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_列传卷三十七译文
-
查阅典籍:《周书》——「周书·列传卷三十七」原文
寇俊字祖俊,是上谷昌平人。祖父寇赞,魏南雍州刺史。父亲寇臻,安远将军、郢州刺史。
寇俊性情宽厚文雅,从小懂事有气量,喜欢学习记忆力好。兄长寇祖训、寇祖礼和寇俊,都有志行。整个家庭都友好和睦,祖孙同居。其父去世虽然时间很久,但是还是在他平生所居住的房屋内,设置布帷帐帘几杖等物,按时节依次祭拜,流着泪陈献牺牲,如同祭祀宗庙。好事坏事,肯定要先加以禀报,离家远行往返,也都要禀报。性情又廉洁宽厚,不谋求财利。家人曾经责物给他人,获利五匹绢。寇俊后来知道了,说道:“不好的树木下的阴凉,暂时休息也不行;盗泉的水,不能随便喝。获得钱财却丧失德行,我是不愿意这样做的。“于是寻找到买主归还给他。寇俊平时的意愿就是如此。
以选为魏孝文帝挽郎,任命为奉朝请。大乘贼反叛,燕赵动乱不安,寇俊参与监督军事束讨,以功而授予员外散骑侍郎,升迁尚书左民郎中。因为居母丧而没有赴任。正光三年,授予轻车将军,调任扬烈将军、司空府功曹参军,转任主簿。当时灵太后摄政,减去十分之一享受俸禄的官吏,建造永宁佛寺,令寇俊掌管此事。建造费用极多,掌管的官吏却不能欺瞒。寺庙建成后,十分壮丽。灵太后给予嘉奖,授予左军将军。孝昌年问,朝廷商议认为国用不足,于是设置盐池都将,官位与上郡相等。先后任此职务者,多有侵占隐没。于是任命寇俊任此职。加龙骧将军,依然任主簿。
永安初年,华州百姓史底与司徒杨椿争田产而打官司。长史官员以下,以杨椿为权贵,因此都说杨椿有理,要将田地给杨椿。寇俊说:“史底是穷困百姓,杨公强行夺其土地。如果要损不足而给有余,大家都如此认为,我不敢听命。“于足将地还给史底。孝庄帝后来知道丁这件事,嘉奖寇俊守正不挠,马上委任为司马,赐给一百匹帛。那些替杨椿说话的,都受到了谴责。
二年,出京城任左将军、梁州刺史。当地风俗野蛮,很多人成为盗贼。寇俊下令郡县建立学校,劝导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勉励礼让,数年之中,民情风俗得以全面改革。梁朝派遣将领曹琰之镇守魏兴,天天构筑工事。曹琰之经常派遣军队侵扰边境,边境之人都很担心。寇俊派遣长史杜休道率兵攻克魏兴城,活捉曹琰之。曹琰之是梁朝大将曹景宗最小的弟弟。从此梁朝人都害怕了。适逢魏朝发生了很多事件,梁州又处在僻远之处,梁朝知道梁州没有外援,于是派遣大军驻扎在魏兴,目的是攻取梁州。寇俊安抚激励将士,大家都愿舍命报效。梁人得知其受到众人忠心拥戴,不敢来攻。寇俊任州刺史俭朴清苦,不置办产业。任职期满离任时,其儿子等人都是步行回去。州吏和百姓送行,一路上留恋不舍,经历多时才出了州境。
大统二年,柬魏委任寇俊为洛州刺史,寇俊因此密谋来归。五年,率领全家和亲属共四百余人入关,授任秘书监。当时统军治国各种事务都开始兴办,经史典籍散逸,寇俊选置令史,抄写收集经典书籍,四部群书逐渐得以完备。加镇东将军,封西安县男,食邑二百户。十七年,任命为靼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寇俊因为年老请求辞职,太祖没有同意。于是自称疾病严重,不再入朝。魏恭帝三年,赐姓若口引氏。
孝置查登基,进爵位为子爵,食邑增加五百户。亘递元年,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增封食邑合前所封共二千户。寇俊虽然年迈,但是志向和见识未衰减,教授子孙,必先教礼法。世宗尊儒重道,特别钦赏寇俊,多次加以嘉奖恩赏,想与其相见。寇俊无从推却,只好入朝晋见。世宗与他同席而坐,乘便请教洛阳旧事。寇俊身高八尺,胡须鬓角雪白,容貌举止端庄安详,说话声音洪亮。帝与他交谈,不自觉地多次往前移动。当寇俊告辞时,帝亲自握住他的手说:“公年龄和德望都很高,朕为之钦尚,所谈之事,寄希望于公.最好能够多见面,以慰抚我悬念之心。“安排皇帝的坐驾令在帝面前乘坐驰出。帝望着左右的人说:“这样的事,衹有积善的人可以得到。不仅仅是见重当世,而且也会传之万古。“当时人都认为是一大荣耀。保定三年去世,终年八十岁。高祖叹惜他的去世,获赠本官,加冀定瀛三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谧号称为五。
寇俊笃守仁义,五服之内宗亲中的孤儿,衣食好坏,与之相共。年少时为司徒崔光赏识,崔光令儿子崔励与寇俊结为朋友。寇俊每次拜访崔光,经常都是交谈整天。小宗伯卢辩以寇俊功业和操行都很好,待以老师和友人的礼仪。每当有了空闲的时候,就拜访寇俊亲切交谈整天。经常对人说:“见不到西安君,心中的烦恼无法驱除。“寇俊得到学识渊博通达人士的敬重都如此例。
寇俊子寇奉,官爵至仪同三司、大将军、顺阳郡守、洵州刺史、昌国县公。寇奉弟弟寇颐,从小喜好学习,最有名气。居丧过分哀伤以致身体受损伤。官职历任仪同大将军,掌朝、布宪、典祀下大夫,小纳言,爵位濩泽郡公。
韩褒字弘业,原籍是颖川颖阳人。徙居昌黎。他祖父韩瓖,任魏镇西将军、平凉郡守,爵位安定郡公。他父亲韩演,任征虏将军、中散大夫、恒州刺史。
韩褒从小便有志向,喜欢学习却不拘泥于章句。他的老师觉得奇怪而问他。回答说:“文字之间,常常受到教诲诱导。但是争论比较异同,请老师任凭我自己的喜好。“老师因此非常看重他.成人后,学习经史典籍,深沉有远略。魏建明年间,开始担任的官职为奉朝请。加封强弩将军,调任太中大夫。
适逢魏室丧乱,韩褒至夏州避难。这时太祖任当地刺史,向来听闻其名,待之以客礼。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各将领派使者迎接太祖。太祖向他询问如何确定去留。韩褒说:“现在王室衰落,天下混乱。使君你天资英武,用恩惠团结了将士人心。贺拔公突然遇难,人心惶恐惊骇。寇洛自知庸下懦弱,委身而寄托于使君。如果控制兵权,占据关中之地,这是上天所授,还疑虑什么!而且侯莫陈悦作乱而迅速自取其祸,他不是乘胜进取平凉,反而自行逃跑,将军队带至洛水扎营。眼光见识如同井底之蛙,使君前往必定可以擒获。非凡的功勋,就在此一举。时机难以得到却容易失去,诚心希望使君认真考虑。“太祖接受了此建议。
太祖任丞相,荐举韩褒为录事参军,赐姓侯吕陵氏。大统初年,升迁行台左丞,赐予三水县伯。不久转任丞相府属,加中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二年,梁朝军队往北侵犯商洛地区,东魏又攻打樊邓,于是任命韩褒为镇南将军、丞相府从事中郎,出镇淅郦。过了二年,征回朝廷任为丞相府司马,进爵为侯。
出京为北雍州刺史,加卫大将军。该州北面为山区,有不少盗贼。韩褒秘密侦访,都是豪族所为,于是假装不知道,对他们十分客气礼貌。对他们说:“我这位刺史是一介书生,怎么会知道如何剿除盗贼,只好依赖你们大家共同与我分忧。“于是将所有为患于乡里的凶狠狡黠的年轻人召集起来,任为主帅,分管各地界。假如发生盗贼之事而没有擒获,当事人便处以故意放纵之罪。于是被署为主帅的各人,没有谁不惶恐害怕。这些人叩头承认:“以前那些盗贼之事,都是我们做的。“所有同伙,都列出姓名。有些逃亡隐匿的,也全告知其所在之处。韩褒将盗贼名单收藏好。随后在州门上张贴巨大榜文:“认识到自己所犯盗贼之事的,迅速前来自首,可以免罪。在本月之内不自首的,公开行刑,陈尸于众,妻子儿女没入官府为奴,用以奖赏先自首的人。“旬日之间,全部盗贼都自首完毕。韩褒对照名单,没有一点差异。全部都免去其罪,让其自新。从此盗贼绝迹。调入朝廷为给事黄门侍郎。九年,调任侍中。
十二年,授予都督、西凉州刺史。羌胡民族风俗,轻视贫困弱小者,推崇豪富之家。豪富之家,欺凌剥夺小民,将之视为奴仆。所以贫困者越来越穷,富豪者越来越富。韩褒于是招募穷人,充任战士,优待其家庭,免除徭役赋税。又调富人财物救济贫困者。每当西域的货物和商人来到,先让贫困者进行交易。于是贫富逐渐均衡,户口增加很多。十六年,加大都督、凉州诸军事。魏废帝元年,转任会州刺史。二年,晋升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不久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武成三年,征入朝廷为御伯中大夫。惺宣二年,转任司会。三年,出京城为汾州刺史。该J’I’I~L面与太原相连接,正对千里径。以前查寇经常入侵,造成百姓农业荒废,前后刺史,都无法防御。韩褒来到后,正遇寇至,韩褒于是不下所属各县。各地人由于没有来得及防备,所以很多人遭到抢掠。齐人高兴而相互说:
“汾州不知道我们前来,事先没有调集军队。现在我们回去,肯定是无法追击我们。“因此放松警惕,不设立营垒。韩褒预先准备好精锐将士,埋伏在北山中,分兵占据险要,邀截其回归之路。乘其松懈,伏兵进攻,全部加以擒获。以前的惯例,擒获的俘虏,都囚送京城。韩褒为此而上奏说:“擒获的贼众数量不多。俘获后再加以侮辱,衹会增加他们的忿恨。请求全都放回。以德报怨。“诏书同意。从此以后来犯的军队越来越少。四年,升迁迥逃封三州诸军事、河州总管。玉和三年,调任凰塑刺史。不久因为年老而申请离职,诏书同意。五年,委任为少保。
整壶先后在三位皇帝手下任职,以忠厚而被赏识。直担对他很尊敬和器重,常常以老师之礼相待。每当朝见,都诏令赐给座位,然后开始讨论政事。七年,去世。获赠泾岐燕三州刺史。谧号称为贞。其子韩继伯继嗣。
赵肃字庆雍,是河南洛阳人。世代在河西居住。当沮渠氏被减时,他曾祖父赵武才归附于魏,被赐予金城侯爵位。他祖父趟兴,为中书博士。他父亲赵申侯,举秀才,任后军府主簿。
赵肃的操守品行早就很突出,在当时很有名气。魏正光五年,郦元为河南尹,荐举他为主簿。孝昌年间,开始担任的官职为殿中侍御史,加威烈将军、奉朝请、员外散骑侍郎。不久委任为直后,调任直寝。永安初年,授任廷尉平,二年,转任廷尉监。其后因居母丧去职,起任为廷尉正。由于生病免职。遇了一段时间,授予征虏将军、中散大夫,调任左将军、太中大夫。束魏天平初年,委任为新安郡守。任期满后,回到洛肠。
大统三年,独孤信率军柬讨,趟肃率领宗族做其向导。授予司州治中,转任别驾。监督粮食储备,保证了军队供应。太祖听说后,对人说:
“赵肃可以称作洛阳主人。”七年,加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都督,依然为别驾。率领所部义徒,据守大坞。又授予兼行台左丞,东道慰劳。
九年,兼摄华山郡守职务。
十三年,委任为廷尉少卿。第二年元日,将举行朝礼,没有封爵者,不能参加。赵肃当时未封爵位。左仆射长孙俭禀报太祖为之请求。太祖于是召见赵肃说:“年初行礼,卿怎么能不参预呢,但为什么不早说呢?“于是令赵肃自己选封号。趟肃说:“河清是天下太平的兆应,愿以此为名号。“于是封为清河县子,食邑三百户。十六年,授予廷尉卿,加征束将军。赵肃长期担任司法官,执法公正。凡是判决处理之事,都合情合理。奉行廉洁谨慎,不经营产业。当时人因此而称赞他。十七年,晋升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赐姓乙弗氏。先前,左担令趟盛修定法律。趟蛊花费多年时间认真钻研,因此患上重病。去职,在家去世。其子趟正礼,任查王宇文宪府属、大都督、新安郡守。当时有位高平人徐招从小喜好法律。说话写文章,经常要非常细微地加以辨析。担任过内外各种宫职,都获得称职声誉。随从魏孝武帝入关,任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右丞。当时朝廷有难迁徙,典章制度不完善,以及台阁各朝廷机构的必要制度规定,很多是徐招参酌商定的。谈论者均加以称赞。不久升迁侍中、度支尚书。大统初年,去世。张轨字元轨,是济北临邑人。他父亲张崇,任高平县令。张轨年轻时喜好学习,志向见识开阔明晰。最初在洛阳,家境贫困,与乐安孙树仁为特别要好的朋友,经常换衣服而出。这事为人称赞。永安年间,随从尔朱荣攻打元颢,授予讨寇将军、奉朝请。张轨常对亲近的人说:“在秦雍地区,肯定会出王者。“尔朱氏失败后,于是策马入关。贺拔岳任命张轨为记室参军,掌管机要事务。不久转任仓曹,加镇远将军。当时粮价昂贵,有人想从官府粮仓贷粮。张轨说:“因私利而损公益,我从来没有如此念头。救济有难者,怎么可以不管。“于是卖掉自己的衣服物品,买粮食而救其难。贺拔岳被害之后,太祖任用张轨为都督,从征侯莫陈悦。讨平侯莫陈悦,出使洛阳。见领军斛斯椿,斛斯椿说:“高欢叛逆密谋,路人皆知。大家都西望关中,度日如年。不知道宇文泰与贺拔岳相比较如何呢?“张轨说:.“宇文公文可以治理国家,武可以平定祸乱。至于高识远度,就不是我所能够测定的了。“斛斯椿说:“真如您所说的,那就可仰仗他了。“太祖担任行台,任命张轨为郎中.魏孝武帝西迁,授予张轨中书舍人,封寿张县子,食邑三百户,加左将军、济州大中正,兼著作佐郎,修起居注。调任给事黄门侍郎,兼任吏部郎中。六年,出京城担任河北郡守。在郡守职务上三年,名声政绩很出色。管理民众治理政务,有奉法循理的官吏的美称。大统年间,各地长官对他都加以推崇。调入朝廷担任丞相府从事中郎,兼摄武功郡守职务。章武公宇文导出京镇守秦州,委任张轨为长史。加抚军将军、大都督、通直散骑常侍。魏废帝元年,晋升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二年,赐姓宇文氏,兼摄南秦州政务。魏恭帝二年,征拜度支尚书,又授予陇右府长史。在其职位上去世,终年五十五岁。谧号称为质。张轨性情清雅朴素,临终时,家中没有其他财产,仅有数百卷书籍。张轨子张肃,世宗初年,任宣纳上士,转任中外府记室参军、中山公宇文训侍读。很早便有才气名声,性情很轻浮狡猾,当时人认为与魏讽相类似。最终因犯罪拷问而死。李彦字彦士,是梁郡下邑人。他祖父李先之,任魏淮南郡守。他父亲李静,为南青州刺史。李彦青少年时便有志节操守,喜欢学习钦慕古人,为家乡人敬重和折服。孝昌年间,开始担任的官职为奉朝请,加轻车将军。随从魏孝武帝入关,兼著作佐郎,撰修起居注.加宁朔将军,进号冠军将军、中散大夫,迁为平东将军、太中大夫。大统初年,任为通直散骑侍郎。三年,任为安束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太保转太傅长史、仪曹郎中、左民郎中。十二年,裁减三十六曹改为十二部,改授民部郎中,封平阳县子,食邑三百产。十五年,进号中车将军,兼任尚书左丞,领选部。大军束讨,加持节、大都督、通直散骑常侍,掌管留台事务。魏废帝初年,任为尚书右丞,转任为左丞。争产在尚书任职十五年,当时政权初创,各种事务相当繁杂,他认真审视,未曾懈怠。处理事务果断快速,没有什么犹豫拖拉。台阁机构官员都对其公正勤恳赞叹,钦佩他能洞察政事。迁任给事黄门侍郎,依然任尚书左丞。不久晋升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赐姓字文氏。出京城担任鄘州刺史。李彦以束部没有平复,决心推辞州刺史职任,诏令同意。授予兵部尚书,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依然兼任著作郎。建立六官时,改授军司马,进爵为伯爵。李彦性情谦逊恭敬,注重礼节。虽然宫位显要,但是在亲族家人之中,态度恭恭敬敬。轻财重义,救济他人招引人才。当时人为此而加以称赞.但是他一直多病而又任职勤奋,就是躺在床上,还是不停地处理政务,因此而去世。终年四十六岁。谧号称为敬。李彦临终遗言告诫儿子们:“以前的人用窍木做匣子,用葛蘗封好,对下不会影响泉水,对卜不会泄出臭气.这实在是我一生的意愿。不过此事过分了一点,恐怕会为当世人讥讽。现世可殓以时服,在瘠薄之地安葬,不用刍灵涂车等冥器和仪式.你们一定要记住。“朝廷表示称赞,不违背他的意愿。李彦儿子李升明嗣位。李升明年轻时便历任显要官职。大象末年,为太府中大夫、仪同大将军.郭彦,是太原阳曲人。其先人在关右做官,便在冯翊定居。他父亲郭胤,任郡功曹、灵武令。郭彦年轻时已知名,太祖到雍州,征召他为西曹书佐。不久授予开府仪同主簿,转任司空记室、太尉府属,调任虞部郎中。大统十二年,选为本州的首望,统领乡兵,授予帅都督、持节、平柬将军。因为任郎官著称,封龙门县子,食邑三百户,升大都督,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司农卿。当时,岷州羌族首领傍乞铁忽与郑五丑等侵扰西部地区。郭彦随从大将军宇文贵征讨平定。魏恭帝元年,授任兵部尚书。于是以所部军队随从柱国于谨南伐江陵。晋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食邑增加五百户,进爵为伯。建立六官时,委任为民部中大夫。孝闵帝登基,出京城担任澧州刺史。蛮人闹事,不遵守朝廷法令。至于赋税,很多都抗缴。聚散没有规律,不进行农业生产。郭彦劝导他们从事农业,禁止结伙游猎,百姓都参加农业生产,家中有余粮。亡命之徒,也都交赋税服劳役。原来因为澧州储备粮食过少,经常令荆州运送。自从郭彦担任该职,仓库充实,不必再转运粮食。齐南安城主冯显秘密遣使者来归降,但部众不知道。柱国宇文贵令郭彦率军去接应。齐人先令冯显率领所部军队运粮南下,郭彦担心冯显部下不听从号令,便在中途拦截。冯显因此而得救。其部下果然拒战,郭彦指挥军队攻击,全都将之擒获。考虑到南安没有防备,因而率部突袭。冯显外兵参军邹绍已为郭彦所俘获,申请做向导。郭彦军队晚上到了城下,令邹绍假装说冯显回来。守门者打开门,郭彦率军而入,因而占有该城。俘虏三千多人。晋公字文护给予嘉奖,进爵为怀德县公,食邑…千户。因为南安太远,不久令其班师。当任满回朝时,百姓僚吏哭哭啼啼送郭彦走了二百多里。不久为束道大使,视察民情风俗。委任为蒲州总管府长史,调入朝廷为工部中大夫。保定四年,宇文护东讨。郭彦随从尉迟迥攻打洛阳。尉迟迥又令郭彦与权景宣南出汝颖。军队行至豫州,郭彦建议攻城。权景宣认为城守已很严密,终难攻取,想要往南进军,以求发展。郭彦认为奉命出师,必须与大军相接应。如果南下江畔求取战功,不是朝廷的本意。郭彦坚决不同意,另外计划攻取谋略。正好豫州刺史王士良妻弟董远秀秘密遣使投诚,权景宣也就同意了。于是指挥军队包围州城,王士良因而出城投降。便以郭彦镇守豫州,食邑增加六百户。不久由于洛阳的军队班师回朝,所以放弃了豫州。适逢纯州刺史樊舍去世,而纯州束面与陈朝相接,州内有不少蛮族,刺史去世,州中不太安定。朝廷认为郭彦在东南地区有威信,所以令其前往镇抚。郭彦到后,僚吏百姓对他既敬畏而又爱戴。天和元年,委任益州总管府长史,转任陇右总管府长史。四年,在此职位上去世。获赠小司空、宜鄘丹三州刺史。裴文举字道裕,是河东闻喜人。他祖父裴秀业,任魏中散大夫、天水郡守,获赠平州刺史。他父亲裴邃,性情方正严肃,家乡人都很敬重他。裴邃开始担任官职为散骑常侍、奉车都尉,不断升迁而任谏议大夫、司空从事中郎。大统三年,东魏入侵,裴邃集合乡亲,在各处险要地方防守自固。当时束魏以正平设为束雍州,派遣将领司马恭镇守。司马恭经常派遣间谍,煽动百姓。裴邃秘密派遣都督韩僧明进入城内,晓谕司马恭部下将士,便有五百多人答应做内应。约定时间未到,司马恭知道此事,于是弃城连夜逃走。柬雍州得以归属朝廷。李弼要侵占东部土地,裴邃为他做向导,不少地方归降。太祖嘉奖,特意赏赐衣物,封澄城县子,食邑三百户,进安束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太尉府司马,委任为正平郡守。不久在职位上去世。获赠仪同三司、定州刺史。裴文举从小忠实谨慎,学习经史典籍。大统
十年,开始担任官职为奉朝请,迁任丞相府墨曹参军。当时太祖各位儿子年幼,广泛挑选宾友。裴文举被选中而与诸公子相处,对之钦佩敬重,未曾嬉戏。迁任威烈将军、著作郎、中外府参军事。魏恭帝二年,赐姓贺兰氏。孝闵帝登基。承嗣澄城县子爵位。齐公宇文宪刚建立幕府时,委任裴文举为司录。世宗初年,多次升迁为帅都督、宁远将军、大都督。宇文宪镇守剑南,又委任裴文举为益州总管府中郎。武成二年,以此加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蜀地富饶,经商贩卖利润百倍。有人劝裴文举以此获利,裴文举回答说:
“财利虽然珍贵,但是不如洁身自好。身安则道隆,不能以货相比。不想为求利去做,并不是讨厌钱财。“宇文宪怜悯他贫困,多次给予资助。苤塞垩常常谦逊,大多推辞衹接受少量资助。
保定三年,调任绛州刺史。裴邃前往正平上任,坚持奉守廉洁节约,每当春出巡考察民俗,也就是一辆车而已。到裴文举至州任职,还是遵循其法。百姓称赞而得到教化。总管韦孝宽对他特别敬重,每当与他一起交谈,往往不自觉地向前移动。天和初年,晋升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任韦孝宽柱国府司马。六年,调入朝廷为司宪中大夫,进爵为公,增加食邑合前所封总计一千户。一很快转任军司马。建德二年,又增加食邑七百户。
裴文举少年丧父,兄长又在山东,惟有与弟弟裴玑幼年共同生活学习,感情很深。裴玑很早去世,裴文举抚养他的子女,比自己的子女还要好。当时人因此加以称赞。当初,文举叔父裴季和担任曲沃县令,在闻喜川去世,而叔母韦氏在正平县去世。当时东西分隔,韦氏的坟墓在齐境内。裴文举任职本州,多次悬赏募求。齐人受其孝义的感动,秘密合伙,将韦氏灵柩送归,终得以与叔父合葬。
六年,委任为南青州刺史。宣政元年,在其职位上去世。其子裴胄嗣位。官至大都督,早逝。当时有一位名为高宾的,担任内外各种官职,也是以才干能力见称。高宾,是渤海修人。其祖上因为在北边任职,所以留居辽左。他祖父高嵩,在魏太和初年,自辽东归附魏朝。官至安定郡守、卫尉卿。他父亲高季安,任抚军将军、兖州刺史。高宾年轻时便聪明机敏,具备文武才能。在东魏任职,一直做到龙骧将军、谏议大夫、立义都督。同事中有人妒忌他的才能,向齐神武说他的坏话。高宾担心会有灾难,大统六年,不带家属,潜行归附朝廷。太祖嘉奖他,授予安东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后来迁任通直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大都督。世宗初年,任命为咸阳郡守。处理政务简要而施予恩惠,很得民心。世宗得知他的政绩,赐给他郡内田园。高宾寄居异乡归附朝廷后,亲属仍在齐国,经常担忧受怀疑,无从取得信任。于是在所赐给的田内,多种竹木,建造许多房屋,周围建以池沼,有心在此终老。朝廷因此知道他没有反叛之意。加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赐姓独孤氏.武成元年,任职御正下大夫,兼任小载师,出京城担任益州总管府长史。保定初年,征召为计部中大夫,治中外府从事中郎,赐封武阳县伯。高宾善于处理政务,果敢决断,文案虽然繁多,却从容处理绰有余暇。转任太府中大夫、齐公宇文宪府长史。天和二年,担任都州诸军事、都州刺史,晋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治襄州总管府司录。六年,在州职位上去世。终年六十八岁。其子高颓,是辅佐隋文帝创业的功臣。开皇年间,追赠高宾礼部尚书、武阳公。谧号称为简。又有一位安定人家允,本姓牛,也有才干,知名于时。历任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工部尚书、临泾县公,赐姓宇文氏。因为他的事已失传,所以不立传。亲允儿子奈弘,博学多闻。宣政年间,任内史下大夫、仪同大将军。大象末年,恢复姓牛。
史臣曰:寇俊任职于两朝,以儒素而见重。韩裹任职于三位皇帝朝中,以忠厚而知名。赵肃做官公正称职。张轨奉公守法而被传颂美名。李彦在朝廷机构名声很好。郭彦在蛮族人中获得信誉。都在朝廷内外任职,都是当时选出的人才。裴文举在绛州任职,当世称赞高洁美德。辞多受少,具有清廉谦让之风。
寇隽 韩褒 赵肃 张轨 李彦 郭彦 裴文举 高宾
寇俊字祖俊,上谷昌平人也。祖赞,魏南雍州刺史。父臻, 安远将军、郢州刺史。
隽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兄祖训、祖礼及隽,并 有志行。闺门雍睦,白首同居。父亡虽久,而犹于平生所处堂 宇,备设帷帐几杖,以时节列拜,垂涕陈荐,若宗庙焉。吉凶 之事,必先启告,远行往返,亦如之。性又廉恕,不以财利为 心。家人曾卖物与人,而剩得绢五匹。隽于后知之,乃曰:“恶 木之阴,不可暂息;盗泉之水,无容误饮。得财失行,吾所不 取 。”遂访主还之。其雅志如此。
以选为魏孝文帝挽郎,除奉朝请。大乘贼起,燕齐扰乱, 隽参护军事东讨,以功授员外散骑侍郎,迁尚书左民郎中。以 母忧不拜 。正光三年,拜轻(骑)〔车〕将军,迁扬烈将军、 司空府功曹参军,转主簿。时灵太后临朝,减食禄官十分之一, 造永宁佛寺,令隽典之。资费巨万,主吏不能欺隐。寺成,又 极壮丽。灵太后嘉之,除左军将军。孝昌中,朝议以国用不足, 乃置盐池都将,秩比上郡。前后居职者,多有侵隐。乃以隽为 之。加龙骧将军,仍主簿。
永安初,华州民史底与司徒杨椿讼田。长史以下,以椿势 贵,皆言椿直,欲以田给椿。隽曰 :“史底穷民,杨公横夺其 地。若欲损不足以给有余,见使雷同,未敢闻命 。”遂以地还 史底。孝庄帝后知之,嘉隽守正不挠,即拜司马,赐帛百匹。 其附椿者,咸谴责焉。
二年,出为左将军、(凉)〔梁〕州刺史。民俗荒犷,多为 盗贼。隽乃令郡县立庠序,劝其耕桑,敦以礼让,数年之中, 风俗顿革。梁遣其将曹琰之镇魏兴,继日版筑。琰之屡扰疆埸, 边人患之。隽遣长史杜休道率兵攻克其城,并擒琰之。琰之即 梁大将军景宗之季弟也。于是梁人惮焉。属魏室多故,州又僻 远,梁人知无外援,遂遣大兵顿魏兴,志图攻取。隽抚励将士, 人思效命。梁人知其得众心也,弗之敢逼。隽在州清苦,不治 产业。秩满,其子等并徒步而还。吏人送隽,留连于道,久之 乃得出界。
大统二年,东魏授隽洛州刺史,隽因此乃谋归阙。五年, 将家及亲属四百余口入关,拜秘书监。时军国草创,坟典散逸, 隽始选置令史,抄集经籍,四部群书,稍得周备。加镇东将军, 封西安县男,邑二百户。十七年,除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加散骑常侍。隽以年老乞骸骨,太祖弗许。遂称疾笃,不复朝 觐。魏恭帝三年,赐姓若口引氏。
孝闵帝践阼,进爵为子,增邑五百户。武成元年,进骠骑 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增邑并前二千户。隽年齿虽迈,而志 识未衰,教授子孙,必先礼典。世宗尚儒重道,特钦赏之,数 加恩锡,思与相见。隽不得已,乃入朝。世宗与同席而坐,因 顾访洛阳故事。隽身长八尺,须鬓皓然,容止端详,音韵清朗。 帝与之谈论,不觉屡为前膝。及隽辞还,帝亲执其手曰 :“公 年德俱尊,朕所钦尚,乞言之事,所望于公。宜数相见,以慰 虚想。”以御舆令于帝前乘出。顾谓左右曰:“如此之事,唯积 善者可以致之。何止见重于今,亦将传之万古 。”时人咸以为 荣。保定三年卒,时年八十。高祖叹惜之,赠本官,加冀定瀛 三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曰元。
隽笃于仁义,期功之有孤者,衣食丰约,俱与之同。少为 司徒崔光所知,光命其子励与隽结友。隽每造光,常清言移日。 小宗伯卢辩以隽业行俱崇,待以师友之礼。每有闲暇,辄诣隽 燕语弥日。恒谓人曰:“不见西安君,烦忧不遣。”其为通人所 敬重如此。
子奉,位至仪同三司、大将军、顺阳郡守、洵州刺史、昌 国县公。奉弟颙,少好学,最知名。居丧哀毁。历官仪同大将 军,掌朝、布宪、典祀下大夫,小纳言,濩泽郡公。 韩褒字弘业,其先颍川颍阳人也。徙居昌黎。祖瑰,魏镇 西将军、平凉郡守,安定郡公。父演,征虏将军、中散大夫、 恒州刺史。
褒少有志尚,好学而不守章句。其师怪而问之。对曰:“文 字之间,常奉训诱。至于商较异同,请从所好 。”师因此大奇 之。及长,涉猎经史,深沉有远略。魏建明中,起家奉朝请。 加强弩将军,迁太中大夫。
属魏室丧乱,褒避地于夏州。时太祖为刺史,素闻其名, 待以客礼。及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诸将遣使迎太祖。太祖 问以去留之计。褒曰 :“方今王室凌迟,海内鼎沸。使君天资 英武,恩结士心。贺拔公奄及于难,物情危骇。寇洛自知庸懦, 委身而托使君。若总兵权,据有关中之地,此天授也,何疑乎! 且侯莫陈悦乱常速祸,乃不乘胜进取平凉,反自遁逃,屯营洛 水。斯乃井中蛙耳,使君往必擒之。不世之勋,在斯一举。时 者,难得而易失,诚愿使君图之 。”太祖纳焉。
太祖为丞相,引褒为录事参军,赐姓侯吕陵氏。大统初, 迁行台左丞,赐爵三水县伯。寻转丞相府属,加中军将军、银 青光禄大夫。二年,梁人北寇商洛,东魏复侵樊邓,于是以褒 为镇南将军、丞相府从事中郎,出镇淅郦。居二年,征拜丞相 府司马,进爵为侯。
出为北雍州刺史,加卫大将军。州带北山,多有盗贼。褒 密访之,并豪右所为也,而阳不之知,厚加礼遇。谓之曰:“刺 史起自书生,安知督盗,所赖卿等共分其忧耳 。”乃悉诏桀黠 少年素为乡里患者,署为主帅,分其地界。有盗发而不获者, 以故纵论。于是诸被署者,莫不惶惧。皆首伏曰 :“前盗发者, 并某等为之 。”所有徒侣,皆列其姓名。或亡命隐匿者,亦悉 言其所在。褒乃取盗名簿藏之。因大牓州门曰 :“自知行盗者, 可急来首,即除其罪。尽今月不首者,显戮其身,籍没妻子, 以赏前首者 。”旬日之间,诸盗咸悉首尽。褒取名簿勘之,一 无差异。并原其罪,许以自新。由是群盗屏息。入为给事黄门 侍郎。九年,迁侍中。
十二年,除都督、西凉州刺史。羌胡之俗,轻贫弱,尚豪 富。豪富之家,侵渔小民,同于仆隶。故贫者日削,豪者益富。 褒乃悉募贫人,以充兵士,优复其家,蠲免徭赋。又调富人财 物以振给之。每西域商货至,又先尽贫者市之。于是贫富渐均, 户口殷实。十六年,加大都督、凉州诸军事。魏废帝元年,转 会州刺史。二年,进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寻加骠骑大将 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武成三年,征拜御伯中大夫。 保定二年,转司会。三年,出为汾州刺史。州界北接太原, 当千里径。先是齐寇数入,民废耕桑,前后刺史,莫能防扞。 褒至,适会寇来,褒乃不下属县。人既不及设备,以故多被抄 掠。齐人喜相谓曰 :“汾州不觉吾至,先未集兵。今者之还, 必莫能追蹑我矣 。”由是益懈,不为营垒。褒已先勒精锐,伏 北山中,分据险阻,邀其归路。乘其众怠,纵伏击之,尽获其 众。故事,获生口者,并囚送京师。褒因是奏曰 :“所获贼众, 不足为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请一切放还,以德报怨。” 有诏许焉。自此抄兵颇息。四年,迁河洮封三州诸军事、河州 总管。天和三年,转凤州刺史。寻以年老请致仕,诏许之。五 年,拜少保。褒历事三帝,以忠厚见知。高祖深相敬重,常以 师道处之。每入朝见,必有诏令坐,然后始与论政事。七年, 卒。赠泾岐燕三州刺史。谥曰贞。子继伯嗣。赵肃字庆雍,河 南洛阳人也。世居河西。及沮渠氏灭,曾祖武始归于魏,赐爵 金城侯。祖兴,中书博士。父申侯,举秀才,后军府主簿。
肃早有操行,知名于时。魏正光五年,郦元为河南尹,辟 肃为主簿。孝昌中,起家殿中侍御史,加威烈将军、奉朝请、 员外散骑侍郎。寻除直后,转直寝。永安初,授廷尉(天)平, 二年,转监。后以母忧去职,起为廷尉正。以疾免。久之,授 征虏将军、中散大夫,迁左将军、太中大夫。东魏天平初,除 新安郡守。秩满,还洛。
大统三年,独孤信东讨,肃率宗人为乡导。授司州治中, 转别驾。监督粮储,军用不匮。太祖闻之,谓人曰 :“赵肃可 谓洛阳主人也 。”七年,加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都督, 仍别驾。领所部义徒,据守大坞。又兼行台左丞,东道慰劳。 九年,行华山郡事。
十三年,除廷尉少卿。明年元日,当行朝礼,非有封爵者, 不得预焉。肃时未有茅土。左仆射长孙俭白太祖请之。太祖乃 召肃谓曰 :“岁初行礼,岂得使卿不预,然何为不早言也?” 于是令肃自选封名。肃曰:“河清乃太平之应,窃所愿也。”于 是封清河县子,邑三百户。十六年,除廷尉卿,加征东将军。 肃久在理官,执心平允。凡所处断,咸得其情。廉慎自居,不 营产业。时人以此称之。
十七年,进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赐姓乙 弗氏。 先是,太祖命肃撰定法律。肃积思累年,遂感心疾。去职, 卒于家。子正礼,齐王宪府属、大都督、新安郡守。
时有高平徐招少好法律。发言措笔,常欲辨析秋毫。历职 内外,有当官之誉。从魏孝武入关,为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右 丞。时朝廷播迁,典章有阙,至于台阁轨仪,多招所参定。论 者称之。寻迁侍中、度支尚书。大统初,卒。
张轨字符轨,济北临邑人也。父崇,高平令。
轨少好学,志识开朗。初在洛阳,家贫,与乐安孙树仁为 莫逆之友,每易衣而出。以此见称。永安中,随尔朱荣击元颢, 除讨寇将军、奉朝请。轨常谓所亲曰 :“秦雍之间,必有王者。” 尔朱氏败后,遂杖策入关。贺拔岳以轨为记室参军,典机务。 寻转仓曹,加镇远将军。时谷籴涌贵,或有请贷官仓者。轨曰: “以私害公,非吾宿志。济人之难,讵得相违 。”乃卖所服衣 物,籴粟以赈其乏。及岳被害,太祖以轨为都督,从征侯莫陈 悦。悦平,使于洛阳。见领军斛斯椿,椿曰 :“高欢逆谋,已 传行路。人情西望,以日为年。未知宇文何如贺拔也?”轨曰: “宇文公文足经国,武可定乱。至于高识远度,非愚管所测。” 椿曰:“诚如卿言,真可恃也。”太祖为行台,授轨郎中。魏孝 武西迁,除中书舍人,封寿张县子,邑三百户,加左将军、济 州大中正,兼著作佐郎,修起居注。迁给事黄门侍郎,兼吏部 郎中。六年,出为河北郡守。在郡三年,声绩甚着。临人治术, 有循吏之美。大统间,宰人者多推尚之。入为丞相府从事中郎, 行武功郡事。章武公导出镇(泰)〔秦〕州,以轨为长史 。加 抚军将军、大都督、通直散骑常侍。
魏废帝元年,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二年, 赐姓宇文氏,行南秦州事。魏恭帝二年,征拜度支尚书,复除 陇右府长史。卒于位,时年五十五。谥曰质。轨性清素,临终 之日,家无余财,唯有素书数百卷。
子肃,世宗初,为宣纳上士,转中外府记室参军、中山公 训侍读。早有才名,性颇轻猾,时人比之魏讽。卒以罪考竟终。 李彦字彦士,梁郡下邑人也。祖先之,魏淮南郡守。父静, 南青州刺史。彦少有节操,好学慕古,为乡闾之所敬惮。孝昌 中,解褐奉朝请,加轻车将军。从魏孝武入关,兼著作佐郎, 修起居注。加宁朔将军,进号冠军将军、中散大夫,迁平东将 军、太中大夫。大统初,除通直散骑侍郎。三年,拜安东将军、 银青光禄大夫、太保转太傅长史、仪曹郎中、左民郎中。十二 年,省三十六曹为十二部,改授民部郎中,封平阳县子,邑三 百户。十五年,进号中军将军,兼尚书左丞,领选部。大军东 讨,加持节、大都督、通直散骑常侍,掌留台事。魏废帝初, 拜尚书右丞,转左丞。
彦在尚书十有五载,属军国草创,庶务殷繁,留心省阅, 未尝懈怠。断决如流,略无疑滞。台阁莫不叹其公勤,服其明 察。迁给事黄门侍郎,仍左丞。寻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赐姓宇文氏。出为鄜州刺史。彦以东夏未平,固辞州任,诏许 之。拜兵部尚书,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仍兼著作。 六官建,改授军司马,进爵为伯。
彦性谦恭,有礼节。虽居显要,于亲党之间,恂恂如也。 轻财重义,好施爱士。时论以此称之。然素多疾而勤于莅职, 虽沉顿枕席,犹理务不辍,遂至于卒。时年四十六。谥曰敬。 彦临终遗诫其子等曰 :“昔人以窾木为椟,葛虆为缄,下 不乱泉,上不泄臭。此实吾平生之志也。但事既矫枉,恐为世 士所讥。今可敛以时服,葬于硗塉之地,忽用明器、刍涂及仪 卫等。尔其念之 。”朝廷嘉焉,不夺其志。
子升明嗣。少历显职。大象末,太府中大夫、仪同大将军。 郭彦,太原阳曲人也。其先从宦关右,遂居冯翊。父胤, 郡功曹、灵武令。彦少知名,太祖临雍州,辟为西曹书佐。寻 除开府仪同主簿,转司空记室、太尉府属,迁虞部郎中。大统 十二年,初选当州首望,统领乡兵,除帅都督、持节、平东将 军。以居郎官著称,封龙门县子,邑三百户,进大都督,迁车 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司农卿。是时,岷州羌酋傍乞铁匆与郑 五丑等寇扰西服。彦从大将军宇文贵讨平之。魏恭帝元年,除 兵部尚书。仍以本兵从柱国于谨南伐江陵。进骠骑大将军、开 府仪同三司,增邑五百户,进爵为伯。六官建,拜民部中大夫。 孝闵帝践祚,出为澧州刺史。蛮左生梗,未遵朝宪。至于赋税, 违命者多。聚散无恒,不营农业。彦劝以耕稼,禁共游猎,民 皆务本,家有余粮。亡命之徒,咸从赋役。先是以澧州粮储乏 少,每令荆州递送。自彦莅职,仓庾充实,无复转输之劳。 齐南安城主冯显密遣使归降,其众未之知也。柱国宇文贵 令彦率兵应接。齐人先令显率所部送粮南下,彦惧其众不从命, 乃于路邀之。显因得自拔。其众果拒战,彦纵兵奋击,并虏获 之。以南安无备,即引军掩袭。显外兵参军邹绍既为彦所获, 因请为乡导。彦遂夜至城下,令绍诈称显归。门者开门待之, 彦引兵而入,遂有其城。俘获三千余人。晋公护嘉之,进爵怀 德县公,邑一千户。以南安悬远,寻令班师。及秩满还朝,民 吏号泣送彦二百余里。寻为东道大使,观省风俗。除蒲州总管 府长史,入为工部中大夫。
保定四年,护东讨。彦从尉迟迥攻洛阳。迥复令彦与权景 宣南出汝颍。及军次豫州,彦请攻之。景宣以城守既严,卒难 攻取,将欲南辕,更图经略。彦以奉命出师,须与大军相接。 若向江畔立功,更非朝廷本意。固执不从,兼画攻取之计。会 其刺史王士良妻弟董远秀密遣送款,景宣乃从。于是引军围之, 士良遂出降。仍以彦镇豫州,增邑六百户。寻以洛阳班师,亦 弃而不守。属纯州刺史樊舍卒,其地既东接陈境,俗兼蛮左, 初丧州将,境内骚然。朝议以彦威信着于东南,便令镇抚。彦 至,吏人畏而爱之。
天和元年,除益州总管府长史,转陇右总管府长史。四年, 卒于位。赠小司空、宜鄜丹三州刺史。
裴文举字道裕,河东闻喜人也。祖秀业,魏中散大夫、天 水郡守,赠平州刺史。
父邃,性方严,为州里所推挹。解褐散骑常侍、奉车都尉, 累迁谏议大夫、司空从事中郎。大统三年,东魏来寇,邃乃纠 合乡人,分据险要以自固。时东魏以正平为东雍州,遣其将司 马恭镇之。每遣间人,扇动百姓。邃密遣都督韩僧明入城,喻 其将士,即有五百余人,许为内应。期日未至,恭知之,乃弃 城夜走。因是东雍遂内属。及李弼略地东境,邃为之乡导,多 所降下。太祖嘉之,特赏衣物,封澄城县子,邑三百户,进安 东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太尉府司马,除正平郡 守。寻卒官。赠仪同三司、定州刺史。
文举少忠谨,涉猎经史。大统十年,起家奉朝请,迁丞相 府墨曹参军。时太祖诸子年幼,盛简宾友。文举以选与诸公子 游,雅相钦敬,未尝戏狎。迁威烈将军、著作郎、中外府参军 事。魏恭帝二年,赐姓贺兰氏。孝闵帝践阼,袭爵澄城县子。 齐公宪初开幕府,以文举为司录。世宗初,累迁帅都督、 宁远将军、大都督。及宪出镇剑南,复以文举为益州总管府中 郎。武成二年,就加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蜀土沃 饶,商贩百倍。或有劝文举以利者,文举答之曰 :“利之为贵, 莫若安身。身安则道隆,非货之谓。是以不为,非恶财也。” 宪矜其贫窭,每欲资给之。文举恒自谦逊,辞多受少。
保定三年,迁绛州刺史。邃之往正平也,以廉约自守,每 行春省俗,单车而已。及文举临州,一遵其法。百姓美而化之。 总管韦孝宽特相钦重,每与谈论,不觉膝前于席。天和初,进 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寻为孝宽柱国府司马。
六年,入为司宪中大夫,进爵为公,增邑通前一千户。俄 转军司马。建德二年,又增邑七百户。
文举少丧父,其兄又在山东,唯与弟玑幼相训养,友爱甚 笃。玑又早亡,文举抚视遗孤,逾于己子。时人以此称之。初, 文举叔父季和为曲沃令,卒于闻喜川,而叔母韦氏卒于正平县。 属东西分隔,韦氏坟垄在齐境。及文举在本州,每加赏募。齐 人感其孝义,潜相要结,以韦氏柩西归,竟得合葬。
六年,除南青州刺史。宣政元年,卒于位。子冑嗣。官至 大都督,早卒。时有高宾者,历官内外,亦以干用见称。
宾,渤海修人也。其先因官北边,遂没于辽左。祖暠,以 魏太和初,自辽东归魏。官至安定郡守、卫尉卿。父季安,抚 军将军、兖州刺史。
宾少聪颖,有文武干用。仕东魏,历官至龙骧将军、谏议 大夫、立义都督。同列有忌其能者,谮之于齐神武。宾惧及于 难,大统六年,乃弃家属,间行归阙。太祖嘉之,授安东将军、 银青光禄大夫。稍迁通直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大都督。世宗 初,除咸阳郡守。政存简惠,甚得民和。世宗闻其能,赐田园 于郡境。宾既羁旅归国,亲属在齐,常虑见疑,无以取信。乃 于所赐田内,多莳竹木,盛构堂宇,并凿池沼以环之,有终焉 之志。朝廷以此知无贰焉。加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散骑常侍,赐姓独孤氏。
武成元年,除御正下大夫,兼小载师,出为益州总管府长 史。保定初,征拜计部中大夫,治中外府从事中郎,赐爵武阳 县伯。宾敏于从政,果敢决断,案牍虽繁,绰有余裕。转太府 中大夫、齐公宪府长史。天和二年,除鄀州诸军事、鄀州刺史, 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治襄州总管府司录。六年, 卒于州。时年六十八。子颎,为隋文帝佐命。开皇中,赠宾礼 部尚书、武阳公。谥曰简。又有安定燎允,本姓牛氏,亦有器 干,知名于时。历官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工部 尚书、临泾县公,赐姓宇文氏。失其事,故不为传。允子弘, 博学洽闻。宣政中,内史下大夫、仪同大将军。大象末,复姓 牛氏。 史臣曰:寇隽委质两朝,以儒素见重。韩褒奉事三帝,以 忠厚知名。赵肃平允当官。张轨循良播美。李彦誉流省合。郭 彦信着蛮陬。历官外内,并当时之选也。文举之在绛州,世载 清德。辞多受少,有廉让之风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wowowoman.com/wenzhang/17632.html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
- 「搜神记」