没有希望,失去信心;希望落了空;因为希望未实现而不愉快。

为什么会经常想念一个人呢?

非常想念一个人是因为在乎他,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亲情。只要是在乎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想念他,特别是对方已经不在,或者是不在身边的时候,这种想念深入骨髓。

我的想念的情绪

我以前也非常想念一个喜欢的人,那个时候我还是小学,但是我经常分神会想念她,或者是在梦中经常见到她。那个时候我是寄宿在学校上学的,不仅非常想家,还非常想念这个女生,因为她在我心中是非常美好的。可以说那时候非常喜欢她,就像是我的梦中的女神一样。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懵懂的爱情,只不过那个时候怎么会知道那么多呢。

长大后,我也会经常想念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我的奶奶。我的奶奶在我大学的时候就去世了,我还只有20岁的年纪。奶奶对我非常好,是陪我一起长大的,而我是陪伴她慢慢变老的。父母忙于工作,不在身边的时候,奶奶就是我唯一的依托。所以我跟奶奶的感情非常深厚,奶奶去世之后我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就想到曾经的奶奶知道了会怎么说,她曾经是怎么做的,她曾教导过我的事情,都历历在目。让人泪目。

其实想念是每个人都会存在的情绪,我现在也会想念大学时光,为什么没有勇敢说出我爱你三个字,为什么大学荒废度日,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不仅仅是对人的思念,也有对一段时间,对某件事情的思考和反思。

想念代表的含义

回到主题,想念一个人其实是爱的表达。无论是友情、亲情或者是爱情,对方在你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时候,就会想念这个人。可见你想念的这个人在你的心目中想必也是非常重要的。

想念一个人是对事情的纪念。两个人是存在一些事情发生的,只有两人发生了一些故事,才会对一个人如此思念,如果两个人什么都没有发生,也没有交集,是不会存在想念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对事情的想念,特别是对于一些美好的记忆。

想念指引着前进的道路。想念一个人其实是对未来的一种规划,如何排解这种想念,如何能够见面,如何能够得到这份爱情,都是想念之余产生的。也是排解想念的重要的结果,实现了对未来的某种规划。

其实想念一个人就勇敢一点,给他寄送一点小礼物,跟他通一次电话,去她的地方跟他见一面等。勇敢迈出第一步,成就自己,实现内心的愿望。

男人爱你的十种表现分别是什么?

男人爱你的十种表现分别是什么,参考如下:

1、忍不住偷看你

当男人喜欢你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会经常偷看你。即使你处在人群中,他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你,他的眼光会一直停留在你身上。

如果被你发现,他会很不自然,甚至表现得手足无措,之所以这样,无非是因为他对你动情了。

尽管他自以为掩饰得很好,但他看喜欢的女孩时,那种眼神是不同于一般人的,充满了温柔和欣喜,带着浓浓的爱意。

2互相靠近

在男女相处过程当中,两个人的身体都相互靠近,说明互相喜欢对方。

身体的反应,是心灵的表现!或许不会说出来,但是身体会表现出来。

如果遇到自己不感兴趣的,甚至讨厌的人,内心深处都想离对方远远的,身体更不可能去靠近!只有相互喜欢,才想要去靠近对方,身体才会表达出来。

一旦两个人互相靠近,而且都有了感应,说明你们的内心有了依靠,两个人都渴望与对方走进爱情,希望与对方发生肢体碰撞,从而产生心灵上的碰撞。

3脸上的表情是喜悦的

一个男人爱不爱你,看他的脸就够了,当男人遇到真爱的时候,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尤其是他看爱人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总是喜悦的,这种情绪是藏不住的。所谓“喜上眉梢”说的正是如此,有句歌词写的“一见你就有好心情”,说的正是这种爱人见面分外喜悦的感情。

4总想拥抱对方

跟女朋友都喜欢相拥而眠,这样我们都感觉很踏实,我也喜欢拥抱着女朋友一起看书、晒太阳,这种生活安静而幸福。我觉得人的怀抱可以给人温暖,也可以给人安慰,反正我跟女朋友都挺喜欢的。男人都有很强的占有欲,当他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总想拥抱对方,把爱人揽在怀里。其实,男人也会缺乏安全感,所以他更想把爱人拥在怀里,真实地感受着彼此的温度,这样会让男人感到很安心。尤其是他当着外人拥抱你的时候,就像在宣誓主权一样,想用这个方式告诉大家,你是他的女人,他很爱你、很在乎你,绝不准别人动歪心思。

5听她的话

其实很多男人骨子里都有点大男子主义,对于别人说的话会有点不认同。但如果男人遇到真爱的话,她会变得很听她的话,感觉真爱说的一切都有道理,听到对方说一句就马上行动,她说的话就像圣旨,和男人以往懒惰的行为形成强大的反差。其实并不是真的因为她说的对他就去做,而死因为男人真的爱她,才会把她的话放在心上,才愿意去付诸行动,而不希望在自己真爱的面前留下什么懒惰、不思进取、冥顽不灵等坏标签,害怕自己的真爱放弃自己

6重视她的一切

男人会很重视自己的真爱,这是毋庸置疑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他会关注过她说的每一句话并放在心上,比如真爱随口说了句喜欢吃火锅,就钻研哪家火锅店好吃,有哪些特色菜,下次约会的时候就带她去,顺便给她介绍招牌菜;男人遇到真爱了做什么事情都会第一个考虑到对方,比如她说自己冬天很怕冷,早早的就把冬天的保暖设施,毛巾,手套,羽绒服,保温杯,暖手宝等准备好了……一个男人要是遇到真爱了,会巴不得把她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

7为女生付出精力

有些女孩子不好追是真的,就算是低成本的付出,至少也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爱意你来我往是相互的,男生付出精力体现在过节日准备礼物。安排惊喜,一起庆祝。男生能注重仪式感,这就很有心了。

8愿意分享生活

男生喜欢一个女生,也会想要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给对方。表面是分享生活,实际是透露行踪,给予女生安全感。

无论是分享生活还是分享观点,都是在男生对一个女生喜欢的前提下。他的自我袒露,是愿意把自己的一部分交付给对方的意思。

愿意主动和女生分享生活的男人,是希望她能够参与到自己的世界里来。因为这样起码男生对女生是挂心的,也会把她当做心灵寄托。男生在意一个女生的时候,也会啰嗦。

9为爱人付出时间

一个人的时间是宝贵的,因为我们活一世,周遭亲密的人就那么几个。所以能够空出时间陪伴一个女生,说明他很重视对方。

10会一起规划未来

除了生活上的形式和体贴,最主要的是男生如果认定一个女生,就会开始自己规划未来,推进关系,带她融入自己的朋友圈。

无论生活上做得多么好看,推进关系是男生最大的诚意和确认。这代表他对女生的重视,想要迫不及待把她纳入生活中。

关于“咏松诗词赏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wowowoman.com/zuowen/887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