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古诗鉴赏水平急(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唐诗宋词的鉴赏能力)
-
怎样提高古诗鉴赏水平急
网上有关“怎样提高古诗鉴赏水平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唐诗宋词的鉴赏能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多多练习,古文和我们现代文是比较大差异的,更为内敛,如果没有理解到意思,往往你理解的,和古诗表达的意思,南辕北辙的。所以,平常一定要熟悉古诗词表达的一个中心意思,然后再一个大的环境里面,发散联想,大致是不会错到哪里去的。
2、平时多读读古诗词,多背背。
3、现在有不少比较优美的古诗词改编的歌曲,多听听,感受氛围,也是对你有好处的。
4、对古诗词鉴赏,有很大出入的,需要好好的理解,为什么,而不是一过了之。
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的古诗,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想必,你一定可以理解到哪种氛围。
在好的氛围里,一定要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唐诗宋词的鉴赏能力
中语文:如何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如何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一、了解背景。古诗语言精练,篇幅短小。诗人一般不可能交待写诗的目的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这就必须向老师、家长或书本求教,为理解诗意、进入意境扫清障碍。如学习《梅花》一诗,如果了解了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复杂心情的表白,那么你对诗中梅花凌寒独自怒放的意境就会有更为深刻的体会。
二、理解词句。要进入诗的意境,必须准确理解字词句的含义。古诗的意境,往往是选用表现力强的词语构设的。因此抓住这类词语,分析、理解其所蕴涵的意义,就能进入诗的意境,打开诗人情感的大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被人称好,为什么?如果换用其他同义词,就没有“绿”字那么形象、生动。看到这个“绿”字,就让人似乎看到一阵春风刚过,随即出现一片翠绿,整个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从中折射出诗人思念春光旖旎的江南,急欲回去的心情。此类例子很多,如:“月出惊山鸟”的“惊”,“僧敲月下门”的“敲”等,举不胜举。由此可发现,富于表现力的词语大多数是动词。因此在鉴赏时应多注意动词。优秀的古诗中一般有脍炙人口的名句,这些名句往往是理解内容的关键。
三、想象补白。诗歌的思路具有跳跃性的特点,这给理解诗意和体会意境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同学们要善于展开想象来填补因“跳跃”而形成的句与句之间的空白,从而更好地“入情悟境”。如学习《寻隐者不遇》一诗,针对“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一句,大家可以提出“谁问”“问什么”“言者是谁”“‘师’是何人”等问题进行补白。
四、品析修辞。古诗中有不少诗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从而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同学们应仔细品析这些修辞
如何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中国的古诗文绵延流传了千百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也是中国人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的积淀,更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经典。
我们可以从中体悟到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
古典诗歌是中学生乃至每个人最宝贵、最丰富的文学源泉,她能丰富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能让学生从文学的源头汲取到最清澈、最甜美的文学之水,也能让学生在吟咏古诗词时感受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了解古人的生活,古人的思想,古代的文化,从一句句诗,一个个典故,一幅幅画面中感受一脉相承的经典。
中国的孩子都应该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孩子,都应该是富有书香的孩子,都应该在浮躁的今天找到让精神和性情都安静下来力量。
所以古诗词不仅仅是文学,更是成为笃定的信仰和精神的力量。
学习古典诗歌,是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
古诗文教学实际是用文学的形式来教化民族的文化。
一首首唐诗宋词,一篇篇楚辞汉赋,文思奇妙,词彩华丽,情趣高雅,赏心悦目。
对高中生而言,从诗歌鉴赏中吸收前人思想精华,感受诗歌的精神魅力,是最主要的目标。
但是,当代中学生对学习古诗文有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疏离感。
中华文化的名篇佳作成了学生难以消化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古董”,远不如言情武打小说、流行歌词那么风行。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高中语文课本将古诗文的比例增加,可见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古代经典的传承。
但在现实中,古诗文教学僵死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是局限于条分缕析和一字一句的翻译,导致教学内容支离破碎,学生兴趣减退,只是拘泥于有迹象的文字,而不领悟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不去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没有用心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没有真正做到和作者心相契合,使古诗文教学非文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从学的方面看,学生只停留于翻译背诵的层面上,而缺少对古诗文的鉴赏兴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再加上学生学业压力非常大,作业任务非常繁重,这使得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的欣赏诗歌,古典诗词及其相关知识的积累就显得薄弱甚至很贫瘠。
还有,当前的考查模式难度较大,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巧经常让她们在面对考题时茫然失措、抓耳挠腮,他们很难从古典诗词的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当然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前进的动力。
因此,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古诗文并将它发扬光大,就得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古诗文之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便是当务之急了,让学生在鉴赏中发现中国古文化语言的无穷魅力,喜欢上它并传承下去。
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兴趣和鉴赏能力呢?
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所以,课堂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主阵地。
但是,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课堂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存在以下具体的问题:
1.学生基础薄弱,文学积淀匮乏。
字词理解有困难,不能很好地读懂意思;表达能力欠缺,将自己的理解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联想思维差欠缺,进入意境较难;对基本手法掌握不好,分析不出其效果;尤其以后两种最为明显。
2.课堂视野狭窄,教师很少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系统性的引导、培养。
就笔者所观摩的诸多课例来看,教师普遍重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而忽略形象思维的发展,表现为注重对作品内容作理性的分析、概括,而缺乏对语言情味、意蕴的挖掘,对具体形象的感知,以及对作品情感因素、审美因素的体味。
文化底蕴的迅速流失,使最具教育意义、最具感染力、最有文化艺术性的文学课变成枯燥乏味的干巴巴的技术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以自己的课堂为实验田,从朗诵、思维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深入把握文学鉴赏中思维活动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与方法,强化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希望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素养有所帮助。
一、诵读——涵永功夫兴味长
古诗学习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它的起点是朗读背诵,反复吟诵,品赏韵味。
吟咏随诗人的感情而出,吟咏同时又生发着诗人的感情,声情相随,声情相生,而最后的作品则是诗人声与情的文字记录。
那么,读者在阅读时则可通过吟诵揣摩诗人的声气口吻,通过声音达到自己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相互交流的境界。
因此,吟咏是阅读欣赏诗歌的有效方法之一。
有效的朗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更可以让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顺着文字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有效,就需要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朗诵方法,从而提高鉴赏水平。
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
所以,读诗,首先要熟读,就是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
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
没有感情的朗诵肯定是不成功的。
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生同病相怜人世一叹;诵“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而生恍如隔世、悼然自伤之情;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自会如杜甫般心念武侯,许身社稷,涕泗并流。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很多教师的教学都很注重朗读,但许多人只是把朗读当做了一种形式,为读而读,只见学生读,没有老师读,老师对学生的读,缺少示范和指导,使学生读无目标,读无追求,因而不能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当然不能有真切的情感体验。
读出感情,就要声情并茂。
多种形式的朗读是熟读的基础。
课堂上可以配乐朗读,可以老师范读,可以个人朗读,也可以集体朗读,最有价值的朗读是评价式朗读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点评字音、停顿、韵律,点评急缓轻重,点评情感的表达,或许并不完美,但强烈的参与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诗歌的美,属于自己的个性解读的美。
如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执教《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时,他的范读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朗读的魅力。
其次是精思,在此基础上美读。
熟读的过程就是精思的过程。
朗读诗歌不是泛泛而读,披文入情是一个由外而内又由内而外的过程,没有投入思考的朗读是不能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的。
“诵读诗歌要感受诗人的生活、体味诗人的心情、联想诗人的处境,去追寻诗人的思维轨迹,进入抒情主人公的角色,进而追求诗人的精神境界,感悟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诗意,产生一种‘我即作者’的感觉。
”比如同一首诗歌中情感也会有起伏跌宕,同一作者的不同诗歌情感及其表达方式也会不同。
这就要求学生从字词入手,学会“泡”,还原诗意,是为意读。
意读是教师课堂和学生学习中最缺少的一个环节。
意读要求把朗读的技巧与诗情的品味完美结合;从联想和想象出发读出形象,让学生深入其境,感同身受;从表情达意的手法出发读好关键词语。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
抓住关键词语朗读,在朗读中比较推敲,不但能更好地读出诗的味道,而且学生在体味中领会诗歌语言的内在意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诵读的效果也就显露出来了。
例如:青岛崂山教研室郑成业老师的全国公开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就以读贯穿整节课,教师适当引领点拨,以读促学,逐层深入,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到赏析的乐趣。
第一遍诵读:读准字音
读准字音和节奏,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
第二遍诵读:读懂文意
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
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每段内容:“梦( )、梦( )、梦( )”。
第三遍诵读:读出心得
自由诵读全诗,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第四遍诵读:读出情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旧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朱光潜先生曾说:“写在纸上的诗只是一种符号,要懂得这种符号,只是识字还不够,要在字里,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略出情味来。
诵诗时就要把这种意象、音乐和情趣在声调中传出。
这种功夫实在是创造的。
”
二、注重思维的培养
黑格尔所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育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的训练。
”学生在诗歌鉴赏活动中表现出的表达凌乱、词不达意,其实就是阅读思维混乱的一种体现。
而在古诗词教学课堂上很多的老师把诗歌赏析当成一种技术活动,总结方法,灌输概念,使原本充满情味韵味的诗歌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甚至面目全非。
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阻碍了学生大脑的再创造活动,学生获取的只是答题的套路和术语,而不是充沛流畅完整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思维里只有具体的生硬的问题,而没有诗情诗味。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不仅需教授语文知识,还要积极的培养思维能力。
叶燮在《原诗内篇》中说:“原夫作诗者之肇端而有事乎此也,必先有所能以兴起其意,而后措诸辞、属为句、敷之而成章。
当其有所触而兴起也,其意、其辞、其句,劈空而起,皆自无而有,随在取之于心。
出而为情、为景、为事。
”可见形象思维是作家、艺术家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的一种主要思维活动,是他们认识与反映现实生活的形象化的思维活动。
我们在欣赏古诗词作品时可以通过探寻作者形象化的思维活动过程,即把握作者的联想、想象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刻感受作品的意蕴、作者的情感,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训练并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从来都是聚集美的地方,思维的课堂互动、探究、交流性,天马行空、虚无缥缈的广泛性,耳濡目染、春风化雨的渗透性,使得无论是融合在语文学科中语言美、形象美还是意境美,都可以随着老师的指导、分析、欣赏,随着同学的质疑、交流、理解、探究、认知自我,在思维的碰撞中如灿烂的火花一样闪现。
碰撞中,学生深入的挖掘知识,掌握知识,开拓创新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步提高。
碰撞中,思维已经形成,并逐渐的随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审视得以提升,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灵里。
1、立足诗歌,发散思维。
诗歌的赏析不能凌驾于诗歌的内容、语言之上,所以,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也必须立足与诗歌本身,脱离了诗歌的赏析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真切的反映作者的思想。
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诗词时,可以顺着作者的思维方向去联想,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作者的情感,领悟作品的意境和神韵,训练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
(1)剖析诗题,指导学生初步猜想与把握诗词内容
从诗歌题目学生就可以知道文章的主题、题材、甚至写作手法。
因为,诗歌题目和文章题目一样,往往就是整首诗歌内容的集中概括,它统帅着所有诗句。
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就是怀古诗,借古抒怀;《登高》就是登楼诗歌,手法上往往从写景手法角度考察,登高必有抒怀,情感理解也是关键。
如鉴赏朱熹的《观书有感》时,如果不结合诗题理解诗意,就很难准确地把握诗的主旨——“谈读书”。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提醒学生由诗题着手,力求初步判明诗词大致内容,为剖析诗词内涵提供便利。
(2)、知人论世,了解诗词人文背景。
诗词鉴赏的核心就是辨词析句、领会作者的感情。
感情是诗的生命,诗词中的人、事、物或景,无一不是作者喜怒哀乐和思想主张的曲折描述。
学生对诗词作者人物背景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可成为学生评析诗词、领会思想的“金钥匙”。
(3)抓意象品意境,准确提取诗词主旨
诗词鉴赏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意境中品味词、句的能力。
诗中的词、句只有在统一的诗境中加以分析,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这也是诗词教学与传统审美观教育的重要结合点。
诗歌意境的把握的基础就是意象,赏析时应该将一个个跳跃的意象还原成一幅流畅完整画面,从而还原作者笔下的场景、生活、情感。
而这恰恰是教师教学所欠缺的,直接导致学生的思维的碎片化,表达的断续化。
因此,教学时应该把意象的品读作为重点。
2、拓展学生语文思维的广度。
形成语文思维,首先要拓宽学生在知识领域的广度。
对于知识领域的延伸,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的为学生提供课外的素材,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拓宽学生对课外知识的认知。
例如在讲解《项羽之死》时,课后链接了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乌江亭》、李清照的《咏项羽》,在评价项羽时可引导学生比较总结。
在讲解《春江花月夜》时,将《葬花吟》和《代悲白头吟》作为拓展材料印发给学生,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对比阅读,加深学生对文中宇宙意识的理解。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由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故事,可联想到类似的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民间故事,也可以联想到曹雪芹《红楼梦》中塑造的贾宝玉和林黛玉,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可以联想到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的爱情故事,如司马相如和蔡文姬、范蠡与西施、唐明王与扬贵妃、陆游与唐婉等等。
由焦仲卿刘兰芝徇情后魂化鸳鸯鸟,可联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魂变双飞蝶,也可以联想到汉乐府《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等等思想情感相似的作品。
讲解宋词时,可引导学生搜集整理整个南宋的时代特征,从而分析总结南宋词人陆游、辛弃疾等的家国情怀。
视野的拓宽,阅读量的增加,为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他们考虑问题时更深入、更全面、更顺畅,眼界也随之更加高远,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突变,更好的锻炼自己的思维,在审美上也逐步提高。
3、挖掘学生语文思维的深度
肤浅只会让学生逞一时之快,过后便抛到九霄云外了,这样达不到知识的积累,也无法深挖知识的领域,更无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通过表象的引导,使学生深层的挖掘知识的内涵,了解事物的本质。
例如:《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在两个单元安排了杜甫的四首诗歌,教学时连同必修课本学过的《咏怀古迹》《登高》《秋兴》《蜀相》,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鉴赏,深层次探究杜甫的心灵轨迹,再结合杜甫的出身,使学生对杜甫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真正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使他们在解读杜甫的其他作品时,自然也就能举一反三。
更使他们养成一种思维的习惯,有意识的总结课本上频繁出现的各类文学现象,这才是达到了语文课的终结目标。
再如,李白的诗歌中出现最多的意象是月亮和酒,教学时,可从横向上总结李白的所有诗歌,还可以纵向比对不同诗人笔下的月亮和酒的意象,加深学生对这两个意象含义的理解。
讲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时,可引导学生列举学过的以动衬静的诗句,加深学生对这种手法的印象,同时总结了这种手法的特点。
教师课堂上经常采取各种方式拓宽挖深教材,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对学生的阅读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4、以写促赏,激活学生的思维
古诗词是高度凝练、意象丰富的文学作品,包含大量的联想和想象。
作者“思接千载”,“观古今于须臾”;“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抚四海于一瞬”。
然后“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文心雕龙·神思》)。
结合诗歌语言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等特征,练习描述诗词意境,可以较好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例如,郭柯老师在讲述《王维和他的田园诗》时,首先给学生展示了一组画面,提出问题:画面中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什么景色?有什么特点?通过哪些食物表现出来这些特点的?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揣摩后,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语言进行描绘。
学生的作品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细致,由平直到优美。
最后,学生将自己的描绘和诗作比对,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很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提醒学生鉴赏诗歌从意象入手,关注人、景,进而到意境,落脚到情感。
画面的描绘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沉浸于细腻的诗味中,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很容易就被学生体会到。
在学习古典诗词时,教师可有意识地通过写来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
可以是对诗歌画面的还原,如《旅夜书怀》;可以是诗歌意境的描摹,如《天净沙 秋思》;可以是诗歌中人物的心理,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还可以是对诗歌感情的评价,如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更可以是专题性质的总结。
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感悟,又能训练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练出文采,深挖思想,一举多得。
以上只是我们小组的研究之后的粗浅的看法,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学生,长期培养,形成学习和思维的习惯,随着教育的方向、对象、环境的变化,改变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诗歌鉴赏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诗歌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一、巩固课内所学,为提高鉴赏能力夯实感性基础
现行高中语文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试验修订本")十分重视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全套教科书编排的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60%,而诗歌作品又占文学作品总量的约一半篇幅,计有60篇。
笔者认为,我们在组织 2004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时,首要的任务是夯实课内基础,在完成新授诗歌的同时,系统地复习课内诗歌作品,因为课文是教学之本,学生学习诗歌、提高鉴赏水平的主阵地在课内,在课堂,巩固好己学诗歌之所得,就是抓住了教学的重点和强化了学习基础。
在组织教学时,我们特别要注意把握相关各册诗歌的鉴赏重点。新教材编者十分注意诗歌鉴赏重点的分布与编排,按照由易到难、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梯次设计了"诗歌的意象"诗的节奏""诗词的声韵美""诗歌的思想内容"诗歌的艺术特色"和 "艺术风格"等教学重点,配之以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文质兼美的诗歌作品。复习时,可指导学生按教材序列,有计划分步熟读,咀嚼成诵,温故知新,增加积淀,丰富积累,为课外迁移打下坚实的感性基石。
二、拓展课外阅读,为提高鉴赏能力增加廿的积累
提高鉴赏能力,脱离课本不行,但仅有课本显然也是不够的,它需要在相当数量的感性积累以后才能引起质的飞跃。
新教材坚持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适当配合的原则,同步配套了《语文读本》,力求使学生以课文为凭借,举一反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读本"在收录诗歌作品时可谓煞费苦心,独具匠心。一是尽量体现名作家多样化的诗歌风格,如李白,课内选的大多是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宏篇力作,像《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蜀道难》等,"读本"则多选他写景咏史抒怀的精致短章,显得婉丽而深沉。2002年高考全国卷诗歌鉴赏题即取材于高中第三册"读本"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二是融进了名作家并不为多数中学生所熟知的作品,如杜甫的《秋兴八首》、李商隐的《马毙》等。三是选编了一部分对于中学生来说知名度不很高的诗人的一流作品,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冯延巳的《渴金门》、晏几道的《鹏鹊天》等。对以上三类作品,我们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借助课前提示语和课文注释。或者借助有关工具书反复诵读品味,体悟赏析,开阔视野,进一步增加诗歌量的积累。
如果能把课内和"读本"上的这些诗歌读熟悟透,再辅之以必要的诗歌常识和鉴赏技巧,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一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授以欣赏技巧,为提高鉴赏能力真定理性依托
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智力活动,诗歌鉴赏能力在中学生能力结构中处于"金字塔"之颠,没有一定的欣赏方法就等于没有找到登堂人室的门径。那么,鉴赏诗歌的方法从哪里寻找呢?
首先要进一步挖掘课本利"读本"资源。新教材和 "读本"各诗歌单元均附有诗歌知识短文,如朱光潜的《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程千帆的《唐诗》、周汝昌的《词的欣赏》等等,这些诗歌研究专家的指导性文章,或追本溯源,或探幽发微,或介绍评价,或独抒新见,基本上包融了诗歌的常识和常见常用的欣赏技法,读之令人茅塞顿开,受益非浅。
其次,可引导学生阅读《唐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等工具书。如条件不许可,则可挑选几篇有关名家名篇的著名鉴赏性文章,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读一读,增加一些鉴赏的感性认识,学一学评论的方法,这样做大有稗益。
四、强化模拟训练,为提高鉴赏能力提供迁移保证
有了孔实的课内基础,适当的课外补充和理性知识的铺垫,针对性的模拟训练就易于落到实处,收到良好效果。
一要明确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向。高考诗歌鉴赏题一般考查对关键词语意义的理解、思想内容的把握和语言技巧的赏析,题型从2002年起由客观选择题转为主观表达题,这是语文考试的一次回归,也是一大进步,预计近期再考选择题的可能性不大。从近两年的题目来看,重点落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赏析上,2003年直接点出"诗眼"的定义,而2002年虽末点到"诗眼",但实际上"折柳"一词即全诗点晴之处,关于这一点,"读本"上该诗前面的提示语己专门点到。由此可见,赏析关键字句的含义及其在诗中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须对症下药,重点训练。
二要精选高质量的材料,适量训练。要力求用科学、严密、新颖而富有针对性的题目来训练学生,练不在多而在精,要讲究以少胜多式的高效训练,反对"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式的题海战。
三要注重当堂训练、当堂讲评。当堂训练的好处是易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当堂讲评、快速反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讲评形式,学生印象深,记得牢,特别是到了冲刺阶段,这种"短平快"的训练形式更富实效。
抗日战争到底打了多少年
14年。
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形成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经过十四年浴血奋战,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华民族取得了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对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扩展资料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华战争(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第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显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指出:“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参考资料:
抗日战争-百度百科许巍最经典的歌曲是哪首?
许巍最经典的歌曲是《蓝莲花》,出自《时光·漫步》专辑。这张专辑的《时光》《完美生活》《礼物》也都是上乘的很受欢迎的歌曲,尤其是《时光》,听了让人想到很多美好回忆,有很强的画面感。
很多人开始着迷于许巍的歌都是从《蓝莲花》开始的,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高二一个下午,在篮球场边看同学们打篮球,“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低沉沙哑的声音响彻校园,没有前奏,直接了当,干脆利落就进来了,歌词自信饱满,旋律简单动听,多么符合当时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的情景啊。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了他的歌。
很多不知道许巍的人但听到这首歌时也能哼哼两句,影响力传唱度可见一斑,《观音山》《独自等待》等多部影视剧也选其做插曲。
“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现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
我们一直在寻寻觅觅,迷茫彷徨,不经意的发现我们其实一直在前进的路上,梦想依旧,自由依旧,心灵的沃土上永远盛放这自由奔放的蓝莲花,顽强的生命力破土而出。
中国哪些民族有虎图腾崇拜?
本回答收录于「虎年唬不住」优质回答中
「虎年唬不住,新春趣答会」去看看
“图腾”一词源于美洲印第安人方言,原意指本部落奉为始祖的某种动物或植物。
只要是古老的氏族、部落,在其历史肇始之初,都曾经历过图腾崇拜阶段。中外各族,几乎概莫能外。
虎崇拜的起源始于汉代,按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上载,汉代民间在除夕过年之际,流行在门上画一对虎形。
应劭,河南南顿人(项城县),如今这一带仍有此项风俗的遗存踪迹。如在新年前几天,假若听说该年有灾异流行,于是家家户户用黄表纸剪一对虎形贴在门神两边,并上书:“大虎大虎,把住门口,瘟神一到,扭头就走”。
按我国的传统风俗,除夕即除灾。可见,民间崇拜虎,一般认为起源于用来去除旧年的灾异。
不过,俗话说“谈虎色变”,虎为百兽之王,甚至还会吃人,民间除灾不求神佛,却求助老虎,这种民俗文化是怎样来的呢?
实际上,早在六七千年前,中原已有龙虎造型。河南濮阳西水坡原始墓葬中,其墓主或许就是黄帝之孙颛顼,里面有一幅用蚌壳精心摆砌而成的龙虎图像。墓主之右是龙,墓主之左是虎。可见,崇拜龙虎风俗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流行。
在原始社会,崇拜风俗又被称为图腾崇拜,一般认为是作为血缘关系的部落标志。如对龙的崇拜,传说有青龙氏、白龙氏等。
相对于龙的崇拜,在性质上对虎的崇拜还是稍有区别的,广义上讲还是可以称为“图腾”,但这类图腾崇拜应归类到防御性质。
前面提及的濮阳市原始社会墓葬中的龙形,显示死者生前为龙族部落,而其中的虎形,应该用来镇墓除灾的,后来逐渐发展中成为一种信念。
实际上,在后世也屡有发现此类风俗。如北京大宝台汉墓出土的镇墓金属虎形,从传统渊源分析,也表明上古时期,民间崇拜虎是用于除灾风俗。
除汉族外,中国还有哪些民族是虎图腾崇拜的呢?
作为虎图腾部落联盟之一,就有远古羌戎或氏羌。据《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相传“三苗”与尧舜发生过一次激战,战败后一些被迫迁到三危(甘肃敦煌一带),即西羌远祖。古羌族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一带,经常出现于甲骨卜辞。商周时,羌族又活动于河西走廊。时至今日,在甘肃南部渭河流域,曾出土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瓶,上绘有人首虎斑虎耳,盖子制成人头像,即满脸虎斑纹饰虎耳,可见这里的远古羌戎发祥地之一。
古代匈奴族的祖先也曾崇拜虎图腾。很多古文化遗址和遗物上,还有古匈奴人虎图腾崇拜遗存。比如在古匈奴时代的青铜饰牌中,虎形是常用的神兽纹饰之一,如今在很多匈奴古墓出土的文物中,均发现虎形铜饰牌的踪迹。
古代巴族崇拜白虎,以白虎为图腾。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察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
古代巴人,是一个以地缘为中心的部落联盟,在巴族或巴国的境内,有多种不同的部落或族系。前316年秦灭巴后,自西汉到宋代,巴族后裔自称为“虎子”或“虎蛮”。很多史籍也称巴族后裔为“白虎夷”、“白虎复夷”“板楯蛮夷”、“弼头虎子”等。
一些学者对目前生活在我国南方的很多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发现在上古时期,如今的彝族、白族、藏族、哈尼族和土家族等都曾经以虎作为本氏族的图腾。
现在,虎依然是彝族原生的图腾崇拜神物。在彝族语中称老虎为“罗”,有大半数的彝族人都自称为“罗罗濮”和“罗罗摩”,即雄虎、雌虎和“虎族”之意。因此,如今还有“人死一头虎,虎死一只花”的俗语。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双柏县村寨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这里每年都要举行一种叫做“虎节”的祭祖仪式,即将象征着自己祖先的葫芦瓢上面画上虎头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还是为祈福消灾并达到合族同乐。在正月初八时还有“接虎祖”,到正月十五有“送虎祖”。
藏族的唐代先民吐蕃有敬虎习俗,据《旧唐书·吐蕃传》记载,羌中吐蕃,其中将士身穿“虎豹皮”,以振军威。
纳西族,旧称“么些”,按清光绪四川《盐源县志·舆地山川》载,当地么些族人“姓喇喇(拉拉),虎也”。
在该族的一支摩梭人的民间传说《喇氏族的来源》中,讲的是摩梭人的祖先神虎的故事。天神格尔美创造天地万物后,见大地上万事俱备,就是没有人类,于是就让守卫天门的虎神下凡。临行之际,格尔美对虎神说;“你要是下地造出了人类,你和你的子孙将长生不老。”然后用中指在虎神的前额写了一个“王”字,并叮嘱他要前往“剌踏寨干木”这个地方去。虎神到“剌踏寨干木”时,巨大的脚步居然将山峰震裂,且山峰里还走出一位美丽的姑娘。姑娘自我介绍叫“干木”,为“剌踏寨干木”之地的山神,已在此住7777年。两人一见钟情,并结为夫妻。之后,生子叫“喇若”,生女叫“木喇”;兄妹俩又结婚,生出儿女,再互相婚配,一个虎氏族逐渐形成。后来,喇氏族产生很多大部落,就往山下盆地迁徙。时至今日,喇氏族的成员都还保留的风俗有:在住房门楣悬挂虎图,以避邪灵;婚礼上,长辈要赠新娘一张虎皮,绘成人首虎身,为新娘护身符。
白族一些支系也以虎为次生图腾。相传远古发生大洪水,兄妹二人避入一个大葫芦里得以幸免,然后婚配生育七女,其中,幼女与虎婚配生子,即为白族祖先。如今,云南祥云县的白族人,还认为自己是虎的后代,自称“劳之劳奴”,即“虎儿虎女”。
而土家族信仰的白帝天王,即为古代巴人远祖凛君死后所化的白虎神。土家族对白虎神的崇拜,其实就是崇拜相传中的古代巴人祖先虞君,这也反映出土家族与古代巴族的历史渊源。
关于“怎样提高古诗鉴赏水平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wowowoman.com/zuowen/899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
-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